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 灵动俊秀——记2024年疗休养

田园生活

<p class="ql-block">2024年,龙湾区机关工会首推贵州黔东南对口疗休养线路,作为一次没踏上贵州版图的我,第一时间向单位申请,并如愿得到许可。本次贵州疗休养由宣传、财政、人社、教育、税务、邮政等部门共26名职工组团成行。</p> <p class="ql-block">根据旅行社行程安排,分两条主线游玩:一是贵阳本地游—安顺—贵阳;二是从贵阳出发—中国天眼—荔波—丹寨—西江—贵阳,共行程6天。费用人均4280元,职工经费3000元,个人自费1280元。</p> 初识贵州 <p class="ql-block">最美人间四月天,在这如诗如画的季节里,4月21日上午8:30,我从龙湾国际机场坐AQ1364航班出发,11:00到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贵州,以贵山而得名,故简称“贵”。贵州东北部秦时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p> <p class="ql-block">2011年8月1日贵州省正式启用“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为贵州省新标识口号。</p> <p class="ql-block">贵州之所以被称之为多彩贵州,主要是因为有着美丽富饶的旅游资源,有瀑布,有名山,有洞穴,有森林,有湿地,有草原……到了秋天,贵州更似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贵州被称之为多彩贵州,也是因为中国56个民族贵州占了18个,贵州各个民族多样化的民间文化以及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多彩贵州。</p> <p class="ql-block">如今,“多彩贵州”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正成为越来越亮的文化品牌,涉及贵州的方方面面。如:长征文化,阳明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国酒文化,茶文化等,成就了多彩的贵州!</p> <p class="ql-block">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贵州,用“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这一句话作为旅游宣传语,也就无可非议了。</p> 秀甲黔中 <p class="ql-block">在贵阳,我们首选游览贵阳地标建筑——甲秀楼。</p><p class="ql-block">甲秀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阳甲秀楼“秀甲黔中”,乃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名楼,为贵阳人文地理坐标。历经四百年的风霜雨雪,在贵阳人民的呵护下,巍然屹立于南明河上,它沉淀着城市厚重的历史,见证着贵阳古今变迁,讲述着在地人文故事。</p> <p class="ql-block">据历史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 ~ 1620年)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启元年(1621年)被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更名“来凤阁”,复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巡抚田雯重建,仍用旧名。有浮玉桥衔接两岸。从古到今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浮玉桥;第二部分为甲秀楼的主体建筑;第三部分为翠微园。浮玉桥头立有“城南遗迹”石木牌坊,桥上建有“涵碧亭”。主体建筑甲秀楼为三层三檐攒尖顶阁楼,飞甍翘角、石柱托檐、雕栏环护。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尤以清同治辛未贵阳进士刘韫良的206字长联最为有名。甲秀楼作为贵阳地标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蕴涵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精华,成为贵阳最强有力的“文化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甲秀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的夜景是不容错过的。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人如织,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甲秀楼,与周边林立的高楼同框,乍一看,错落有致,既不失古色古香,又不失现代气息,大有熠熠生辉之感。浮玉桥底下的“金光穿洞”景观倒映在南明河上,相映成趣。金碧辉煌的一座古式建筑连着古桥、亭台,穿过圆圆的桥孔,整个桥身如同正在行走的坦克履带。