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8日,原十四军40师119团机枪连班长,作战中被昆明明军区授予李海欣高地(142)十五勇士之一的四川巴中籍彭明林英雄,召集在蓉附近的119团、守备二团、独立一营的部分参战老兵相聚成都,忆硝烟岁月,叙战友情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忆硝烟岁月 叙战友情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04.28)</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中午好!今天是4月28日,在这个难忘的时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面对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40年前的今天,我们奉中央军委之命,血战老山,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在座的各位都是亲历者,见证者,我们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英勇战斗,圆满地完成了作战任务,并且活着走下了战场,我们是幸运的,可我们身边有一同训练、战斗、生活的战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好多战友牺牲了,长眠在做过的南疆,还有好多战友因战负伤,战后艰难的生活,在此,我们向牺牲的战友表示哀悼,向负伤的战友及烈士的父母及亲人致以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回望硝烟岁月,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斗时光怎能忘,生与死的峥嵘岁月,凝结了浓浓的战友之情。</p><p class="ql-block"> 40个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真挚的友情,紧紧相连,许多年以后,我们战友重遇,依然能表现难得的天真爽快,依然可以率直地应答对方,那种情景让人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我们都已老去,劳于家事,相互间联系少了,但绿色军营、老山战场结下的友情,没有随风而去,已沉淀为酒,每每启封,总是回味无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畅叙友情,会忆战斗时光,这种快乐将铭记一生。</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举杯,为我们的相聚快乐,为我们的家庭幸福,为我们的友谊长存,干杯!</p> <p class="ql-block"> 彭明林,班长,四川省巴中县人,汉族,1962年12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3年10月入党。7月12日凌晨,他及时发现敌情,迅速报告上级,为夺取战斗胜利做出了贡献,荣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老山作战时,彭明林在119团三枪连任班长,在配属七连作战后又于7月10日奉命带重机枪班战士夏锦忠、段春和、马平华、陈光满配属八连到142高地进行坚守。</p><p class="ql-block"> 7月12日凌晨3点左右,越军开始向阵地进行反扑,阵地上炮声隆隆,枪声阵阵,阵地前沿一片火光。敌人从先前的趁着夜色向阵地偷袭转为强攻。不久,一发炮弹炸来,他的右脚受伤,接着他右手腕出血,后来才发现是前后贯通伤,子弹从手的一边进去另一边出来。但他不能停歇,还得继续战斗。再后来,又一发炮弹炸来,感觉整个胸膛火辣火辣的烧痛。用手一摸摸到下巴处,辣痛辣痛,满手是血,他先前已经用了急救包,现在只能扯来身上穿的背心拴住下巴。他有些支撑不住了,但仍然不能停下,敌人已经到了阵地前沿了,他如果停下就等于放任像羊群一样的敌人进来,更重要的是,他是党员、是班长。他一边指挥,一边射击,一边向阵地前沿甩手榴弹。那些先前拧开了弹盖的手榴弹连同重机枪的火力对冲到阵地前沿的敌人给予了有力的回击。但最终自己体力不支倒在战壕里。敌人大反扑战斗异常激烈,只顾着消灭来犯之敌的重机枪手夏锦忠以为倒在战壕里的班长彭明林已经牺牲,把重机枪射击任务交给副射手段春和,就去取彭明林身上的冲锋枪用来继续保持火力压制敌人时,听到彭明林还发出声音,夏锦忠才知道班长彭明林还活着。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夏锦忠边开枪射击还一手拖着彭明林就往坑道跑。在拖的过程中,彭明林再次受伤,左脚鲜血直流……</p><p class="ql-block"> 即使彭明林身负重伤,也不撤出阵地……</p><p class="ql-block"> 尽管阵地上的战士只剩下10人,但他们坚持到了下午3点,142高地在敌我双方的反复争夺中最终在我们英雄战士的手上。</p><p class="ql-block"> 最后,彭明林被战友们抬下阵地,在卫生队进行包扎、在医疗所进行包扎、在野战医院进行手术,再用直升飞机转入空军医院进行治疗,历时5个多月,经历多次手术,下巴、手上、脚上的伤都进行了处理,能取出的弹片都已取出,不能取出的弹片还残留于身体,直至现在。</p><p class="ql-block"> 战后,部队给彭明林记了三等功,评定了五级伤残,1984年底他光荣退伍回乡。</p><p class="ql-block"> 当年退伍回到巴中老家的彭明林,被安排到当时较为热门的岗位一一巴中药材公司。从门卫、出纳、业务员、副科长、门市部主任到公司工会主席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老山十五勇士”及班长彭明林事迹简介:</p><p class="ql-block"> 1984年7月12日凌晨,越军组织了一个加强师的兵力向位于云南边境老山松毛岭地区的662.6等高地发起了疯狂进攻。我军第40师119团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坚守阵地,打退了越军多次进攻,越军丢下了3700多具尸体在我阵地前沿,让松毛岭成为了越军的伤心岭。</p><p class="ql-block"> 战斗在松毛岭高地的119团3营的15位战士,在7月12日当天的战斗中,以顽强的拼搏和战斗精神与敌人激战,15人中5人牺牲,其余10人全部负伤。战后,李海欣等15位战士,被誉为“15勇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142高地,被称为“李海欣高地”。</p><p class="ql-block"> 1984年9月8日原昆明军区出版的《国防战士报》以巜七一二大战战功赫赫 老山十五勇士功昭南疆》刊发了老山“15勇士”的照片和事迹。</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李海欣烈士、周忠烈烈士、刘家富烈士、唐友国烈士、李国文烈士以及幸运活着的杨国跃、夏锦忠、胡友文、堇朝贵、段春和、蒋志华、张庆龙、彭明林、陈光满、马平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主办/119团战斗英雄彭明林战友</p><p class="ql-block">摄影/巴山人</p><p class="ql-block">制作/巴山人</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04/28</p><p class="ql-block">地点/成都市宽窄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