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阳之三:两个卧龙岗

丽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阳最著名的风景就是卧龙岗。古代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此藏龙、在此被三顾、在此写《隆中对》并出山,这是多大的名气啊!所以,一到南阳,第一个参观目的地,就是卧龙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景区,了解到原来的卧龙岗景区已被扩大,而我们只是想看旧景武侯祠。于是穿过卧龙岗一条老街,来到卧龙岗大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扫码进入,过一座汉白玉栏杆的石桥后,慢上坡,有座石牌坊,上书“千古人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祠前是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楼式,通体布满雕饰,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石坊东侧是一个大湖,名卧龙潭。拾级而上,一座古门楼横在眼前,这是卧龙岗的正门。山门门柱上悬挂着的,是民国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1940年题的“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基本概括了此地人文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往里走,又一道山门,是“武侯祠”,匾额题字为郭沫若。据说,郭的题字曾作为南阳襄阳争真假卧龙岗的证据之一。这个后面再说。进了这道山门,才是武侯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故将率族人在南阳卧龙岗祭祀武侯,晋代卧龙岗上已形成祭拜诸葛亮的寺庙。唐宋时期,前往卧龙岗题咏拜谒的行为已很频繁。宋末元初之际,因战火纷飞,这一带的祠庙、殿宇遭到战火焚毁。元朝官方对庙堂进行了修葺和重塑,元延祐二年(1315年),元仁宗钦定南阳卧龙岗古建筑为“武侯祠”,书院为“诸葛书院”。明清两代有多次重修和扩建项目,其中康熙五十年(1711年),修建了茅庐、小虹桥、古柏亭、梁父岩、老龙洞、半月台、抱膝石、野云庵、躬耕田等景点,这奠定了今日卧龙岗武侯祠的规模。民国时期,武侯祠内多个建筑被日本侵略军炮火击中烧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卧龙岗上经典建筑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受到了各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修缮、开发保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历代皇室及百姓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已有1800多年历史。确是一个高岗,其结构布局依着阶阶抬高的中轴线上,颇富韵律感和节奏感,石坊、仙人桥、山门、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面两侧的碑亭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躬耕亭等形成两进四合院落,与此平行的还有北路三顾祠院,南路卧龙书院。它们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即卧龙十景)。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它是祠内最高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祠园地势开阔,丛竹飒飒, 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其总体布局既不失名士祠宇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留连往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目前保存九处武侯祠,南阳武侯祠仅次于成都武侯祠,位居第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阳卧龙岗曾多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李白《南都行》中云:“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刘禹锡《陋室铭》中赞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白居易有“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的诗句,许浑《南阳道中》云:“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候耕”等,这些表明,卧龙岗在唐代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文物胜迹和人们凭吊先贤和陶冶情操的地方,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来此游览祭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前便知,除了南阳卧龙岗,湖北襄阳也有一个卧龙岗。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所以在游完南阳主要景点后,好奇心促使我决定去襄阳隆中卧龙岗看看。于是又驱车140多公里直奔襄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襄阳卧龙岗在城西的一个山沟里,本来叫隆中。后改名隆中卧龙岗,许是为了与南阳卧龙岗有所区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隆中卧龙岗有点麻烦,停车场及游客中心在景区沟外3公里的地方。由于牌示不明确,我们先误到景区却因无法停车而又绕出来,找到游客中心停好车,才乘坐景区免费大巴车又进了景区。在去游客中心的路上有一座新建的大牌坊,上书“古隆中诸葛亮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三国群雄逐鹿的重要战场,襄阳在三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三国演义》共120回,其中32回发生在襄阳境内。要读懂三国,襄阳古隆中是必不可少的。隆中之名源于《舆地志》中的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其实,我并不喜欢读《三国演义》,我只是对诸葛亮和他所处的地域有兴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了大巴车,来到隆起的一座山下,山门处有一座四柱三牌楼式的青石牌坊,是武侯祠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由湖北提督程文炳所建。牌坊正中雕刻“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大书“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名句。门柱正面刻有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诗精炼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本是山东琅琊人的诸葛亮,青少年时期躬耕于此,后刘备闻名前来三顾茅庐,诸葛亮感其知遇之恩,为他全面分析了天下局势,提出了三分天下、而后一统天下的谋略,隆中也成为三分天下的源头。