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家姓一一411 司马姓

颜子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司马姓</b></p><p class="ql-block">司马(sī mǎ):西晋、东晋国姓,为中国汉族传统复姓之一。</p><p class="ql-block">源于程姓,程伯休父为得姓始祖;以官职为姓,西周始置,司马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一十位。</p><p class="ql-block">司马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司马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p> <p class="ql-block">姓氏起源</p><p class="ql-block">渊源一</p><p class="ql-block">源于程姓,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上古时有人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周宣王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后来程伯休父克平了许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春秋宋国,楚国,晋国,各国都有司马,以司马为姓。在程伯休父的后裔子孙中,一部分“以官为氏”而称司马氏,一部分“以国为氏”而称程氏。程伯休父娶安定胡开国之女,生二子:长子仲庚、次子仲辛。仲庚后来继任其父大司马之职,其后裔子孙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马氏,为司马氏始祖;仲辛则承袭安定侯,其族人移居太原,仍称程氏。</p><p class="ql-block">该支司马氏与程氏是同宗同源,有两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了。该支风姓司马氏族人皆尊奉程伯休父为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渊源二</p><p class="ql-block">源于陈姓、田姓,出自春秋时期司马穰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源流三</p><p class="ql-block">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司马子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子反,名熊侧,即楚公子侧,是春秋时期楚共王熊审执政时期(公元前590~前560年在位)的楚国上卿,官为大司马,执掌楚国军队,曾多次为楚国建立功勋,是楚共王属下的重臣。 在司马子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世代相传。另外,楚国的司马期思县公、司马子西、司马子良、右司马公子申、司马子庚、大司马冯,右司马公子櫜师,左司马公子成、司马公子齮、司马蒍掩(薳掩)、司马公子弃疾、司马公子卯、大司马公子燮、司马薳越、左司马沈尹、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左司马公子眅、左司马沈尹戌等等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亦世代相传。</p><p class="ql-block">该支司马氏与芈姓、熊氏是同宗同源,也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该支芈姓司马氏族人大多尊奉司马子反(熊侧、公子侧)为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源流四</p><p class="ql-block">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司马韩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韩厥,谥号献,史称韩献子,是春秋时期晋国韩氏家族的第五代领袖。韩厥是韩子舆的儿子,他早年丧父,由晋国上卿赵盾抚养长大,后被赵盾推荐为晋军的大司马,是春秋时期晋国政治舞台上极其重要的人物。在韩献子逝世后,他的儿子韩宣子韩起继位,培植起了一个庞大的韩氏家族,为日后与赵氏家族、魏氏家族联手进行“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在韩献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世代相传。另外,晋国的司马魏绛、中军司马张老、中军司马张君臣、司马女叔侯、司马羊舌鲋、司马叔游、司马弥牟等等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亦世代相传。</p><p class="ql-block">该支司马氏与韩氏是同宗同源,也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该支姬姓司马氏族人皆尊奉韩献子(韩厥、韩献)为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源流五</p><p class="ql-block">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孔父嘉,公元前?~前710年,著名春秋初期宋国大夫,名子嘉,字孔父。是孔子的六世祖,官为大司马。</p><p class="ql-block">周平王姬宜臼四十二年(宋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29年),宋宣公将死,让位于其弟子和,是为宋穆公。宋穆公在位九年将死,嘱咐大夫孔父嘉以君位还给宋宣公的太子与夷,并遣其子子冯出居于郑国。孔父嘉受嘱,在周桓王姬林元年(公元前719年)拥立子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宋殇公继位后,拜孔父嘉为大司马,执掌宋国兵马。</p><p class="ql-block">宋殇公在位十年(公元前719~前710年),宋国就与周边其他诸侯国鏖战了十一次,民不堪命。当时的宋国太宰华督见子嘉的妻子“美而艳”,色心大壮,要谋夺其妻,遂借安宁人民为名,挑唆民众将“战争祸魁”孔父嘉杀死,由此夺取其妻。宋殇公得知此事后大怒,华督又干脆杀了宋殇公,驱逐孔父嘉一族出境,迎宋穆公之子公子冯于郑,是为宋庄公。孔父嘉一族被华督驱逐出宋国后,族人四散于各诸侯国,其中有一支逃至鲁国,在(公元前551年)农历8月27日诞生了至圣先师孔子,鲁国由此儒风大盛,士子们皆趋之若鹜,这倒是华督怎么也预料不到的。在孔父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世代相传。另外,宋国的司马子鱼、司马乐豫、大司马公子卬、左司马子朱、司马华孙、司马华耦、司马荡虺、司马子伯、司马荡泽、司马老佐、少司马华貙、大司马公孙忌、司马子仲、右司马子国、司马向戌等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皆称司马氏,亦世代相传。