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游赏晒字花海

沧浪书客

<h1>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走进晒字:赏花海,探奥秘</span></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4月22日,趁自驾参加省老年体协在威海举办的新闻培训班之机,绕路去了一趟晒字,观赏芝樱花。花海在晒字村东的上泽路晒字桥两侧。花开繁盛,色彩斑斓。花间小路,绿树点缀,小河流水,木栈曲径,柳叶戏水,蓝天白云,清风抚恤,游人花中拍照,构成了一幅幅俊美温馨的画面。春天的美,展示的淋漓尽致,让人看不够,舍不得走。</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赏花后,我走进了晒字村,漫步村中,看着一座座老房子,欣赏着房前屋后的春花绿树,和村民交谈问秘,获得了很多的故事,满足了我对晒字村的好奇心。</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晒字,230多户人家,地处昆嵛山东南侧一条小河之阳,可以说是背有靠,前有照,西有高山,北、东、南则为昆嵛山区的低山丘陵。具有典型的山村特色。</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晒字村名的来历,与历史上的一个传说有关,即龙石晒字。说是秦始皇东巡时发现有黄姓兄弟将字写在树叶上,放在龙石上晾晒,故有龙石晒字的村名。现在村碑上就是这样记述的:</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战国时期黄氏兄弟在此居住,风和日丽之日,兄弟俩就把写有诗文的树叶树皮背到附近形状像龙一样的大石硼上晾晒。秦始皇东巡来到此地,看到黄氏兄弟俩的诗文字画,连声称赞好笔迹好文章,尔等龙石上晒字难能可贵。由此得名龙石晒字。清朝以后习称晒字。一九六四年三月为晒字人民公社驻地地,一九七四年设集,一九八四年五月为晒字乡人民政府驻地。</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晒字村民委员会立</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文登区地名委员会监制</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二0一九年九月十六日”</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span></h1>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查文登史志,晒字在清朝以前属文登的管山都。民国时期先属桃花乡,后长时归属葛家所辖。村名晒字,也有称筛子的。“晒字”有传说;“筛子”则不知其出典为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从昆嵛山无染寺以东至晒字这一带,历史上有许多寺院观庵。如无染寺为东汉时期所建,六度寺为隋开皇二年所建,等等。寺院观庵废弃后,有的则形成村庄,故留下许多与此有关的村名:如六度寺村、梧桐庵村、开真观、甘泉寺等等;有些村则由看庵人聚集而成村,如小庵子,果木庵,山马庵,三瓣石,黑影庵,双庵,刘家庵,前后豹子庵,楼头庵等等。有明确记载,这一带不少的村为金元时期建村,如李家疃,桃花岘,崮山后,固头集,北固头,开真观,吕家上口村等等,这与历史上这一带宗教盛行和昆嵛山的道仙文化有关,也与金元时期社会战乱有关。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以无染寺晒子一线向南延伸到文登葛家以及牟平的莒格庄一带,向北延展到文登的界石以及牟平的龙泉一带,成为昆嵛山文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晒字何时建村,除前述秦始皇东巡时御赐村名外,我曾看到一个资料称,晒字为唐代黄氏由小云南移民来此建村。一般说来,小云南移民,似明清两朝的事。其他朝代小云南移民的说法似为鲜见。但不管怎么说,晒字作为历史村落应无异议,而且与黄姓有关。黄姓至今为村里的姓氏之一。晒字作为昆嵛山区的一部分,许多发生在昆嵛山的故事都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如清初常和尚响应于七反清斗争,共产党领导的“一一四”暴动、红军游击队坚持革命斗争、抗战时驱逐顽固派郑维屏以及后来的崮头战斗等等,都让晒字成为有故事的地方,所以村南建有昆嵛山革命纪念塔。同时,历史上晒字也是附近比较有文化底蕴的村落。明清时村有私塾,黄姓先生教山村孩子读书识字。传说,清代邑人徐士林少时,因家境困窘,趴在私塾外听课,用石头瓦片书写。徐的精神,感动了黄姓先生,免费收其入塾读书。后来,徐士林学业有成,于1713年(即康熙五十二)考中二甲进士,先后经内阁中书、刑部主事、礼部主事、员外郎、安庆知府、江苏按察使等岗位的历练,乾隆元年升任河南布政使、乾隆五年又升任江苏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徐的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记忆中,我十几岁时就经常听村里的老人讲文登人徐士林刻苦读书的故事。</span></p> <h3>  <font color="#333333">进入新世纪,晒字撤镇,所属的22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并入界石镇。晒字村跟随时代发展,山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拥有《山东省振兴乡村示范村》、《山东省第三批景区化村庄》等称号。村东的芝樱花就是景区化村庄的重要标志之一。走在晒字村中的大街小巷,干净、宁静、秩序、和谐、文明,颇有“世外桃园”之美。但游走在这样的“世外桃园”却让有些空寂之感,没有记忆中乡村的那种鸡犬鸣吠和儿语的热闹,与现在大多数乡村一样,少了些人气。与路遇一村民交谈,他告诉我,村里的年轻人都出门在外,在城里买了房子安家了,大都不回村了。村里主要是些老年人还守护着不多的土地和各家的老房子。你没看到吗,好多家里连老人都没有了,房子门上挂上锁,有的甚至过年连对联也不回来贴。流露出一种无奈的神色。村东的花海,虽然成为“网红”的打卡地,网络上传播的很热火,但实地游人并不多。特别是外地成队旅游的不多。听口音,花海游玩的多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所以,赏花海,很悠闲,不拥挤,慢悠悠的,也实在是一种享受。</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