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西湖十景之三《岳墓栖霞》

閑雲清烟

<p class="ql-block">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p><p class="ql-block">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p><p class="ql-block"> ——岳飞 《满江红》</p> <p class="ql-block">早在 700 多年前,人们就在面对西湖, 背靠青山的西霞岭建造了岳王庙。北山栖霞岭上,每当仲春时节,山花烂漫;入秋以后,红枫似火,望之如霞,久留不去。岳飞忠骨葬于栖霞岭下,多少年来,人们感念他的精忠伟烈,“踏青争上岳王坟”(清代黄莘田)。岳飞墓庙这一人文景观由此也成为了西湖美丽山水的一个灵魂。</p> <p class="ql-block">岳王庙古朴雄伟、庄严肃穆,重门楼,檐角飞翘、斗拱叠彩,为清代歇山重檐式建筑,山门两侧廊柱上“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对联,这是出自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头门是座二层重檐建筑,正中悬挂着一块黑底镏金的“岳王庙”竖匾。</p> <p class="ql-block">这里背枕青山,面临西湖,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长眠之地,也是我国规模较大的纪念岳飞的名胜古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条青龙石铺成的甬道来到正殿忠烈祠,正殿飞檐斗拱,庄严雄伟,面积500多平方米,也是清代重檐歇山顶建筑。</p> <p class="ql-block">檐前悬挂着的一块“心昭天日”横匾,出自叶剑英元帅的手笔。“心昭天日”四字,取材于岳飞临死前在狱案上写下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袒露了岳飞光明磊落的一生,苍天可鉴。</p> <p class="ql-block">这块匾,叶帅没有落款,那是他为了表示对岳飞的敬仰之情,自谦自己不能和岳飞相提并论而没有签名。</p> <p class="ql-block">庭院内的参天古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巍峨屹立的六百年樟树是对岳飞墓庙八百年历史沧桑的最好见证</p> <p class="ql-block">岳飞的坐像,高4.54米。岳飞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登武靴,右手握拳,左手按剑,双目正视,态度严正,英气勃勃,斗志昂扬,令人肃然起敬。此时此刻,不禁令人想起当年岳飞和他的岳家军高吟《满江红》的英雄气概。岳飞的帅盔,金甲,武靴体现了武将的风采而 蟒袍则是王者的打扮,这是因为岳飞虽为武将,但死后被追封为鄂王,官至一品,官服为紫 色,绣 3 条蟒袍。</p> <p class="ql-block">坐像上端悬挂着岳飞亲笔手书“还我河山”四字横匾,表示出这位民族英雄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还我河山”讲的是,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从临安返江州(今江西九江)途中,登高远眺,北望故土,激情满怀,无限感慨,写下了“还我河山”四字,抒发了驱逐金兵、收复失地的壮志。</p> <p class="ql-block">在岳飞塑像的两侧,有明代人所书“尽忠报国”、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所书“浩气长存”、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的“碧血丹心”等匾额。还有刘海粟题写的“精忠报国”和启功题写的“忠义常昭”。</p> <p class="ql-block">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刘海粟书写“精忠报国”幅字苍古沉雄,气象宏大。</p> <p class="ql-block">大殿顶上的天花板,绘有“百鹤图”。图中300余只姿态不同的白鹤,飞翔于苍松翠柏之中,象征着岳飞的浩然正气和坚贞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大殿后面的墙上绘有后世创作的8幅大型彩色壁画,忠实地记录了这位民族英雄气壮山河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第一幅是《勤学苦练》,描绘了岳飞自幼好学,喜读《孙子兵法》等书,爱听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少年时就能拉开300多宋斤的强弓。