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涧兰</p><p class="ql-block">[编辑]涧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81998</p> <p class="ql-block"> 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读书日,朋友圈里有很多人介绍好书与宣传阅读诸多好处。五十好几的人每次走进新华书店,看着舒适阅读区,总是感叹现在孩子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孩提时,《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时时陪伴着我,《365夜》上下集被翻来覆去地翻看,书角卷了,小心翼翼弄平,用大箱子压实。当时家里有一两箱小人书的小伙伴,绝对是我们眼里的富人。用换书方式或套近手去小伙伴家去看书是件开心的事儿。寒暑假,求着父母向管理学校图书馆(几个书架子的教室)老师借钥匙,天天一个人呆在里面翻阅也觉得乐趣无穷!实在无书阅读,行医外公留的舌相书也能被一知半解看着。母亲曾因为我痴迷看书,吃饭叫唤N次合不了卷而误饭点显得无奈又担心(担心近视)。</p><p class="ql-block"> 那时父母在硖门小学任教,偶坐颠簸十八湾山路(费时两个多小时)的汽车到城关,晕三倒四,吐到胆汁出来,但最最要紧的事是必须带我去新华书店。</p><p class="ql-block"> 中学毕业考入师范,一下子喜欢上福安师范的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和藏有一排排分类清楚的图书馆。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书,真希望一下子看完它们,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有闲暇时间就去阅读室。以至于现在的我后悔青春期没把时间投点到体育场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目十行,有时一天</span>两三本的的速度。言情小说在八几年十分流行,言情、传记、小说、散文、诗歌统统涉猎了一番。(当时一周一人只能借两本,所以经常性借他人的借书证)<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整三年,摘录了三本厚厚的笔记本。</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九零年参加工作,在秦屿二小任教,因为有收入了,订了很多报刊杂志,《健之美》、《知音》、《大众健康》、《演讲与口才》……乡镇没有多少书,把目光投向四中这个学府,经常向四中老师借书或者请他们帮忙借书。每每梦想着能去新华书店工作多好呀!因为父母在硖门任教,我在秦屿教书,生活起居对于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孩来说比较艰难(但当时也未知然),经常性感冒,九几年医生有上家行医的习惯,有位医生看见我床里侧两排书,竟认定我是个好媳妇,如果我能成为他家儿媳,那将是幸事。前几年遇见他,他还开玩笑说起这事。</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结婚生子,怀孕期、育儿期也时时买书,以至于先生说我是本本主义。他哪知其中的乐趣?书是一位不说话的朋友,他从未离开我,从未嫌弃我 ,耐心与我近距离交流,疏导我,引领我……先生每带我到一处旅游,也总能耐心陪我到当地新华书店逛逛。</p> <p class="ql-block"> 中年时期,对教研、为人处事、演讲、营养类书籍感兴趣。阅读后,有时想,为人处事不尊从本心也无益也。渐渐地,小说,处事类书籍已较少涉猎。这个时期,工作与家务占据了我大量时间,阅读有所减少。</p> <p class="ql-block"> 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突然对心理学、中医学、佛学、命理学大感兴趣,工作间隙阅读之(喜欢纸质的,可以在上面勾勾划划)偶遇佳书,欣喜若狂。以至于,谁借了书不还,会被念叨许久……</p><p class="ql-block"> 书,是我一生的挚友!永远爱你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