无论怎样看,夜晚灯光映照下的甲秀楼都是那么美,可谓美轮美奂、美妙绝伦、美不胜收!美得令人心醉,摄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在闹市之中,寻得一片清幽之地,白天可以感受宁静,夜晚可以感受喧嚣。对我来说,一边欣赏古建筑,一边感受历史,是一种颇有意思的体验。贵阳甲秀楼,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p> 黔中灵山 <p class="ql-block">贵阳市的黔灵山,顾名思义是黔中灵山。自古以来就是贵阳市著名的旅游和朝拜圣地,它以其山幽林密、 湖水清澈而闻名,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每一个景区都有着其独特魅力,所以被称为“黔南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清代石阡知府刘世恩对黔灵山独有情钟,有“黔灵八景”之说:一为贵山永奠:阅尽黔南几处峰,四围山色影重重。黔灵秀绝尤堪画,今古人传云水封。二乃圣泉百盈:山后涓涓涌圣泉,盈虚消长景堪传。濯濯缨足凭君取,千古留清出自然。三是洗钵澄清:优钵花开照很明,曹溪一滴水同清。老僧净钵沉谭下,无限红莲顷刻生。四曰檀山清涧:百尺飞泉洛漳低,空山一路有猿啼。稚川何必求沟漏,无量丹砂是此溪。五系翠竹龙潭:寒潭云墨隐潜鳞,翠竹青青不计春。岂是懒为行雨去,听经稳卧不惊尘。六名云盖三台:祥云如盖覆山来,点缀酒霞去复回。缥缈三台天际外,衡山瑞蔼不须开。七称狮象现瑞:狮象岩传天目南,如今边徼亦同参。巍巍并峙惊人意,日照霞烘翠拥兰。八谓玉猊拥座:万种奇离佛法宽,青猊高踞似龙盘。从来瓦砾犹能说,非相非空是大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公园南门入,东侧有一山峰,名曰“白象峰”,上书“黔南第一山”五个大字。行至山脚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石碑,上书“九曲径”。于康熙二十七年开辟,乾隆、咸丰两度重修,1949年以后又经加固,便有了今天看到的九曲径。往上有一题壁“第一山”乃是黄宗源于嘉庆年间所题。离此不远有古佛洞,徐霞客在《黔游日记》中有:“崇祯十一年戊寅岁四月十一日至贵州,十二日止贵州,游古佛洞”就指此处。古佛洞上有康熙四十五年时任石阡知府陈亦喜所题的“黔灵胜境”。再往前行,有一题字“虎”是清人赵德昌所题。一路上去,尽是古人题字,可以说是一条融于山间的艺术长廊。“长廊”尽头便是弘福寺。弘福寺由明代赤松和尚主持修建,至今仍香火旺盛,正是此寺修建后,便成为了“黔山之灵”。</p> <p class="ql-block">弘福寺向南可以到象王岭顶峰,顶峰有一亭,名曰“瞰筑”,在此可一览贵阳老城区的全貌。黔灵山后有黔灵湖,是人工所建,湖前有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穿过黔灵湖后杖钵峰山坳是一广场,有一动物园,穿过一隧道可到新建的熊猫馆,里面有两只熊猫,“星宝”与“海滨”两者皆是海归,自2018年起会在贵阳居住3年,之后便会送回成都。</p> <p class="ql-block">熊猫馆往南便是麒麟洞,张学良与杨虎城在贵阳时的关押处,内有两张床,与当时的一些生活用品。离开麒麟洞,沿大路直行有蒋介石与张学良的会见处,再往前行便回到了公园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一路上,都有猕猴出没,这些“孙大圣”的亲们不给就抢,手上的东西会被洗劫一空,连矿泉水都不放过,和峨眉山的猴子一样坏 。</p> 银练飞瀑 <p class="ql-block">初到安顺,根本感觉不到一点点的瀑布气息。这里地处西南边陲的小市,第一感觉是到处洋溢着一种柔弱的气息。它像一位闺中的秀女,尽管现代工业的发展已经惊扰了它的清梦,但它还是那么静,那么美。那柔弱的美,与你想象的带着无穷力量的瀑布的壮美相差太多了。也许当你真正到了黄果树瀑布的面前,才会体会到:如果没有安顺的柔弱之美,黄果树瀑布的力量之美又怎能有如此强烈的感观刺激呢?</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不仅仅是我国第一大瀑布, 也是亚洲第一大瀑布, 它坐落于贵州省安顺市境内的白水河和坝陵河附近,素有“天下奇景”之称。“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 ”这是徐霞客对黄果树瀑布所作的描述,想来确切,但要想真正体会出黄果树瀑布作为“天下奇景”的风采,恐怕只有身临其境了。</p> <p class="ql-block">上午10时半,旅游车大巴停靠在专用停车场,后换景区内旅游观光车5分钟达到我们游玩的第一个景点——陡坡塘瀑布。</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就有多幅唐僧师徒取经的雕塑,右侧步行5分钟就能看见陡坡塘瀑布。这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瀑顶宽 105 米,高 21 米。陡坡塘瀑布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1983 年版《西游记》片尾曲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平水时,白水河流量不大,水流清澈,陡坡塘瀑布显得十分清秀妩媚。