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竹林

若愚

<p class="ql-block">文/若愚</p><p class="ql-block">图/若愚</p><p class="ql-block"> 新竹未发,旧竹老去,小区内的竹林早已了无生机,让人惨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  刚入住时,小区里就种下了几片竹林,在我们这北方的小县城,能有这么多竹子的小区,也就是我们一家了,记得苏东坡曾经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居有竹,这样高雅的环境,小区做到了!我们也很为有这样的环境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竹林种下的第三年春天,雨后春笋便茁壮而生,随后见到的便是青翠欲滴的鲜艳绿竹,生机勃勃振奋人心,给人以视觉的享受,给人以精神的愉悦,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此后数年,每当谷雨之前,我都会到竹林里一遍一遍地拍春笋绿竹,朝见晨露挂笋尖,暮看红霞挂翠竹,晚上,还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写竹子,几年下来,所写关于竹的诗文不下百篇,就如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样,我已是“相看两不厌,只有竹满眼”了。</p> <p class="ql-block">  两年前,我却突然不再写小区竹子了,不是因为我写烦了,写厌了,是因为我实在没办法再写了,没有了意境,没有了美好,也就没有了写的心情,即便有心情,也没有可写之处了。</p> <p class="ql-block">  由于管理团队的更换,所谓的管理,早已形同虚设,此后每年的晚春,当新笋萌发的时候,竹林里便多了一个群体——摸笋人。</p><p class="ql-block"> 从起初仅小区里的人,到后来小区外的人也加入,队伍在不断扩大,从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到理所当然明目张胆,现在已是一天扫荡数次,遍林翻找,绝不会放过一个幼笋了。</p><p class="ql-block"> 小区的竹林,终于到了只见旧竹枯,再无新竹生的绝境。</p> <p class="ql-block">  你不能说管理者不负责,罚款的牌子就写在竹林旁边,可大家都知道,这根本没有法律效力,也起不到警示作用,却似乎在告诉人们:竹笋是可以吃的,也是有人在挖的,你挖不挖那是你的事。</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只能从旧文章和老照片里,咀嚼曾经的竹林美景了,我不知道这没有新竹生的旧竹林,还算不算居有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还能见到原来欣欣向荣的景象,更不知道我是否还有机会不厌其烦地写竹子。苏东坡只知道居无竹让人焦虑,却不知道无新竹更让人压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