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清明节家人在返广东大埔拜山的途中经南靖到土楼云水谣一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4日上午从福州出发,沿甬莞高速、厦蓉高速、漳武高速经4小时多的行程,从南靖土楼(书洋)收费出口驶离高速,沿书芦线盘山公路,首先寻游田螺坑土楼群。</span></p> <p class="ql-block"> 田螺坑土楼群,由一座方形土楼(步云楼)、一座椭圆形土楼(文昌楼)和三座圆形土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组合而成,从上往下俯瞰时,5座土楼紧紧相连,就像一朵点缀在山间的梅花;山下远眺时,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土楼又像是西藏布达拉。</p> <p class="ql-block"> 裕昌楼位于南靖县书洋乡下版寮村,裕昌楼依山临溪,环境幽静,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高5层18.2米,每层54间,共有房270间,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58.2平方米,土木结构,通廊式圆楼。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的小圆形土屋屋,也是祖堂,堂前用鹅卵石铺成的一个阴阳八卦,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全楼有五部楼梯,分为五大卦,底层厨房内设有水井,共22口,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土楼。楼内墙体均以杉木筑建,坐西朝东,它的立柱是歪的﹣﹣三楼往右斜,四楼往左斜。但700年来,经历多次地震,经历无数风雨,有惊无险安如山,依然完好无损,被称作"东倒西歪楼"。</p> <p class="ql-block"> 塔下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西部。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村落,放眼山中古树参天,绿荫如黛;竹林茂密,翠接云天;山峦间雾岚缥缈,若隐若现;一道弯弯山溪从峡谷中穿过,溪水叮咚作响,自然流淌,水色清明澄碧。山溪两岸态各异的土楼,串联成一个美妙绝伦的客家村寨。 小桥流水,土楼沿河而建,并且非常均匀地分布在河的两岸。小石桥横跨小河两岸,那水中倒映的小土楼倩影错落有致,落落迷人!楼前屋后铺就的鹅卵石小径,被人们的足迹磨得圆润光滑,闪闪耀着柔和的光泽。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顺昌楼大门两侧的楹联:"顺亲本自诚心出,昌后还由积德来"彰显客家人良好家风、家训,励志向上的精神动力,也彰显出客家人丰的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 倘佯在塔下村,给人一种久违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古朴典雅的土楼,让人留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德远堂,张姓氏祠堂,它坐北朝南,背靠伏虎山,面向溪流,已有460多年的历史。大门两侧各摆一大石鼓,石鼓屏风穿凿雕刻着二十四孝传统人物。</p><p class="ql-block"> 德远堂前面是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前面两侧的石坪上,耸立着24支10多米的石龙旗杆。文官的"石龙旗杆"顶端装饰毛笔锋,武官则雕刻坐狮。石龙旗杆由台座、夹杆石、杆身三部分组成,它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这里的石龙旗杆是国内现存最多的。</p> <p class="ql-block"> 从塔下村出来,汽车经过半个小时的行程来到梅林镇官洋村,下榻于简式农庄。这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第二天早餐后,冒着蒙蒙细雨,穿过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行走在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上。沿着小溪旁、千年古榕树群、断壁残垣火烧楼、深洞楼、广居楼、情人桥、古戏台等。</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建于1909年,也就是清朝宣统元年,是闽西南土楼中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双环圆土楼,位于梅林镇坎下村。眼前的怀远楼,宛如一幅流动的古画卷,述说着千古的诗意与远方。怀远楼,寓意着对远方的怀念与期盼。走进楼内,感受这里的宁静与庄重。看到精心雕刻的窗花和壁画。站在怀远楼的顶层,放眼望去,圆楼与天空云朵相融,眺望远方的美景,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它背靠虎背岭,门对笔架山。建于清代雍正十年,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和贵楼高五层,21.5米,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和贵楼每层有28个房间,共有140个房间。楼正中开一个大门,东西南北四方各有楼。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头,而右边那口井却混浊发黄,不能饮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