</p> <p class="ql-block">瀑布水层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地撒开,在一鳞鳞的钙华滩面上轻盈地舞着,如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开的素绢扇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戏称为“新娘面纱”。</p> <p class="ql-block">但当洪季来临,白水河水由于携带了大量由洪水冲下来的上游泥沙而呈黄色的浊流时,陡坡塘瀑布便消失了往日平水时的秀色,而变得异常凶猛雄壮。</p> <p class="ql-block">黄浊的河水翻坝跌落,摧王捣冰,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且瀑布左侧的钙华堆积而成的洞穴,在巨量洪水经过时会产生奇特的汽笛效应,发出低沉浑厚的吼叫声,故陡坡塘瀑布又称为“吼瀑”。</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曾这样描写陡坡塘瀑:“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意思是说:远远听见水声轰轰隆隆响,从山垄的缺缝朝北望去,忽见有河水自东北山窝往山崖下倾泻,捣入重重的深渊,只见它上半截横着白色的水流,宽有数丈,如涌雪翻空,却见不到它的下半截,因被对面的山崖挡住了。</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黄果树大瀑布是一个浑身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年轻男子,那么陡坡塘瀑布就是一个饱经世事且年富力强的中年男人。它虽没有黄果树大瀑布那样的由天而下的气势,但却别有一种滋味,它那缓缓而下的流水,像是正在向人诉说着沉淀在它胸中很久很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看黄果树大瀑布,首先得穿过盆景园。这个“障碍" 给黄果树大瀑布增添了一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因为沿途的山林、建筑等让人们在很长一段栈道上,对于瀑布都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形。</p> <p class="ql-block">瀑布声越来越大,离瀑布越来越近,在第一观景台看到的瀑布,不是被巨石分为若干条缕,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扬,如淑女浣纱的景象,而是浑然一体地漫天铺下。 </p> <p class="ql-block">到了丰水期,水格外多,水色会变成浊黄,瀑布就有了撼天动地的气势。落差达74米、宽81米的水流,从断崖顶端凌空而下,直击犀牛潭,如巨龙搅海一般,发出震天巨响,激起数百米高的水沫烟雾。</p> <p class="ql-block">“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这是刻写在瀑布对岸观瀑亭上的一副对联,亲身感受过瀑布之后,才能真切地体会出这字里行间的贴切。</p> <p class="ql-block">瀑布脚下的犀牛潭,潭水神秘幽深,再加上潜藏水底的神犀传说,让人浮想联翩,为大自然的造化之功而慨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造物主好像读懂了人的心思,在黄果树大瀑布的周围又创造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瀑布。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群。黄果树瀑布周围18千米内,有各式地上瀑布10余个,地下瀑布4个。</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是因周边的黄桷树而得名的,是因它自身的秀美和气势磅礴而名声远扬的,也是因水帘洞才身价倍增的。</p> <p class="ql-block">“水帘洞”全长134米,由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第一个洞窗位置最低,离犀牛潭水面仅40米,但洞窗却最为宽大,有十几米宽,位于第一、 二个瀑布中间。 丰水期两个瀑布自然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枯水期水帘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俨然就是一副可以随意开合的“窗帘”。 第二洞窗是水帘洞的心脏部分,长11米,高9米,宽3米,离第一洞窗有4米远。这是一个号称水晶宫的静谧世界,洞顶悬挂着麦秆状的钟乳石,钟乳石上是名贵的卷曲石,洞壁上悬着数不清的石慢、石帘。第三洞窗1米高,3米长,向外突出,外面围有护栏。游人伸手就可以摸到瀑布,这里又被称为“摸瀑台”。</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洞中,如同置身于云雾之中,身边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具有一种迷幻而朦胧的美丽。蓦然回头,透过水帘洞小小的洞窗,黄果树瀑布近在咫尺,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镶嵌在层次分明的画框之中。