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之际见真情

孙遂义

<p class="ql-block">出院一星期的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病情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春节过后的3月12日,在观察了几天小便总是发黄的情况下,与老伴一起来到医院问诊胡殿亮医师。提出想做个尿检,看看小便发黄的原因。胡医师说:“没必要,因为尿检只是证明一下尿黄,说明不了什么。依我看你应该是肝胆上的问题。给你开两个单子,一个肝功能采血化验,一个肝功能彩超,然后看看情况再说”。我们依言照办。看完彩超报告单,胡医师说:“有点麻烦。彩超报告单显示,你是胆管扩堵,属于肝病外科,需要做手术”。随后,取来了肝功能采血报告单,各项不利指标都在飙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住院南阳中心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月12日午饭后,我们赶紧乘车赶到了南阳市区,3月13日,在熟人的引领下,住进了南阳地区技术含量最高的南阳中心医院胆道病区,周建副主任医师被指定为我的主管医生。在最初的几天里,周医生连续给我开出了一系列的检查项目,如:血常规采血化验,大小便检验,彩超、CT 、核磁共振等等,等等。每天都是排队、预约、等候。医院比较大,走到哪里都是象赶大集一样,人特别的多,让人烦不胜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针对一系列的检测报告,以周建医生为主导的专家小组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并与我们病人家属进行了勾通协商。刚好入院时医生发现我为预防血栓形成而长期服用过“拜阿司匹林”,需要10天时间消失功效,否则 ,对手术不利,容易渗血。因此,决定3月23日进行开胸手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思想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面对专家小组制定的手术方案,当时感觉手术不小,尤其听说不只是胆囊结石问题,还有一个不明物体的存在,良莠不明,感到思想上有一些压力。但事到临头,也只能坦然面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随后自己想想 ,已经70多岁的人了,自己这辈子走南闯北,自身价值也发挥的差不多了,自我感觉就是一旦有个不测,也没有什么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十多年的军人生活 练就了一身钢毅的性格,遇事敢于直接面对 ,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甚至视死如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现在国家科技发展迅速,南阳中心医院又是南阳技术含量最高的医院 ,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实力雄厚。因此,应该相信科技 ,相信医院,相信医生专家的真正实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为了我能闯过手术大关和后期治疗 ,家庭成员都卯足了劲,组成了最强的护理团队,为我保驾护航,也增强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手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月23日上午8点,我跟随手术室医护人员来到手术室门前,与家人们挥手告别,只给姑娘说了一句话,若我有事,替我照顾好你妈,随后气昂昂走进了手术室。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坦然地躺在了手术台上。医护人员经过一番忙乎 ,我就不知不觉的失去了一切意识,成了案板上的肉,任人摆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后听说,专家小组进行了开胸术,摘除灌满结石的胆囊和一个还没有形成的瘤子(切片检测良性),还处理掉了肝叶上的两个小结节。手术非常成功,历时5个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手术后的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3月23日中午1点,我被从手术室内推出回到病房。在我被一骨碌移动到病床上的一瞬间,有了一些意识。感到刀口部位登峰造极的疼,疼的呼叫连天。听到医生交代护士,马上打两支止疼针。随后虽有好转,但浑身的难受、疼痛还是让我呻吟不断。身上不但缝有10多针的刀口,还有插入的胃管、尿管,肚子右侧并排还有三个引流管。躺在床上一下也不能挪动,连续输液每天差不多将近11个小时。不让喝水,不让吃饭 ,真是苦不堪言。特别是有时间有痰了咳嗽一声,刀口就会撕心裂肺的疼,还不能把痰咳出。为了怕疼,咳嗽前,脖子伸的好长,倒哈气为咳嗽做前奏。若咳嗽出来了是一个猛烈的阵疼,若咳嗽不出来继续倒噎气,等待那下定决心后的猛然一咳,难受至极。孩子们一旁急得团团转,也是束手无策。手术后第二天,拔掉了尿管,可以喝一点点水润润嘴唇,但不能咽要吐出来。第四天好像拔掉了胃管,可以少量的喝点水。饭还是不能吃,依靠每天输一大袋子营养液维持。到了第七天,可以少量的吃点流食。第九天停止营养液的输入,完全可以以饭食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受限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在进入手术后的第九天到拆线出院,应该属于后期治疗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治疗是一天比一天好,首先逐渐去掉了腹部右侧的两个引流管,只保留了一个,每天的输液由7袋(瓶)减少为三袋(瓶),每天在病区走廊里活动两圈。天天的体温测量,血压测量,血糖测试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一点也不闲着。早八点主治医生带领的治疗小组查房准确无误,护士长、主管护士带领的一帮美女护士也是天天前来问寒问暖。