他先向陈广习武,后跟周侗学射,练就了奋勇杀敌的本领。</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是《岳母刺字》,描绘了岳飞早年丧父,全仗母亲抚育。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岳母送子参军,临行前,岳母为了让岳飞牢记爱国家、爱人民,在岳飞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4字。</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是《收复建康》,描述了1129年冬,敌人大举南侵,岳飞率部移驻宜兴。第二年春,岳飞从宜兴出击迎战,连战连胜,斩敌数千,缴物万件,一举收复建康。</p> <p class="ql-block">第四幅是《联结河朔》,描绘并向人们传达岳飞注重团结抗金力量的方针。1132年,岳飞制定了联结河朔忠义民兵共同抗金的方针,各路民兵先后投归,成了“岳家军”的骨干和主体,在抗金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五幅是《还我河山》,讲的是1133年岳飞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从临安返江州途中,登高远眺,北望故土,激情满怀,无限感慨,写下了“还我河山”4字,抒发了驱逐金兵、收复失地的壮志。</p> <p class="ql-block">第六幅是《郾城大捷》,描绘了1140年七月,金兀术调集精兵,以“拐子马”阵向郾城大举进攻。岳飞出城迎战,全军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上斩敌首,下砍马足,敌军大败,狼狈溃逃,“岳家军”乘胜追击,先锋部队直达朱仙镇,距汴京22.5千米。“岳家军”凯旋,百姓敲锣打鼓欢庆祝捷。</p> <p class="ql-block">第七幅是《被迫班师》,画中描绘了在1140年岳飞北伐正取得重大胜利的时期,宋高宗赵构决定求和,与秦桧共同策划,一日内连下12道金牌,岳飞扼腕而泣,仰首悲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被迫班师。归途中,中原父老遮道恸哭,拦师诉苦。</p> <p class="ql-block">第八幅是《风波冤狱》,描绘宋高宗和秦桧在加紧求和的同时,阴谋陷害岳飞。他们收买叛徒,制造“谋反”证据,以“莫须有”之罪名,诬陷岳飞下狱,将岳飞陷害于临安大理寺狱中的风波亭,酿成了千古奇冤。</p> <p class="ql-block">岳王庙大殿墙壁上镶嵌的4个3尺见方的石刻大字“尽”“忠”“报”“国”,有明人洪珠手写。大字刚正有力,正是岳飞心昭天日的形象写照。</p> <p class="ql-block">看起来国”字右角少一“点”。有人说,洪珠是故意不上点的。他认为,岳飞“尽忠”是无可置疑的,但“报国”则少了一“点”。岳飞在当时连战皆捷的情况下,理应乘胜追击金兵,待灭金国之后,再接受宋高宗的金牌召令,他的“忠”只是“愚忠”,在“报国”上则终差一“点”。</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区由岳庙主体建筑忠烈祠和祠前庭院、岳王庙门楼等组成。历代屡有修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忠烈祠为一正两庑建筑,正殿奉祀岳飞,东西两庑为烈文侯祠和辅文侯祠,分祀岳飞部将张宪和牛皋。</p> <p class="ql-block">烈文侯祠位于忠烈祠月台的东侧,坐东朝西,面阔三间,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檐下悬匾“烈文侯祠”。</p> <p class="ql-block">祠内正中塑古铜色的张宪立像,头戴战盔,身披戎袍,右手叉腰,腰后佩挂宝剑,凝神望远。立像后左右侧墙壁上配有壁画,描绘张宪身先士卒、勇战曹成和率部收复城池、部众奋斩金兵的战斗场面。早在元代,忠烈祠内除供奉岳飞外,曾另塑张宪、岳云像,分立于岳飞左、右配祀。岳王庙内创建烈文侯祠专祀张宪,始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当时杭州知府李铎重修岳飞墓、庙,重建忠烈祠东、西两庑,并在两庑内分塑张宪、牛皋像,配祀岳飞。</p> <p class="ql-block">辅文侯祠位于忠烈祠月台的西侧,坐西朝东,西阔三间,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檐下悬挂“辅文侯祠”匾额。