</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最美是在雨后。当雨后初霁,云雾还未散去,飘飘渺渺地围绕在瀑布左右,瀑布两边油绿的翠竹随意轻摇,芭蕉漫不经心地开着,此时,如果不是似台风呼啸、山洪决堤、万马奔腾般的怒吼声在提醒,很难想象自己是身在人间。阿雪导游跟我们讲,若大晴天,我们穿行于洞中,还可以从水帘洞的各个洞窗看到犀牛潭上的双道或三道彩虹,我们此番无缘。</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只因为被称为“亚洲第一大瀑布”,主要原因是这里有号称“连天瀑布”的龙岩山形成了多级瀑布群。</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虽没壶口瀑布的壮观,没诺日朗瀑布的伟岸,没庐山三叠泉瀑布的秀丽,但黄果树大瀑布如一条巨大的白练从九天垂落,又如一串不卷的珠帘悬挂于此。飞瀑两边,青山怪石,与如珠如练的瀑布相映成趣,共同描画出远近高低、触闻观感各不同的多变奇景。不管是远望的秀类丽柔和还是近处的磅礴大气,这里总能用一种打动你心灵的美去走入你内心深处。</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天星桥景区,景区在黄果树瀑布下游6公里处,游览水上石林景区。天星桥景区石笋密集,植被茂盛,集山、水、林、洞为一体,被游人称赞为:“风刀水剑刻就”的“万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帛”的“千古绝画”。景区天星湖高老庄就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背媳妇的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一条镌刻着生日日期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之中,近处石林,远处群山。</p> <p class="ql-block">如果到了丰水期,在一大片水域间是宽阔的石林,石林间长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终年点缀着绿荫。所谓" 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有石,石上有树”。</p> 聆听宇宙的声音 <p class="ql-block">今天,去到了那令人震撼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及令贵州人很骄傲的“天空之桥”。</p> <p class="ql-block">去往天眼的一路上,山峦叠嶂,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科技奇迹铺设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我们参观天文体验馆。观看九大行星科教片,然后由专解员近距离地讲解世界上射电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学习各种天文学知识。通过互动体验项目,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与星辰对话,与黑洞共舞。</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按规定寄存好电子设备后,踏上了通往山顶的台阶,每一步都似乎与宇宙更近了一步,而那十二星座的图案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上,一览天眼的全貌,它犹如一口巨大的锅,静静地躺在喀斯特洼地之中,等待着宇宙的奥秘,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下来,我们还参观南仁东纪念馆。从 FAST 选址到建成的22年中,南仁东为工程的推进、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身患重疾仍坚持奋斗在第一线,为这一国之重器奉献了终生,无愧于"时代楷模"称号,无愧于"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南仁东走了,但他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他已经和 FAST 融为了一体。南仁东和 FAST ,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鼓舞着人们<font color="#ff0000"><span style="font-size: 24px;"><b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b></span></font>,执着追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p> <p class="ql-block">整个过程中,这里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中国天眼不仅是一项科技成就,更是一个连接人与宇宙、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探寻那些隐藏在星际之间的秘密,聆听宇宙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回到车上,一路上窗外的风景如画,青山绿水间,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仿佛在为我们引路。