</p><p class="ql-block">子姓司马氏与孔氏是同宗同源,也有两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了。该支子姓司马氏族人皆尊奉孔父嘉(子嘉)为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渊源六</p><p class="ql-block">源于改姓</p><p class="ql-block">⑴.属于因故改姓为氏。许穆之、郝惔之、程道养三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流民首领。据史书记载:许穆之、郝惔之、程道养,他们的后代中有人因故改为司马氏。</p><p class="ql-block">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初,许穆之、郝惔之、程道养三人率部民投靠仇池国武都王杨难当,并改姓为司马氏。当时许穆之改姓名为司马飞龙,郝惔之则改姓名为司马康之,皆讹称是晋室近戚。不久,郝惔之即为仇人所杀,而许穆之则在南朝宋嘉元九年(公元432年)脱离武都王,在四川地区领导了著名的益州农民大起义,但很快即兵败被杀。在许穆之牺牲之后,其部下赵广、程道养等继续以司马飞龙的名义坚持起义斗争,起义军最盛时兵力达十万之众,一直延续了五年之久,方被南朝宋政权镇压下去,因此世人一度曾以为许穆之是在南朝宋嘉元十四年(公元437年)才死的。</p><p class="ql-block">在许穆之(司马飞龙)、郝惔之(司马康之)、程道养(司马飞龙)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部下中,皆以先祖所改之氏称司马氏。该支司马氏族人皆尊奉司马飞龙(许穆之)、程道养为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⑵.出自东晋王朝大司马王导,属于避难改姓为氏。王导,公元276~339年,字茂弘,琅砑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出身名门望族。王导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一个非常老练的政治家,也是东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当时晋元帝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室中又是疏属,之所以能够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晋元帝因此把王导比做自己的“萧何”,极为倚重。东晋王朝在长江流域建立汉族政权以后,经济和文化也迅速发展起来。王导主政期间,“绥抚新旧,维系伦纪,义固君臣,清静为政”,多次制止了王氏家族拥权夺位的企图,积极发展江南经济、调和南北士族矛盾,使东晋王朝迅速稳定。</p><p class="ql-block">东晋咸康五年(公元339年),王导病逝,终年六十四岁。王导、庾亮相继死后,朝野忧惧。东晋朝廷以陆玩拜司空。当时陆玩再三辞谢,他叹息着对宾客们说:“以我为三公,是天下没有人材了!”时人认为这是明智的看法。当时,东晋王朝的确又遇到一次危机,那就是桓温的篡夺事件,但由于王、谢两大士族的抵制,桓温的野心未能实现。桓温死后,谢安出面执掌朝政,起用桓温的弟弟桓冲做荆州刺史,与谢安同心保护帝室。从此东晋王朝出现前所未有的和睦景象,这是和谢安完全继承王导力求各大族势力平衡的“镇之以和静”的作法分不开的,也说明王导保持东晋偏安的政治措施的积极影响作用。</p><p class="ql-block">在王导的后裔子孙中,后有避难改姓者,以先祖官职称谓以及晋王朝国姓为姓氏,称司马氏,世代相传。该支王氏司马氏族人皆尊奉王导为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姓氏始祖</p><p class="ql-block">1.程伯休父(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追源溯流,司马氏的得姓始祖是周宣王执政时期官拜司马(管辖军政和征战的官职)的程伯休父,因他屡次征战有功,而被赐姓为司马,其后世子孙即“以官为氏”而姓了司马。程伯休父是殷、周朝时期一个诸侯,是上古颛顼帝之后祝融氏重黎的子孙所传。程伯休父的子孙,一部分“以官为氏”而姓了司马;一部分依照惯例“以国为氏”而姓程。因此司马氏系出程氏,和程氏同宗共祖。司马氏的得姓,大约在两千七百余年前。司马氏后人奉程伯休父为司马氏的得姓始祖。周宣王时,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程伯休父克平许方,立下大功,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後遂成司马氏。</p><p class="ql-block">2.司马碧潭:原籍浙江山阴,明初仕宦於潭州,命三子分居三湘。始迁湘阴祖为碧潭长子化龙,生於元至正间,卒於明洪武间,初居湘阴六塘铺,旋徙居金溪山。始祖碧潭公,号月川,明洪武年间自浙江绍兴府山阴县长乐乡为潭州提学,生子三,次子成龙居湘潭;季子如龙居湘乡;长子化龙公则居湘阴环萃洲,传至宏、宁、宣、实、宇、富、宽、完衍为八房,环居湘水间数十里而遥,惟实公房迁徙不一,近而长、平、潭,远而桃源、石门。是为迁湖南始祖。</p><p class="ql-block">3.孔父嘉。</p> <p class="ql-block">姓氏成就</p><p class="ql-block">司马氏统一中国:晋朝统一是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重要事件之一,司马氏作为著姓,不是大姓,人数相对不多的条件下,能领导统一中国,是古代宗法环境中的必然结果。司马氏在三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或者有密切的宗法关系,因此在三国都是受到统治阶级和百姓拥护。司马氏在曹魏政权的影响力起源于司马氏与曹氏早期亲密的关系,曹操本人就是司马防荐举出仕,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等八兄弟都是任职曹魏,同族司马芝、司马琏等也是曹魏大臣。尤其是司马懿一家为维护曹魏政权、守土开疆作出重要贡献。在蜀汉政权和刘氏中,司马氏同样受到尊崇,东汉末司马直是名臣,他廉洁爱民,连皇帝都敬重。蜀汉的建立者刘备与著名的司马徽亲近,在当时只有司马徽器重寄人篱下、势力单微的刘备,把自己最著名的学生诸葛亮、庞统荐举给刘备,其他的学生徐庶、向朗、尹默等也曾在蜀汉集团中任职,曹魏司马氏集团重要成员裴潜的弟弟也在蜀国任职,因此司马氏在蜀汉也有巨大影响。在东吴政权中,春秋时代陈田氏著名将领穰苴改姓司马氏,在春秋末期,陈田氏的后人中有改姓孙,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就是司马穰苴的同族,与曹魏司马氏在宗法上是关系最密切的,司马懿、司马孚是最积极主张孙曹联盟,司马昭又能释放吴国战俘,与孙皓停战,主持南北议和。在三国时代司马氏的同族程氏、马氏也都是发挥了重要影响,对司马氏统一中国也发挥了作用。其中在曹魏政权中,程昱是著名大臣,功劳显赫;在东吴政权中,程普也是重要功臣;蜀汉中马超、马良是重臣。在宗法上与当时著名人物都有密切的亲戚关系。即使当时与司马氏敌对的诸葛亮等人的后代都受到司马氏优待,诸葛亮曾与司马懿通信,他的孙子在晋朝任江州刺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