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郭亮村历史典故:</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危险的乡村,河南辉县郭亮村,村民居住在太行山深处的绝壁上,二百米垂直绝壁上的郭亮村,600年来,就靠720个台阶《天梯》登攀。这日堑之村仅与陵川的锡崖沟相距不到十公里路。现在,郭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海拔1700米,有83户人家,人口329人。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风景优美,以奇绝山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p><p class="ql-block">《郭亮村历史典故》:</p><p class="ql-block">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盘剥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农民的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抗争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着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当时封建王朝慌了手脚,频频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以后,就采纳了封官许愿的方法加以利诱,当时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投诚了官府,被封为“平西大将军”,带领官兵前来镇压。因众寡悬殊,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后因周军围困,粮草隔断,郭亮情急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山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昼夜不断。在这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后用绳子系住绝壁,安全转移到一个自然村(今天的“会逃站”)。这个绝壁上的山村,人们为纪念郭亮,在建村时将村名取为《郭亮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人多姓郭。申氏家族元代末期在南京当官,明初朱元璋冲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力,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全族几百口人砸掉大铁锅,一户分一块铁锅,各奔东西,希望来羊拼回原,全族团泵,故称《大锅申》。当年一小部分申族人进入河南,躲进太行山中隐居于郭亮村。整个郭亮,只有申明富一人于60年从军后离开了郭亮村。每逢夏天村民总要遇到山洪、滑坡的侵袭,房子塌毁。但过后村民又痴心地垒起“新家”,死守在这里,吸取着祖辈的先训随和生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与申明信的第三个媳妇、“明苑楼民宿”老板娘王金莲合影,她的父亲就是设计挂壁公路、开凿郭亮洞的王怀堂。</span></p> <p class="ql-block">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出大山,13位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置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情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的凿2万6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米的石洞~《郭亮洞》和郭亮挂壁公路,于1973年5月1日通车。</p><p class="ql-block">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企业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p><p class="ql-block">郭亮村最大的奇观是“横穿太行山脉的绝壁长廊→郭亮洞,这是走进郭亮村的必经之路。海拔1700米的高度,自有绝对的气概。望而却步,令人眩晕的参观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亮村人民愚公移山精神感动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午坐观光车游览郭亮村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饭后散步去郭亮村对面岸上人家,在观景台看山崖对面郭亮洞的夜晚。</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下山出洞时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