终于,当车子缓缓驶近“天空之桥”时,那雄伟的身影便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一座雄伟壮观的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横跨两座高山,这座大桥全长2135米,桥面宽30.2米,桥面距河面高差达到了惊人的300米,主跨跨度更是达550米,大桥索塔为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结构,平塘岸边塔总高320米,罗甸岸边塔总高298米,中塔总高332米,相当于约110层的高楼,为世界第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可谓是“天空之桥”的美誉。大桥建设者采用的钢梁整节段纵移转体悬拼工艺,为国内首创,展现出了人类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身为中国人为国人点赞!</p> 地球上的绿宝石 <p class="ql-block">晚上到达荔波县,下榻四季花园酒店。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境内生态良好,气候宜人。</p> <p class="ql-block">荔波源于布依族,“荔”为美丽,“波”为山谷,美丽的山谷,字面似水,碧波荡漾,字里实为山,重山万岭,小七孔便是荔波最好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景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因桥下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而得名。有“贵州小九寨”美誉。</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东门进,坐观光车到西门,最后从东门出。从西往东的游览行程是:卧龙潭瀑布--鸳鸯湖--翠谷瀑布--水上森林--石上森林--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小七孔古桥。</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第一站便是卧龙潭。卧龙潭深邃难测,暗河从崖底涌出,潭面上不见踪影,只有坝上雪崩似的滚水瀑布倾泻下来,如一道银色的水帘挂在眼前,壮观而又秀美。水流倾泻下来后,撞击着河床上的巨石,喧嚣着奔向远方。即便是发洪水时,潭面也犹如镜子般平静。</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鸳鸯湖景区。它由两个大湖、中个小湖串联的一个奇妙的水网。水面迂回交合,形成一座不上迷宫,狭窄处如水上上巷道,开阔处似水上森林巨窗。</p> <p class="ql-block">下湖湖心两棵大树水中生长名为鸳鸯树,鸳鸯湖生鸳鸯树,常把恶龙诉苍天,鸳鸯树生鸳鸯魂,千古爱情佳话传。泛舟于鸳鸯湖,水中鸳鸯树,一雄一雌,根相连,枝相依,才能修成正果。所谓相爱,同样如此。人们有了“下了鸳鸯湖,白发老翁变”之说。</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翠谷瀑布。因为群峰紧锁,群山苍翠欲滴,故名“翠谷”。瀑水在两座山头之间出现,呈多级下跌倾泻。看过了黄果树和马岭河,这个瀑布就显得很一般了。但其湿地围成的水网景色打造颇有特色,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分别是水上森林和石上森林。藤萝缠绕水上森林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其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远远望去宛如漂在水上。</p> <p class="ql-block">一侧的山壁上随性的垂下无数条水帘,岩壁的自然凹凸阻断垂直跌落的水,打造出或伞状或弧形的瀑布链,水花四溅。瀑布虽算不上大,却水量巨多,气势如虹,由上至下,逐级向两边倾泻扩散,落差足有30多米,吼声如雷,颇为壮观。 </p> <p class="ql-block">顺着脚边渐次铺展的便是“68级瀑布”。水面时宽时窄,水流时而急促狂泻时而平坦舒缓,水的颜色也随着不同的状态而变化,尽头的上方是一泉飞瀑从树干中喷薄而出。在这样的极端中,感受到的是一种矛盾的和谐。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全国都十分罕见,这一路上的水声听着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拉雅瀑布。“拉雅”是布依族语,其意思是美丽的姑娘。多姿多彩的布依族民族风情也使小七孔风景区锦上添花。拉雅瀑布宽10米、落差30多米。如果把黄果树瀑布比喻成高大雄壮的大丈夫,那么拉雅瀑布便是阿娜多姿的美少女。</p> <p class="ql-block">拉雅瀑布旁边就是小七孔桥。