石牌坊背面,横刻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夏商周以后没有比诸葛亮更厉害的人了。两联为杜甫《咏怀古迹》的两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意为诸葛亮的政治功绩可以与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吕尚相比,只在伯仲之间;他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令汉朝初始的丞相萧何、曹参相比失色。是对诸葛亮的赞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过了石牌坊,沿着隆中路,过一小石桥,拾级而上,右手处是隆中书院。隆中书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始建于五代天福年间,当时被称为五灵王学业堂。元末,广德寺书院迁至隆中,并入原书院,总称隆中书院。现在看到的书院是1987年—1991修建的。由牌坊、磴道、山门、致远堂、斋舍、讲堂、藏书楼组成。分为序言厅、励志厅、勤政厅、廉政厅、诫子厅、展望厅六个板块,内回廊和外回廊互相贯通。这里集中反映了诸葛亮的生平。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诸葛亮的八大发明,除了大家知道的木牛流马、诸葛弩、八阵图、孔明灯外,还有馒头、孔明菜、 搭桥枪和行军散。当然,网上的说法更多。总之,他是一个极为聪明而有抱负、有远见又有奉献精神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隆中书院之上的山腰上就是诸葛词。白墙灰瓦,红框装饰,屋脊翘檐,外观古朴。始建于晋朝,经隋唐宋元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荆襄观察史蒋兴岂重修。祠宇采用四进三院的层台式,除了三进采用卷棚式建筑以外,其余均采用单檐硬山建筑。中院设有左右两廊,三厅展示诸葛亮生平事迹介绍,东、西壁为关羽主人,厅内供奉诸葛亮及后裔诸葛瞻和诸葛尚的雕像,供人瞻仰、祭拜。祠中还保存着一棵400多年历史的金桂颇具灵气。周边有三义堂、诸葛草庐、草庐亭、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和抱膝石等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祠的西侧,有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面,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的纪念堂。它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经过了多次维修,保持了光绪年间的式样,即前厅三间,后堂五间,都是硬山起脊建筑,两侧回廊镶嵌着历代题词石刻与维修记事碑文。三顾堂门口的对联写着“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两表”指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一对”指《隆中对》。三顾堂门前有三棵古柏,象征刘、关、张三顾茅庐时的拴马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内中虽无更多陈设,却非常有人气。原来在这门前要有一场实景演出。我们恰好赶上了,就坐在台阶山观赏。演出的剧目是《三顾茅庐》。年轻的演员们很投入的扮演各种角色。以生动的形象与情节再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景。</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看完演出往山下去,经过横跨小溪中段弯月形小石桥,名小虹桥,据说是诸葛亮寓居隆中时进出必经之桥。它小巧玲珑,如虹跨溪,初建时为拱形。明弘治二年后,随着草庐位置的下移,小虹桥也随着草庐下迁而东移。1984年隆中风景区管理处新建了石质小虹桥,恢复了拱形,两旁安装了雕花石栏板,并立以石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头望,东山腰有座亭子。即抱膝亭。是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公元1888—1893年)湖北提督程文炳在郧襄观察时重修的。诸葛亮于隆中常抱膝长吟《梁父吟》一首,后人把他常坐的这块石头叫做“抱膝石”。远看亭阁掩映绿荫中,呈六角形,三檐三层,檐角高跷,甚是美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过了小虹桥,是一方水塘和一片田畴,这便是躬耕田。历史上记载的躬耕田是诸葛庙冲的一百多亩田地。诸葛亮曾自称:“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就是说的这个地方。躬耕田上重建了一座四角亭,亭中竖有"躬耕陇亩"石碑。远处有牛耕田的造型,一派田园景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古朴淳厚的环境,似更像是诸葛亮隐居之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诸葛亮离开隆中后,他住的竹篱草庐依旧保存了下来。他离开隆中的第二年,即公元208年,襄阳为曹操所占,至西晋统一天下,襄阳始终为曹操领地。所以这期间隆中诸葛亮故居一直无人过问。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病死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其英雄事绩备受崇敬与敬仰,蜀汉群臣及民众上书请立庙堂。晋永兴(公元304年一306年)时,驻襄阳镇南将军刘弘到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宅触景生情,命李兴撰写《祭诸葛丞相文》,这是襄阳隆中有史记载以来的首块诸葛亮纪念碑,此碑为诸葛亮逝世70年后所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东晋时隆中诸葛亮故居已经重建,并修建武侯祠以纪念诸葛亮。唐五代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和建国后,古隆中都不断进行维修增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问题出来了,诸葛亮“躬耕”究竟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实际上,自东晋以来就争论不休。“南阳说”,言之凿凿,且证据充分,仅在百度百科上介绍,就罗列三十条之多;“襄阳说”也有根有据,从历代史料记载考证,均毋庸置疑。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连前述考古泰斗郭沫若都分别为这两个地方提了“诸葛草庐”字。有人认为郭倾向古隆中,以古法从右往左写,而给南阳提字是按现代顺序从左到右,有所侧重又不得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此前教科书把诸葛亮躬耕地标注为襄阳,而2019年“学习强国”发文章明确表述诸葛亮躬耕地和三顾茅庐发生地的具体位置为河南南阳。被认为最新的官方结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争论持续了快2000年,但2000年来,南阳、襄阳的瞻仰者,一直不断,并没有厚此薄彼,他们寻访的不是地而是人,在对人的仰慕中,传承着民族的美德。正如清朝的南阳知府顾嘉蘅写的“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4.2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