</p> <p class="ql-block">祠内正中塑牛皋立像,古铜色,双手持握方锏,俨然注视。立像后左右侧墙壁上配有壁画,描绘了牛皋智擒杨幺以及怒杀金兵的战斗场面。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杭州知府李铎重建忠烈祠两庑后,在西庑内塑牛皋像,与张宪一起配祀岳飞。</p> <p class="ql-block">沿道有一座精忠柏亭,这个只建了一半的亭子寓意着宋朝只有半壁江山,庭中柏树化石据说是生长在风波亭畔的一株大柏树。岳飞死后,这棵柏树也随即枯萎变成化石,距今600多年。</p> <p class="ql-block">后人把这些化石收集起来,建起亭子陈列,永远陪伴岳飞忠魂。其实这些化石年龄在1.2亿年以上,远超南宋年代,它们其实是硅化木,类似辽宁本溪水洞的硅化木公园化石。</p> <p class="ql-block">柏树化石都没有树皮,关于这种现象的传说是当年太平天国反抗清朝政府并攻入杭州,不少士兵生起病来,由于请医无效,很快传染全军。忠王李秀成由此梦见岳飞告诉他在风波亭取树皮,李秀成立即取树皮熬药,将士喝了药到病除。但是清军得了同样的病,他们取树皮熬药却没有效果。这个故事显然是表达了民间对岳飞的怀念和仰慕之情。</p> <p class="ql-block">同一面墙上开有一石库门,门楣嵌“一门忠孝”匾额,一语双关。向西过“一门忠孝”门,进入一个方形院落。</p> <p class="ql-block">院落南北两边是碑廊,陈列着历朝历代颂扬岳飞功德的碑记和岳飞的诗词手迹等共125方。</p> <p class="ql-block">北面碑廊陈列的是岳飞的诗词、奏札等手迹,南面是历代岳庙几次重建的碑记,以及历代名人凭吊岳飞的诗词,如文徵明、乾隆等,是欣赏书法的好地方。也有岳飞上书、札记手迹,龙飞凤舞,令人惊叹岳飞的文武双全、盖世英雄。</p> <p class="ql-block">岳飞虽出身行伍,但有极好的书法素养,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气韵生动,颇具淳正之气。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吊古战场文》及《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等。文天祥评其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p> <p class="ql-block">精忠柏亭北侧墙壁上,有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的题词刻石“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岳飞墓坐落于苏堤之北,背靠着栖霞岭。据说每当夕阳西下时,墓上便有一道道绚美的霞光,因而成为西湖十景中的“岳墓栖霞”,这一景名给美丽的西湖增添了无尽的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门联上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历史对一代忠臣岳飞和一代奸臣秦桧最好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岳墓栖霞”景名中的“栖霞”贴切而有内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借景栖霞岭,同时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p> <p class="ql-block">照壁前是著名的“分尸桧”。这分尸桧的故事,与另一位民族英雄于谦有关。我们都知道,于谦和岳飞同样是爱国的忠臣,却都一样逃不开被冤杀的命运。当年于谦被害,苦于昏君、奸臣当道,人们不能公开祭祀这位民族英雄。在当时,杭州有一个叫马伟的地方官想了个办法——借祭祀岳飞的名义,公祭岳飞、于谦两位民族英雄。在祭祀过程中,马伟叫人拉来一棵桧柏,用一把大锯子将这棵桧柏锯成两半。借着分尸桧柏,发泄对谋害忠良的秦桧之流的痛恨,将秦桧和害死于谦的奸臣一道拉出来“分尸示众”。人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自己的强烈情感。</p> <p class="ql-block">正面是尽忠报国照壁,“尽忠报国“来自民间岳母刺字传说,书写于明代。其中“国”字少一点,意为等祖国统一,再把这一点点上去。</p> <p class="ql-block">忠泉在“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正对面,其实是岳王庙内的一口泉眼井。