位于响水河上,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桥下七孔,横跨响水河,位于景区之首,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1.8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年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桥,也是当地传说中的“忠贞之桥”。传说曾经有一对情侣相恋于此,但迫于外界的压力,她们不能朝夕相依的执手偕老,为了爱情,他们最终决定逃离这里,携手天涯。可当逃离到七孔桥,汹涌的大河却阻挡了他们的去路,正在他们准备跳河殉情时,被他们真爱所感动的七名仙女幻化出了七孔桥帮助他们,但同时,仙女告诉他们,这座桥凝聚着时间和命运的力量,他们每走一步,便会衰老一分,代表着他们走过一年,当走过七孔,他们苍颜老矣,但也代表着他们共度了一生。最终,在七孔桥上这对情侣牵手而过,虽然只有短短百步,但他们却如愿的执手偕老,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一个绿色世界,一处世外桃源 ,一座人间瑶池,一幅天然画卷!这里有爬满藤蔓和蕨类的古朴石桥;有湛蓝的湖水,宁静、没有一点点的涟漪。石桥倒影,静谧湖水,给人如空谷幽兰般的优雅恬静,美轮美奂,如诗如画!不过感觉相比九寨沟 ,七孔还是少了些多彩,但是却多了绿的心醉。</p> 云上丹寨 <p class="ql-block">离开荔波大小七孔,还有些不舍,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希望惊喜能继续……</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主要去西江千户苗寨,途径丹寨万达小镇。丹寨万达小镇位于丹寨县城东湖旁,离老城中心1.5公里,建筑面积5万平米,建筑风格以苗、侗、水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特色为主,全长1.5公里,包括苗族风情商业街、东湖自然风景区。总投资21亿打造的一座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为一体的文化、非遗、养生旅游小镇。素有“非遗之乡,云上丹寨”之称。</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在两个吹笙男人的带领下,一支头戴银饰,穿着艳丽服饰的侗族、苗族队伍,夹道欢迎我们过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2017年才新造民族特色小镇,源于万达集团配合政府的包县精准扶贫政策,根据丹寨县本身苗侗少数民族特色所投资设计建造出的景区。也就是丹寨县政府出地,万达出钱,双方共同研拟规划出一套能够永续经营,不仅带动观光,还能培养当地人才进入景区就业发展的长远计划。</p> <p class="ql-block">据说万达集团在这个小镇建造过程共投入7亿人民币,规模不小;就在景区对面的路边,也看得见万达为这地方专门设立的技术学校。这是种帮贫困县市养鱼的经济提升模式,在景区成立的第一年度,共吸引了500万以上人次的观光客莅临。这在大陆的众多扶贫计划中,属于相当成功的案例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这个季节算是淡季,听导游讲一到夜晚还是有数不清的大型游览车带著可观的人潮前来用餐和活动参与。眼见这样接踵拥挤的观光客群,我想到所谓的人口红利,人多需求就大,只要品质被认同,应该没有活不了的商家了。</p> <p class="ql-block">给阿雪导游留一张</p> <p class="ql-block">万达小镇巧妙的运用了当地现成的东湖水库,在平静如洗的湖面两侧分别规划了住宿、用膳、人文体验区和走过吊桥到另一侧的自然步道与游乐区。</p> <p class="ql-block">街区两面集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体验于一体。将丹寨县内的7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引入小镇,对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传承和弘扬。</p> <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有媒体上报道万达集面临严重经济危机,不知对丹寨小镇未来发展将带来哪些负面影响。</p> 苗家乐园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到达西江千户苗寨。它位于贵州凯里市的东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这里,是贵州黔东南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地。</p> <p class="ql-block">据考证,600多年前,苗族的一个分支西氏族迁徙到这里,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 西江地名的“西”指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西江苗族在这方天地里辛勤耕耘,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他们舍不得占用耕地兴建住宅,便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吊脚楼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一个房架称一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在堂屋外侧还建有样式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变化顺势而建,最终发展成蔚为壮观的建筑群,并形成了浓郁的耕读文化,延续发展了自己的宗教和传统。