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漫游1:再观斗兽场

陈振平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是值得一去再去的,看它的历史,品它的文化,赏它的美景,尝它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我这是第三次去意大利了,从三月中到四月初,二十多天,罗马、那不勒斯、西西里岛、佛罗伦萨、威尼斯,以及这些大城市周边的一些小村镇……漫游,慢游;从前去过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这次是重游;还有米兰,也是两次路过,回味无穷。但三次加起来,也只是游了个“意小利”而已。</p><p class="ql-block"> “条条大路通罗马”。就从罗马说起吧。罗马帝国的留存,最壮观的就属斗兽场了。</p> <p class="ql-block">  19年前出访欧洲路过罗马,匆匆进去看了一眼,这次下决心要好好看看,于是预订了一家与它一箭之遥的民宿。</p><p class="ql-block"> 飞抵罗马已是晚上。虽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地铁下来却没有电梯,要拎着行李箱爬到地面;而通往民宿公寓的又是一条窄小的石阶路,足有十来米高,更是把我累得半死;昏暗的路灯下找到民宿紧锁的大门,敲不开;民宿老板并不值守,只是通过电话联系,发给我一段视频,教我怎样通过密码打开公寓楼大门,怎样上楼,怎样自办入住……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再经过这一番折腾,快累趴下了。</p><p class="ql-block"> 然而打开百叶窗,猛地看见这样一幅画面,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啊!骷髅稀有(Colosseo),斗兽场,赫然展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夜色下的斗兽场,灯光从一个个拱门里透出,勾勒出一个个弧线,像一天外飞来的幽浮,又像一座雕塑。</p> <p class="ql-block">  把镜头推近一些,可以看清斑斑点点坑坑洼洼的岁月留痕——它在这里屹立了将近两千年啊!</p> <p class="ql-block">  时差倒不过来,一觉醒来,天才蒙蒙亮,窗外斗兽场东侧的天边泛起一点蓝色,渐渐地,拱门里也透出了天空的蓝光。</p> <p class="ql-block">  当早晨的阳光洒在圆弧形的墙面上时,也是拍摄人物侧逆光的好时机。</p> <p class="ql-block">  环形的斗兽场周长五百多米,我绕着它走了一圈,尝试从各个角度观察它在晨光中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  斗兽场的南侧外围正在维修,也许是要让这个两千岁的老家伙年轻一些。</p> <p class="ql-block">  倒是围着斗兽场晨练慢跑的人们,给古老的建筑带来一丝青春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来到斗兽场的正东面,大平光,亮堂堂,这是摄影的大忌,但也抹平了它的“老年斑”和“皱褶”。</p> <p class="ql-block">  来到斗兽场的西北侧,阳光已经十分强烈——罗马真是给面子,第一天就是个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  以斗兽场为背景坐下用早餐。老婆给我拍了罗马第一照。这个构图真是绝了:秃顶长树,杠头开花,意味着意大利之行能交好运吧?</p><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交好运谈不上,避厄运倒是实实在在的:在二十多天的行程中,我们两次遭遇扒手,险象环生,却都及时发觉,躲过两劫。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  罗马旅游第一天的重头戏就是参观斗兽场。从底层外围的回廊进入,富有韵律的拱门,像是低沉乐曲回荡的声波,像是在讲述着千疮百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走进看台俯视斗兽场,在顺光下拍一个大全景,看看它多么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来到斗兽场内的另一侧,逆光,用手机拍一个摇镜头,不仅可以看到它的宽阔,还能看到四周挤满了参观者。当年的古罗马人也是这样观赏角斗的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往上看,这样的看台共有三层。</p><p class="ql-block"> 虽然古罗马时期进入斗兽场是免费的,但各个社会阶层的座位分配有严格的等级标准:视野最好的是皇帝的包厢,它在南侧入口处;最靠近竞技场的座位是为元老们保留的;元老坐席后面的区域是骑士们的座位,再后面的区域是级别低于骑士的富有市民阶层的座位;最高处的座位是木质的,而且看台被柱状门廊围绕,视野不佳,通道不便,这是平民阶层的座位。</p><p class="ql-block"> 三层看台总共能容纳多少人?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五万,有的说八万,有的说九万——这已经接近2008奥运会主场“鸟巢”了;更有甚者,法国19世纪哲学家丹纳在他的《意大利游记》中言之凿凿地说“那时阶梯座位上有10.7万名观众”。即便如此,它还不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建筑,据说马西莫战车竞技场能容纳25万人,还有人说凯撒大帝把它扩展至27万个座位,想想都可怕!</p><p class="ql-block"> 两千年以前,罗马帝国人口有多少?即便是鼎盛时期也不会过亿吧?罗马城里呢?每场观众10万人乃至25万人,那还不是万人空巷啊!持续几百年,想象一下,那时的血腥角斗吸引了多少古罗马人!</p> <p class="ql-block">  往下看,舞台中央是一片断壁残垣,但也给你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当年它是怎样地布满机关暗道,怎样地上演血腥残杀……</p> <p class="ql-block">  在眼前,这只鸽子与我四目相对,嘴里“咕噜咕噜”地说着意大利鸟语。</p><p class="ql-block"> 它大概是在跟我说:看过电影《斯巴达克斯》吧?记得角斗士们是怎样在这角斗场里拼杀的吗?记得死囚们是怎样以命相搏的吗?记得看台上黑影幢幢、喝彩声声吗?</p> <p class="ql-block">  那时,人们也像这样一圈一圈围坐着,为了消遣而观看拚杀,欣赏死亡,并将它称作“角斗”、“竞技”。</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样的杀人游戏早已成为历史。人类在进步,文明在深化。</p><p class="ql-block"> 角斗场拚杀不再,但是那种本能、那种惯性,并未消失,官场、职场、商场、情场、名利场……不是还闪烁着角斗场的刀光剑影吗?现在人们将它称作“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好角度、好构图面前,拍照的游客们也是很“卷”的:老婆抢到了最佳位置,两边的游客照拍不误。老婆“享受”了一次被“追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罢了,“卷”你们的吧,退休万事休。老夫在角斗场只是当个看客,过客,逍遥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