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良知

熊记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一位朋友交流,说起教育的问题。我问她:“你的孩子已经完成了15年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现在回想一下,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话说出口,就觉得这话说的过于笼统。在15年这么长的时间段里,怎么会没有问题。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作为教育者,是否真正用心于孩子的教育了,是否采取了恰当的方法落实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没说清楚,但是朋友却明白我的意思。她说:“如果我家娃的老师真心地对待她了,你说我做家长的,怎么会不感恩他?我们的孩子怎么会不惦念她的老师?都说,教育是一份良心活,可是有些老师却不一定有良心。看看现在,有能力、有资源的,他们的孩子可能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说,分班时得到照顾,平时也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可是对大多数普通人,哪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孩子遇到不负责任的老师,那就是‘灾难’,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教育者一定要做一个有情怀热爱教育的人,做一个对孩子负责任的人,这就是良知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伟大的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规律、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培养了一大批有社会良知的士人,他们从“修身齐家”做起,胸怀“治国平天下”的历史重任,抛头颅洒热血,为推进社会变革不屈不挠地英勇奋斗,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凝结成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精神支柱。或许他们也是普通人,但是当国家需要时,他们义不容辞,甘愿奉献,选择了挺身而出。可是,我们现在的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读杨蓉先生的文章《亲爱的旅人》,被其中的一段话所感动。“在校园里走一走,看到海棠花蕾快撑破身体,那呼之欲出的喜悦我从旁边经过都能听到。红玉兰泼泼洒洒地开着,我看到一个女孩站在综合楼的树下,踮起脚尖在摘一朵花,摘下后捧在手里俯首深深嗅去。我远远地停住了脚步,花开堪折直须折,就不要上前打扰一个孩子此刻的怡然了。春天,且允许孩子面对美好有那么一点冒犯吧?也许我是不对的,可是,谁又不是从孩子长大的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谁又不是从孩子长大的呢?”杨蓉校长这种悲天悯人的追问,是对孩子成长阶段的尊重,是对自我成长的反思,是对我们教育者的拷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育行列中,至少有一部分老师,其实在成长过程中也是“问题”孩子,可是由于自己的不放弃,或者遇到了好的老师,他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可是在自己成为老师后,忘记了曾经的自己,在对待自己的学生时,不能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能接受学生阶段性的不完美。有些老师当学生时已经就是佼佼者,是家长和老师、社会的托举才让他们脱颖而出,成为老师后,不能设身处地地“蹲下身子”,和学生双向奔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育界中很多领导者都是出身于教育者,想当初自己做老师时希望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可是自从当上领导后,还记得自己“曾经的牢骚”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谁又不是从孩子长大的呢?”一种同理心才会有共情力。而这种同理心,就是社会良知的具体体现吧。除此之外呢?还需要忠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庄子《人间世》中说,子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天下有两个足以为戒的大法则:一是天命,一是道义。做儿女的敬爱双亲,这是自然的天性,是无法从内心解释的;臣子侍奉国君,这是人为的道义,天地之间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没有国君的统治,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这就是足以为戒的大法则。所以,侍奉双亲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境遇都要使父母安适,这是孝心的最高表现;侍奉国君的人,无论办什么样的事都要竭尽全力让国君放心,这是尽忠的极点。注重自我修养的人,不受悲哀和欢乐情绪的影响,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德性(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为人臣子,当然有不得已的事情,但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去做而忘却自身,哪里还顾得上眷恋人生、厌恶死亡的念头呢?你这样去做就可以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应是作为教者敬守的大法则,也是师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没有忠诚,就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热爱,在“不得已”中就容易被当下的种种问题所困扰,就容易迷失自己。教育的本质就是“成人之美”。如果没有忠诚,没有了热爱,教者所做的行为不仅不能“成人之美”,而且还会戕害生命。如果没有忠诚,没有作为教者的“意义感”,又谈什么“敬业”“奉献”?又谈什么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立什么“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意识“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三个热爱“爱党、爱国、爱人民”,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五个内容“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树什么人?有理想信念(政治信仰)、道德情操(个人品格)、扎实学识(文化素养)、仁爱之心(社会公德)。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不能立己德,没有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热爱的品德,又怎么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培育孩子的良好品德和素养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起林格先生说,“我总是选择相信,因为相信使得我在教育的世界里来去自如,所行无碍。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好的,能想好,就一定能变好,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我相信人心都是肉杂的,只要你真的爱他,他一定能感应到,而教育,有了真爱,其他就不需要了;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按照‘没问题’的方式进行走着走着就真的‘没问题’了,因为本来就没问题;我相信,人生来崇高向上,只要你拿出最大的善意,去面对遇见的每一个人,就一定能看见对方朴素无华的本心;我相信,真诚具有非凡的力量,当你把自己的心掏出来时,就一定能直抵人心,感动彼此,从而化解一切的误解和烦恼;我相信,人是理性的,但归根结底是感性的,因此,说一万个道理,不如让人流一次眼泪;我相信,德是教育的依据和宗旨,德性厚重的人,把自己的付出看成是自己的荣誉和收获,而得性浅薄的人,把自己的付出看成损失和不幸。”“我相信”,这接纳孩子的慈悲之心,就是教育者的社会良知之一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