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星期六刷卡</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8日</p><p class="ql-block">李有平/摄影/撰文</p><p class="ql-block">1)昨天又是一个周六,芒果蜜桃姐妹俩的特长课,就由她们的爸爸妈妈监课了,好像又给我留下去那儿刷卡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应该是去法华寺游游,看看古建筑,老房子,老街道。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学习使用手机百度,并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百度。好在星期五的晚上,就认真的查寻了百度,了解法华寺在什么地方?有多远?用什么交通工具去方便?是在那儿坐车更近?</p><p class="ql-block">星期六的上早,芒果蜜桃的奶奶突然有事,说今天的蔬菜和肉食都没有了,买好了你在出去玩,就这样今天的打卡又被拖了半天。这段时间北京好像是进入了雨季,天空被大片大片的云层遮盖着,有时候的还会添加一些,沉沉厚厚的雾霾呀!</p> <p class="ql-block">2)中午十二点过后,我做完了家务,又大步流星的使到了达官站台,找到了137路公交车,耐心的等了分分钟。</p><p class="ql-block">上了137路公交车,好在该车是一座双层的大客巴,爬上公交车的楼厅,找了一个车窗边的空位坐下,观赏着从广安门到广渠门沿途的风景。拿出手机核对一下沿的车站,看看我寻找的路线对不对,我下车的终点站是榄桥。</p><p class="ql-block">下车后,继续使用百度,穿越了一片“平房”的小区,行使在东唐街与北岗子街之间的弯弯拐拐以后,手机的百度坐标引导线就消失,示意着法华寺终点到了。</p><p class="ql-block">抬头一看,法华寺就在眼前,一阵失落感由燃而起。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而且还用上了现代化的卫星定位,找到的法华寺是一座破败不堪的,使我无法想象的废址。</p><p class="ql-block">在原地拍摄了几张照片,一看门口悬帖着,“此地属于民居区,严禁参观”。不想放弃,厚着脸皮在跨进了几步,门口的右手边堆满了虔诚徒们供奉着的佛像。在往前走,已经没有路可走了,法华寺早以变成一片大杂院了。</p><p class="ql-block">站在法华寺的废墟门口,颇有些感叹!“南朝一百八十寺,都在烟云风雨中”。好不容易碰上一个出行打卡的机会,计划策划了半天,费力八气的找到了它,还被“居民院落,谢绝参观”所散趣。</p><p class="ql-block">拿着手机,站在华法寺门口发呆,不自觉地点开了华法寺周围的地行图,发现这儿就是崇文门的外大街方向,它离明长城公园也不远。刚诡就去那儿打打今天的卡,在消费一下今天下午的时间,也好不虚此行,用明城墙来为今天的刷卡,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就近开了一辆共享单车,在用百度导航,带着一种令人复杂心情,来到了明城墙公园的城墙边。这段城墙来过几次,有一次还选择在冬天,早早的赶来拍摄日出。太阳升了起来才发现,这座城墙的城楼是对着东方,拍摄城楼和日出的角度不对头。</p> <p class="ql-block">3)走在城墙的脚边,看着被我刷过卡的墙壁,想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城楼。到了城楼的入口处,刷了我的爱心卡,顺着爬楼的方向走去。今天尽管是周末,乌云蔽日的天空,游客很少。楼道边有一群中学生正在拍摄,古楼与北京站进站的火车。</p><p class="ql-block">走进城楼的大厅,第一层什么是“梅花”的摄影作品展,提不起到我的性趣。角楼大厅的这几棵大柱子,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靠过去迫不及待的,用手轻轻地抚摸了它一下,顺着柱子往向看。整个木结构的屋顶框架,横平竖直,相互连贯,就像是一幅立体的中国地图,四纵四横。三角形屋架的顶端,好像是指到了西部大漠深处的“日出东方利中国”。明城墙的角楼屋顶结构,是集中国千百年来的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又是中国式的建筑之精华。</p><p class="ql-block">看到了“北京城东南角楼”的标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西边还有一座,叫做“西便门”的角楼,这两座古城城墙遗址楼,一东一西,摇相呼应。古建城垣历史的遗址,就是有相似的惊人之处,一东一西的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哎!网友们经常说,“天佑中华”,“憾山移,憾中国难”。</p><p class="ql-block">(如有侵权,请提示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