四月十一号,抽掉了最后一根引流管。因血象较高(炎症大),引发了三十九度二的高烧,周医生赶紧指示护士开始每天上午和下午两瓶头孢的输液,控制住了高烧,慢慢转入了正常。四月十七号,在输完最后三瓶药水之后的下午三点多,我们办理完出院手续,愉快的离开了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历时35天,也算是鬼门关前走了一回,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我的主管医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刚刚入住病房的时候,偶然间在电梯里碰到了原来小学老师李金梅夫妇。下午他们来到我的病房看到我的主管医生是周建,她说:“我曾经在这里住院摘除了胆囊(微创),就是周医生做的手术和主管医生。人好的没啥说,我非常感激他”。当时我还没有与周医生直接见面(都是姑娘与他对接),但是感到能遇上这么好的医生是自己的福气。在手术时,因为全麻不曾相见。在后期的治疗中,基本上是一天几次见面,问寒问暖,详细了解病情发展,制定和发出相应的治疗措施,非常及时。周医生年龄不大,业务精湛,话语不多,办事干净利落,对病员关心备至。虽然有时间对病员提出的疑问解释不到位,但下达的治疗指令都是及时到位的,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总之,周医生是一个技术全面、待人热心的好医生,也是我的幸运之神。谢谢啦,以周医生为代表的胆道科全体医生、护士们,你们辛苦啦,为你们点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手术后一个礼拜左右,我在病房里与老伴、孩子们闲聊时感慨地说,通过这次手术,我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有个家真幸福。老伴说,那你平时就没有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幸福?我说,平时感觉到的家庭温暖幸福与这次的不一样。这次的感觉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升,是刻骨铭心的。特别是这次手术,在我各个方面都是无能为力一筹莫展的时候,全家人上下齐努力,不分黑夜白天围在我的病床前,尽心尽力的照顾我,服侍我,就连我的外孙女在大学图书馆学习时,等到中午12点还没有听到我出手术室的消息,急得两眼泪汪汪,不知所措,使我特别的感动。真真的感受到有一个家真好,一辈子为这个家的付出也非常的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家庭护理团队的组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家庭成员的护理,有以下几个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老伴统筹运作,在保证后勤支持的前提下,指导孩子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后期还亲临病房端茶倒水,擦身喂饭,给予了无微不至关心照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出力最大的是闺女,为了我,丢下了一切。与医院医生护士联系的是她、挤电梯买饭打饭的是她、带着我排队或预约检查的是她、每天守在病房对我伺候上伺候下的是她、在我有时间情绪不好挨训受委屈的还是她,甚至为了老爹不顾感冒高烧,还坚持边吃药边守护在病房,真是“小棉袄”发挥到了极致。有时间看着闺女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来到病房,我真的是心疼了又心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儿子在我做手术的前一天,在儿媳妇的鼎力支持下,从几千里之外的海南飞了回来,参加了我手术后第一个星期最艰难的服侍期,每天24小时守护在病房,随叫随到,端茶递水,尽心尽力。特别是儿子这次回来,能够趴在我耳边说一些悄悄话,谈一些人生哲理,教子爱女等等,感觉感情味比以前浓多了,也越来越成熟了,使我无限欣慰。由于他们海南事业忙碌,在我稍有好转的第九天,又飞了回去。但是不放心,天天视频电话,儿子、儿媳妇、孙女、孙子轮番问寒问暖,并给了满满的祝福,使我感动至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女婿是中学老师,刚好我手术是星期六,连续三天(请了一天假)都在病房守候,在后期的治疗中,只要是星期天,都要不辞辛苦赶过来在病房守护,买饭盛饭,倒水端水,脱衣穿衣,替换女儿与老伴晚上回家歇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几点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这次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我想了很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首先想到的是,我这是有儿有女的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感觉护理的力量勉强够用,略感不足。若是独生子女就够呛了,说不定要请护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其次,若依靠护工来照顾病人,能指望得住吗?护工是奔钱来的,能做到尽心尽力吗?我感觉应该打个问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现在社会上听说有不少独身主义者,或结婚不要孩子者。我在想,若这部分人老了怎么办,若有个天灾人祸怎么办,若有象我这样的手术以后谁来陪床护理,真是不可想象。很可能是苦不堪言,因为他(她)忘掉了老祖宗的古训:“养儿(女)防老”,唉!</span></p> <p class="ql-block">我的主管主治医师周建</p> <p class="ql-block">我的输液清单之一</p> <p class="ql-block">病区走廊</p> <p class="ql-block">我的病床(独立间)</p> <p class="ql-block">即将出院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