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毕业50周年活动剪影

许志勇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6日17点,我和同班同学邓秀娣丶黄宝艳母女四人,乘Z14趟广州至 丰台的动车卧铺回京,准备参加清华大学毕业50周年庆祝活动。</p> <p class="ql-block">今年春季是多雨季节,从4月22日至27日暴雨连绵,粤北山洪瀑发,多地地面道路被淹,但对本次列车的运行却无受到任何影响。</p> <p class="ql-block">本人一早听到媒体的错误报导:广州火车站已停止使用的消息,乘车竟走错到了东站,在开车前10分钟,才与本人太太汗流夹背赶到流化广州老火车站。以后出门一定要仔细问清楚,辟免出错。</p> <p class="ql-block">火车经过华北平原时,看到欣欣向荣的铁路两旁一中国粮仓河南华北平原,农民早已使用机械化种殖的大片小麦,已开始抽穗了,不知道现在小麦是什么品种,小麦长得极矮,马铃薯、大豆和其它农作物长势也十分茂盛。</p> <p class="ql-block">广州的杨学波夫妇丶洪觉新丶杨喜春已先我们一歩回到了北京。</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人乘的Z14动车是由广州火车站一一北京丰台的,慢点了整整一个小时,到站时已是下午17点多了。还要购地铁票到西城区展览馆路汉庭酒店,因为途径不悉,反复搭错车,搞到晚8点多才找到了目的地与大家集中。</p> <p class="ql-block">27日晚上8点多,我和邓秀娣分散后黄宝艳母女,才赶到西城区展览馆路12一1,车公庄西地铁站店旁的汉庭酒店相逢。</p> <p class="ql-block">当晚曹宝柱和吳淑荣同学,已专门为晚餐准备了好酒好菜,大家纷纷举杯祝福各地同学又一次欢聚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朱锁宏和赵洪涛入学前,他们都是北京周口店燕山东方红炼油厂仪表车间的职工,他俩今天格外地亲切。</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喜春和孙德福同学,孙他的夫人也是我们同届化工系的同学,他儿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北京市工作,所以他能够长期入住北京市。</p> <p class="ql-block">赵洪涛、朱锁宏、徐冠军,他们三人原来都是东炼的工友。</p> <p class="ql-block">用完晚餐后,回到酒店我就收到了母校筹委会编制的文摘资料和各种礼品和几个十分有有价值的纪念章。</p><p class="ql-block"> 看到74届毕业50周年文摘中的185篇作品中,有我和吳淑荣丶郭成才三人写的三篇文章均被征用了,心里真是十分的高兴。这是一份向母校的50年,真实工作汇报呀。</p> <p class="ql-block">28日我们6点起床,在酒店二楼餐厅用完自助早点,7点多清华大学派来的校车就来接我们回校,这次热0班回校同学和家属共有22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经过中关村,又经过两校门,才从西南校门进入母校大院附近,从西大操场,步行到清华旧大礼堂中参加庆祝活动大会。</p> <p class="ql-block">经过西校门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离开母校已50年了,大家已不知如何才能、找到旧大礼堂的方向了,留校工作的吳淑荣同学在前面为大家带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大操场,当年各系体育健将,都会在此体育竞技。</p> <p class="ql-block">自动化系是在我们70入学时建系的,在2020年建系50年时,母校也为我们已离校有联系的同学每人制作了一件短袖的衬衣。</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一边前行,一边畅谈几十年来的师生情和同学情谊,怀念起在校学习生活无限幸福的情景,能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学习,这是我们终生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到了旧大礼堂面前了,只见大礼堂前綠 的大草苹了,已聚集了欢迎同学返校的乐队和体操表演队。</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纷纷在留名榜上签下自己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大礼前有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3年华诞的标语,和欢迎74届校友毕业50周年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据接待组的统计,74届入学时先后有二批人,第一批在1970年6月招了1032人,第二批8月招有1388人,我们自动化系的大多同学都是于1970年8月28日,由西校门走进清华大学的,那时我们多数人才有20多岁。二批共有2842人,这次回校同学仅有800多人,培同家属却有500多人、可见近近一半以上的同学已上了年纪,行动已不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曹玉杰和杨桂兰同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张永祥同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在大礼堂的正面左边旗杆上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杨桂兰丶邓秀娣丶曹玉杰三人在大礼堂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主席台上打出了欢迊材子才女家的大标语。</p> <p class="ql-block">以下分别是出建系的同学,有李福伟,和来至海南建没有兵团的杨学波和洪觉新同学。</p> <p class="ql-block">大会安排我系热0班的座位在二楼正对主席台。</p> <p class="ql-block">上午9点,庆祝大会正式开始,同学们按筹委会指定的座位入席,行动不便者则可坐楼下。</p> <p class="ql-block">入席后,会场上播放4月27日,有回校同学组成的清华运动会入场仪式,还有穿统一服装的同学登场激昂杨益的表白。</p> <p class="ql-block">趁着大会开会前的片刻,同学们紛紛在会场上利用手机拍照,留下这难忘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吳淑荣同学。</p> <p class="ql-block">大会主持人正式宣布:大会开始举行。</p> <p class="ql-block">清华党委书记邱勇致词;1970年校友们从全国各地进入了清华大学学习。增长才干,为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毕业后用50年的拼博奋斗,默默奉献践行了“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太学为人民”的誓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顾秉林校长发言表示:74届校友在校时珍惜时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令人印像深刻。