相传忠泉是岳飞将军平冤昭雪以后,遗骨安葬于此。原本平淡无奇的地面竟然无故地出现了一个活泉。愈涌愈多。当地百姓非常新奇,就在这个地方修建了一口井。供凭吊的人前来享用。但是事与愿违,这口井的井水竟然是苦涩不堪。非常的浑浊,就像眼泪一样无法享用。于是就有人猜测了,这分明就不是泉水,而是正儿八经的眼泪。谁的眼泪呢?就是岳飞将军平原昭雪之前,所有为岳飞将军感到难过,感到哭泣。所有人的泪水就汇聚在这里,这一刻终于爆发了,才形成了这个活泉。</p> <p class="ql-block">穿过甬道院落,庭园中间有一石桥名精忠桥,过精忠桥便是墓阙,造型古朴。</p> <p class="ql-block">岳飞墓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立有石翁仲,其中文武官员对列,共三对;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均为南宋遗物。每逢清明,杭州百姓常来此吊唁岳飞、岳云。</p> <p class="ql-block">墓阙之后就是岳飞墓园,系块石围砌,有墓两座,保持宋代的式样。</p> <p class="ql-block">墓园正中便是岳飞墓,墓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五字,鄂王是宋宁宗于嘉泰四年(1204年)岳飞被害63年后追封的,左侧是岳云的墓,墓碑上刻着“宋继中侯岳云墓”七字。“继中侯”是宋宁宗在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的,恰逢岳云被害70周年。</p> <p class="ql-block">墓阙下有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墓阙门框上镌有石刻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p> <p class="ql-block">这四人千百年来一直供人唾骂,遗臭万年,道出了百姓们爱恨分明的心声。(后面写的文明游览,请勿吐痰)就是这种民愤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数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岳飞墓保存还是比较完好的,墓的背后有一棵老树盘根错节,根深叶茂,这么多年来一直陪伴着岳飞父子。岳飞墓为西湖景观增添了历史的厚度,来到这里的人,络绎不绝地于墓前凭吊,以纪念这位抗金名将。</p> <p class="ql-block">岳飞作为武将,在宋朝是大 忌,功高盖上是皇帝最怕的,赵构自然会防备,当岳飞说出要直捣金国,迎回二圣时,宋高宗就不开心了,二圣回来了,他可能也做不成皇帝了,所以对岳飞不满,后来岳飞又上书要求立太子,赵构认为是武将干预朝政,想让他退位,成为宋高宗杀岳飞的一个重要伏笔。</p> <p class="ql-block">墓园一侧,另有一组庭园,现已辟成岳飞纪念馆,供游人瞻仰,配殿启忠祠,原祀岳飞父母,今改作岳飞抗金史迹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馆内设3个展厅:第一展厅以雕塑,绘画,兵器实物等,简介了岳飞少年好学,参军后英勇善战和组建岳家军的简要过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以史料与绘画,介绍了岳飞与投降派进行反妥协反投降的斗争,赞颂了岳飞尽忠报国的英雄事迹,同时揭批了宋高宗和秦桧等人制造千古奇冤的罪行。</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以照片和文字史料,评价岳飞的历史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陈设着一些与岳飞有关的前史遗存,其间一具石俑立于左边的密封玻璃罩内,经考证是南宋之物。应该是南宋朝廷在岳飞死后为其平反昭雪,依礼改葬的前史见证。相传岳飞蒙难之后,临安义士、狱卒隗顺敬慕其英名,冒着生命危险身负岳飞遗体越城墙而出,秘密将其草草葬于九曲丛祠旁。二十一年后,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并悬赏索求其遗体,依盛大之礼迁葬于栖霞岭下,即岳王墓今天地点之地。</p> <p class="ql-block">“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走出岳飞纪念馆,脑子里不由自主映出这首《满江红》,岳飞将自己的的满腔愤恨,忧国忧民的情怀都写进了这首词中,英勇而悲壮,千古传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