由于交通的闭塞和大山的隔绝,也使这里成为世外桃源 。</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西门进入古寨,踏入西江千户苗寨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苗族世界。白水河穿苗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恢宏,形成了其独特的背靠青山、脚踏玉带、一水环流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沿着弯曲的青石铺就的小路一直往上走,一座座吊脚楼整个房屋架式,不用一钉一铆,除少数木楼盖杉木皮外,全是盖着一色青瓦。椽皮瓦底托枋涂上白灰,脊梁顶用瓦块饰以"龙脊"图案,脊梁中部饰以"龙宝",两头翘角对称,远看有似一只雄鹰欲飞。如此的苗寨建筑,被称为中国山区民房建筑之顶尖的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苗家美女……这银饰看起来可是不轻呢,在节日上她们会戴制作精美的银花冠,有的地方在花冠上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苗族人认为银饰是避邪的神物,可以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为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村寨附近的山谷上建有6座风雨桥,古时候是给远行的商客们提供避雨以及歇脚的地方。如今的风雨桥已经成了苗寨极具特色的一处风景。村寨屋舍错落有致,沿坡而上,其中绿树掩映,山色空蒙,气候格外湿润。耸立的吊脚楼,记录了苗族古老而独特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老旧的作坊、古式的工具、用于祭祀的动物头骨,仿佛一次时空穿越之旅。</p> <p class="ql-block">踏着石板小道,穿过每户人家的门前,迎面走来的姑娘身穿民族特色的装饰,戴着银器制作而成的帽子、项圈和银锁,非常精致,色彩绚丽,绣有民俗图案的长裙,格外动人。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门前的竹凳上,穿针引线,绘制手中的衣衫,一旁的大爷抽着水烟,多么祥和的一幅生活画卷。富有民族特色的商店,一间连着一间,沿着街道依次排开,这可是游人最留恋的地方。各种古老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花灯初上,白河两岸,游人如织,风雨桥上,游人穿戴苗族服饰留影。</p> <p class="ql-block">苗族人十分热情,他们特别喜欢用长桌餐来款待客人。每当中午,屋内细长的木桌上摆满各色菜肴,香味扑鼻。开饭之前,苗族姑娘总会清唱几句歌谣,并会为远来的客人敬上美酒。古寨经常上演节目,姑娘们翩翩起舞演绎苗族舞蹈,伴着悠扬的歌声和欢快的鼓声,气氛更加活跃,博得台下一片掌声。此外,众多身怀绝技的演员也纷纷闪亮登场,亮出绝活,一阵阵的叫好声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苗家特有的“长桌宴”,每人一个红鸡蛋,祝福每一位客人鸿运当头……少不了的一道程序“高山流水”,就是劝酒啦,通常由一个姑娘双手端上一碗米酒递到客人嘴边,客人不能用手触碰酒碗,由苗家姑娘喂着喝。</p> <p class="ql-block">歌声中,结束西江苗寨之旅,谈不上惊艳,但也记录了太多美好……</p> <p class="ql-block">如果问我, 西江苗寨的标签是什么?我也许会这样回答:这里有特色鲜明的民居建筑;这里有多彩的服饰文化;这里有万家灯火,汇成了灯的海洋;这里的居民热情好客;这里可以尽情喝酒吃肉唱歌……</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2017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随着西江的发展,伴随着苗寨的开发,这里还能不能远离城市的喧嚣,能不能独守自己的一份安静,这真的是个问题。发展中,这里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网络上对西江千户苗寨褒贬不一,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关于商业化,无数人在指责:过度的开发让她失去了原有的宁静,取而代之的是喧嚣繁华!每一个走进千户苗寨的人,都渴望见到原汁原味的古苗寨生活,渴望在民风淳朴的村寨里享受远离尘世的宁静,却发现自己的期望值都被商业街上挨家挨户的酒吧打破,被故作姿态的民俗表演毁掉,被景区来来往往的电瓶车碾碎,于是,人们的期待变成了失望,赞美变成了责难,一时之间,人人都化身为对传统民俗的守护神,义正词严去抨击现代文明对苗寨的吞噬,似乎都忘了这一切的商业化进程是拜谁所赐……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供给,打破了西江宁静的,不正是我们这些渴望原生态的心吗?