<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谷雨时节,麦穗出苞,生机勃勃,再有月余,就到了大忙的收麦季节。乡村振兴初见成效,续写新篇不断开拓奋进,出外参观学习势在必行。在陂西镇党委政府全盘部署下,在蔡王村党支部村委会详细组织安排下,4月26日在村党支部书记胥树勤及李永新的亲自带领下,蔡王村“三委”班子及群众代表26人,满怀希望的踏上了南下安康参观学习的旅途。在参观了石泉古镇等景点后,使观摩的人都受到极大的震撼和深刻教育。28日,参观学习的的26人队伍来到安康市旬阳市红军镇红军纪念馆,近距离感受当年红军战士英勇悲壮的英雄事迹,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发扬光大红军精神,踏着英雄的足迹阔步向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纪念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大院正中的”红军英雄事迹纪念碑”,身后的各个雕像及展厅在向人们讲述着一段段令人可歌可泣、可亲可敬的英雄故事。1935年,红廿五军辗转鄂豫陕来到安康旬阳县,组织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起革命根据地。4月,红廿五军主力奉命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留下的各部与当地游击队组建成74师,在根据地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激战中,敌众我寡,红军战士英勇顽强,虽在伤亡惨的情形下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结束了,红军余部化整为零,乡亲们含泪掩埋了烈士们,并且长期保护坟茔,祭奠烈士。这些烈士中有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高、尚二杰,有的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只知道他叫“红军娃”1986年3月7日李先念题词“红廿五军的长征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革命老区,红色圣地,往昔的金革铁马浴血奋战的场景已成为辉煌记忆,当年风雷激荡前仆后继的经历将永载史册,英雄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做好长征路上的接班人。在新时代长征的今天,蔡王村的学习参观团向“红军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蓝”,党支部书记胥树勤,原党支部书记李宝元亲自整理着缎带。花蓝缎带上联写着“献给英勇的红军烈士”下联写的是“咸阳市三原县陂西镇蔡王村敬”,全体参学队员在纪念碑前三鞠躬。深表内心的敬重与景仰之情。纪念馆的活动大约持续3小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