毕业后奔赴祖国各条战线,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校友们的身上具有的顽强、刚毅、正直、勤奋的品格,值得新一代清华人的学习和发杨。</p><p class="ql-block"> 你们现在风华正茂,还在为祖国的建设大业作贡献,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敎师代表郑燕康,和学员代表赵登明少将、乌其拉图一个又一个地上台进行热情激励丶赴实丶感恩丶激昂的发言,令大家十分振奋。</p> <p class="ql-block">这是自动化系热0班的金友琴同学。</p> <p class="ql-block">这是留校工作的呉淑荣同学。</p> <p class="ql-block">这是金友琴、许志勇、单秀云三位同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茂树同学。</p> <p class="ql-block">这是邓秀娣、金友琴、杨桂兰、单秀云和曹玉洁同学五人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赵洪涛、朱锁宏、杨喜春三人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郭成才夫妇。</p> <p class="ql-block">大会结束后,王正伟、赵洪涛、朱锁宏、曹宝柱同学在大礼堂大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碰巧遇到了原海南区的知识青年标兵,自动化系拖动专业的李琼妹同学,在读期间,广东省的省长王首道到北京开会时,专门到校去看望她,毕业后我是第一次遇见她。</p> <p class="ql-block">李琼妹与邓秀娣留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依依不舍,不愿离去,仍在大礼堂内拍留影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土建系的李福伟同学。</p> <p class="ql-block">这是提前回京的洪觉新同学。</p> <p class="ql-block">在大礼堂门口同学们分两批合影拍集体照,所拍照片当晚便发到我们手中。</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回到清华学堂留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又回到二校门留影,二校方便在文革中被当成封资修的产物砸烂了,在打倒四人帮之后,于1980年后由海外的一批清华学学捐资重新修建,一直以来她是代表着清华大学的最高型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桂兰和田淑华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淑兰同学。</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清华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难得再次在清华园大门口留下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午,学校请回校同学到观畴园用午餐,午餐摆设在三楼大厅,二楼是学生的自助餐饭堂。</p> <p class="ql-block">组委为热0班安排了两个席位,席上了十几道菜,也算得是十分丰盛午晏了。</p> <p class="ql-block">餐后,在饭堂的大门口遇到了广州来的同学一起分别留影。</p> <p class="ql-block">和供排水专业的原来至海南兵团的杨学波同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来至广州的四位同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飯后,我们从清华清沏的小河旁,过过一座小桥,从原汽车制造系学生宿舍方向,回到自动化系原来我们住宿的学生宿舍11和12座楼,9号和 10号楼是老师线电系的学生住宅。</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建的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可见到欢迎校友回家的大红标语,心里特别有亲切的归家之感。</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曾经住过5个年头的11号楼。</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东大操场地面,已建成了一座十分壮观的新休育馆。</p> <p class="ql-block">坐在轮椅上的是黄宝燕同学,这次由她的女儿一路培同回京,坐轮椅也要赶回母校,可见对母校怀念之情的深重。</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回到清华中央主楼。</p> <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在中央主楼广场旗杆上高高飘杨。</p> <p class="ql-block">刚入学时,田淑华是共青团的支部书记,我是团组织委员,我们为共青团一起工作过。</p> <p class="ql-block">自动化系一直在四层中,我们又回到当年上课学习的地方了,同学们纷纷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四楼通道两旁有介绍自动化系的现任教授人员名单,和近年所取得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28日晚上,热0班的同学乘校车又回到汉庭酒店。</p> <p class="ql-block">晚饭在所住酒店的附近,薛光仁同学虽然无能回校参加今天的庆祝活动,但也赶来参加今晚的告别晚晏,与大家见面。</p> <p class="ql-block">朱锁宏同学,带来了一瓶难得的无价之酒“百年清华”包装的美酒,大家尽情地畅饮。</p><p class="ql-block"> 朱师傅还专门送了一瓶“百年清华”给我带回家玲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毕业50周年学校和热0班组织的全部活动。到29日上午全部结束,大家各至奔东西走上回家之途。`</p> <p class="ql-block">我和杨喜春与同学们告别,先乘地铁6号线转7号线到前门的珠市口出站。找到连升商务酒店,两人开一间房住一晚才209元,早餐另外购票,每人20元,这是相当便宜的酒店了,我在毕业40周年与同学们分手后,也是到前门找省钱的地方住。</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俩乘地铁到丰台工业区,寻找杨喜春的同事未果,我们便去游览丰台世界公园。`</p> <p class="ql-block">晚上返回后,我们去大栅栏的美食街,找到相当美味的北京煎饼,26元/一份,还带一碗小米粥,一份豆腐素粉絲条。</p> <p class="ql-block">30日上午早餐后,我和杨喜春分手,我乘13点10分的G339趟京西一一广州南的动车返回广州。</p><p class="ql-block"> 这趟车上的客餐相当贵,买68元/份。好在于夜里12点到达到广州南,行运的是我还赶上了地铁返回到家门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