</p> 寨民堡垒 <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一场雷阵雨,“惊跑”了不少游客。清晨早起,隔着晨雾俯瞰西江苗寨,起伏绵延的大山郁郁葱葱,云层低压,一点点慢慢地穿行在绿色的林木之中。满山坡的房屋密密地拥在一起,风吹云动的时候,屋舍也仿佛跟着起游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本次旅行的最后一天,从西江千户苗寨出发,途经贵阳青岩古镇,晚餐后坐机回温。</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个由多民族汇聚而成的村落。青岩镇始建于明朝初年,并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村镇,而是当时为了巩固边防、传达军情而在此建立了驿站,随后发展成集镇,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军事古镇。青岩镇因四周被青山环绕,故取名“青岩”。</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都有个古镇(古村落)情结,不管是热门的还是冷门的,热门的古镇拥有繁华的元素,冷门的古镇则带有不被商业所污染的原始痕迹。我撰写的多篇古镇(村落)游记获得美篇“精选”。</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个古镇, 可以看到很多历史残留下来的建筑,仿佛就可以触摸到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青岩镇从古驿站发展而来,600多年的历史赋予了它深厚且丰富的人文景观。在古镇纵横交错的街道上,民居、寺庙、阁楼、戏台、牌坊紧密排列,每一处都蕴含着历史的印记和青岩人的智慧。青岩镇文化气息浓厚,而且还有着无限的神韵,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使人常常流连忘返。因为电影《寻枪》,古镇开始变得家喻户晓,诗人周渔璜、状元赵以炯等古人的名字又一次重新被人们提起。</p> <p class="ql-block">古镇四周的山脉绵延起伏,虽然阻挡了人们出行的道路,但是却成就了青岩镇多样的建造布局,使古镇风貌得以保存至今。在古镇中,上百处明清时期的文物遗迹依旧完好,让人叹为观止。它们有的简约大气,有的小巧精美,各具特色,形象鲜明。</p> <p class="ql-block">与其他的古镇村寨不同的是,青岩镇最具特色的建筑是石筑的堡垒,有“寨民堡垒”之称。如今的古堡残败不堪,乱石成堆,古时的这里却是抵御强敌的坚固屏障。</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墙进入古镇,从平铺的大青石台阶上依稀可见旧时以石块铺成的驿道,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高大恢宏的古建筑群落之间纵横阡陌大街小巷,每家每户房屋都用石板垒砌,层层叠叠,如同一本本古书。</p> <p class="ql-block">在打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上徜徉,欣赏那些经过数百年风霜之后依然存留的石木院落,那斑驳的刻满岁月沧桑的木门,以及木楼上的雕刻,青色的石板房、青色的石城墙、青色的石牌坊,处处透露出古朴而庄重的气息,无不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百年过去了,这座古镇迎来送往了那么多人,却也保留着最后的历史遗迹,静静守候,等待。</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就像一位曾经驰骋疆场的勇士,几番浴血沙场保家卫国,如今剩下沧桑的驻守与停留,那些灰白的高墙、高耸的城楼,繁华依旧的老街,便是英雄迟暮的佐证。</p> <p class="ql-block">六天的疗休养很快就过去了。贵州省是一个让人激动的地方!贵州的山,层峦叠嶂,峰耸岭峻,气势磅礴。贵州的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她以其独特韵味存在着——贫瘠而不荒凉,简洁而不单调——虽无宏伟的气势,却不乏生动的灵性。</p> <p class="ql-block">人生总是在不断的行走,这一路上,有花开的馨香,有草木的深情,有阳光的沐浴,有雨露的恩泽,有陌生人的热情,有久违的感动。这一切,都是岁月里的诗,都是流年的画。每一段流转的光阴,都在记忆里铭刻,美丽了年轮,丰厚了底蕴,壮美了人生。用足迹丈量祖国大地,游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亲临其境,去感受绚丽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经历就是成长,经历就是收获。</p> <p class="ql-block">每到一座城市远行,都是与内心最真实的自己一次交谈,有时候会在想,趁着还年轻,还有一颗未老的心,一定要多去行走,当通过行走,积累了足够的阅历后,你一定会了解大千世界,有无限可能,同时,你也会懂得生活有时来之不易,所以,你一定会拼了命的让生活屈服于你..….再远的距离总有到达的一天,再长的旅程,也有结束的那天;相信远行时候的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