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圣地·曲阜园:郑州园博园掠影 之10

四季梧桐

<p class="ql-block">  曲阜园占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以“孔子故里,儒学圣地”为主题,秉承着“缩千里江山于方寸”的设计理念,园区景观节点主要包括:论语墙、泮水、刻字石、泮桥、中和壑、观川亭、景廊、观鲤庭以及诗礼轩,体现了儒学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讲求“天人合一”的以物比德思想。</p> <p class="ql-block"> 在曲阜园入口,由垂花门起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论语墙了。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等典籍。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因此,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p> <p class="ql-block">  《论语》共二十卷,11705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透过这面雕刻有论语名句、孔子故事浮雕的石墙,大家是否能感受到孔子带给我们的如沐春风之感?</p> <p class="ql-block">  曲阜园以泮(pàn)水为中心,沿泮水环列建筑,构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中心的水景仿照“泮池”而建。泮池是一汪半月形水池,是官学的标志。相传,泮池是孔子少时读书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常在书院或学堂建立泮池,表示“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泮池之上竖立着的七块条石,他们的排列极具韵律感,同时,在顶部及南北面均刻有代表儒家思想的文字——仁、义、礼、智、信、忠、孝,凸显了儒家思想的待人接物内涵所在。同时,刻字石旁又加以莲花、太湖石点缀,淡雅精致,将儒家严谨治学之风与北方古典园林的精髓巧妙结合,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眼前这座华美秀雅的亭子就是尼山孔庙观川亭的仿制建筑。观川亭与石栈道和景廊组合,是连接入口区至诗礼轩的通道,也是主要的景观组成。</p><p class="ql-block"> “观川亭”的名字出自《论语·子罕》:“孔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即孔子站在河边,感叹岁月如同流水一样逝去,激励人们惜时发奋。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就在其观川处建亭。观川亭设有12根粗细相间的圆红柱体撑顶,飞檐抖拱,饰彩绘。观川亭既有赏景作用,又有交通作用。</p> <p class="ql-block">  穿过曲曲折折的景廊,拾级而上,眼前的这个平台叫做亲水平台,又名“观鲤庭”。该典故出自《论语注疏·季氏》。孔鲤“趋而过庭”,其父孔子教训他要学诗、学礼。后以“鲤庭”做为子受父训的典故。</p><p class="ql-block"> 亲水平台上设置有孔子的雕像,供大家参拜。</p> <p class="ql-block">  曲阜园的主建筑——诗礼轩,这也是最能展现儒家思想和曲阜历史的建筑。一开始,这间单檐歇山式的建筑,为纪念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被命名诗礼堂,后来成为古代帝王赴曲阜祭孔、讲经和演习礼乐的专用场所。</p> <p class="ql-block">  泮桥是建在学宫里的桥梁。其实,它的交通作用很小,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形式体现。旧时,学子入学称为“入泮”。有人将泮桥称作“跨鳌桥”,意为跨过此桥,科举考试时就能独占鳌头。也有人称泮桥为“状元桥”,如果是采用三座桥并列的形式,就把中间的一座称“状元桥”,两边的分别叫“探花桥”、“榜眼桥”。在科举取仕的年代里,跨过泮桥,象征着登仕的第一步,于是,泮桥承载了学子心中一生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  曲阜园用一轩、一桥、一廊、一亭,点出诗情画意;一石、一树、一池、一花,绘出山水灵气;一人、一墙、一景,融汇儒家思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