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4月24日,初中组一行20位老师来到南京致远中学,受到何君青副校长的热情接待。本组跟岗分别安排了专家讲座、学员观课、学员上课、学员说课、学科组议课等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丛一冰校长、何君青副校长、青年教师代表王进老师、教研处鲍静主任、分别作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好的学习是保持思考—教师教课研工作畅谈》 《听风追光—谈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春雨足,染就 一溪新绿—教师队伍建设介绍》。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丛校长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布局、校训的含义以及学校的发展史,带我们领略了致远初级中学的成长历程。紧接着,丛校长从“我们理解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追求”“我们的教育实践”三方面详细讲解了致远初级中学师生的共同追求。尤其在“我们的教育实践”部分,丛校长以“物态文化蕴含教育期待”“管理机制激活师生潜能”“学校课程聚力学生成长”“教学研究聚焦质量提升”“队伍建设着眼建设发展”“立德树人着力使命担当”六点分享了致远初级中学的教育实践,指引我们的教育之路走得更长更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何君青校长的《最好的学习是保持思考—教师教科研工作畅谈》讲座令人备受鼓舞。何校长结合自身的教科研经历告诉大家思考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进行教科研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关键是要将其变成行动自觉。何校长还从多角度分析了教科研素材的来源,要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他强调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意皆素材,善于反思和总结,一定会有收获。这让我们明白,教科研并非遥不可及,保持思考,不断探索,勤于反思,才能不断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榜样精神的引领下,相信大家在今后的教科研道路上会不断前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鲍静主任以如此诗意的名字向我们呈现了南京致远初中的教师队伍介绍。一个“润”字,唤醒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激发了老师们的专业兴趣,成就了老师们的一次次精彩。她从“润·无声”、“自在·行”、“日日·新”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教师的生涯规划、专业成长以及大家的共促发展,那鲜活的案例,那全面的分享,那缜密的思维,真正意义上让我们感受到“来致远,慢慢长”这句话的内涵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青年老师的专业成长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关注点。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王进老师在他的《听风·追光——谈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他用饱满的热情,积极追求专业提升。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参与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拓宽视野,增强专业素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反思教学,不断改进。与同事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让我们看到了青年老师的成长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影响学生的未来,为培养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生物等11个学科的成员们依次和致远初中的老师们同课异构,幷开展教学研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语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数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英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物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历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道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生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美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体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音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心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研学心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在致远初级中学的学习中,我深感“教与研并举,知与行合一”的职业道路之魅力。两位数学老师的分享给我一条学习借鉴之路。何校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实践,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还影响了更广泛的教育领域。王进老师则是在不断学习与反思中,实现了自我超越,证明了青年教师通过积极求知、勇于实践能迅速成长。他们的故事激励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怀揣对知识的渴望,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点亮明灯,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书写精彩篇章。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 </span><b style="font-size: 16px;">(曹丹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有幸到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观摩和自身实践同课异构,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位教师都能从独特的视角出发,运用各自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同样的音乐课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态。这不仅锻炼了我们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也让我们明白教学并无定法,关键在于因材施教。作为教师,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享受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span><b style="font-size: 16px;">(淮安市洪泽育才实验学校 周国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我有幸参加了致远中学跟岗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入了解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文化氛围。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专注。同时,我也看到了学生们在优秀教师的引导下,展现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尝试新事物。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感谢致远,感恩有你。</span><b style="font-size: 16px;">(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学校 王悦</b><b>)</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通过跟岗学习我发现南京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研生态非常好,团队意识强,集体备课效率高,在团队带领下青年教师发展很快;另一方面,教师们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通过交流对话寻找切入点,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课堂上老师们大胆放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们也能进行有效合作,而不是流于形式。反观我们的课堂,很多小组讨论都是热闹的表面下学生精神的荒芜。而这里的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见解,同时在群体性评价的实践中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利他的素养得到提升,实现了育人价值。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虽然乡村教师有很多的艰辛与迷茫,但仍然有一群愿意扎根农村的教师陪伴孩子们成长,坚定执着地走好每一步,坚信我们也可以仰望星空、到达诗和远方。</span><b style="font-size: 16px;"> (盐城市大丰区南阳初级中学 张冬霞</b><b>)</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新方式,助力教师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践行大单元教学新策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如何在真实的教育教学中用好新工具新策略,未来成效如何,拭目以待。</span><b style="font-size: 16px;">(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中学 孙海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开始听丛一冰介绍致远初中的情况,我就被吸引住了,在一天的学习中,逐渐揭开这所学校的面纱。丛校长告诉我们,学校要不断激发师生的内在发展需要,何校长说,最好的学习是保持思考,鲍主任说从教师生涯规划、专业成长和共促发展谈了学校的教师培养,而青年教师王进说,听风,追光,遇见更好的自己。一群有意思的人,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职业是生活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美好的生活一定包含美好的职业生活,而美好的职业,一定是能够从中获得价值感、成就感的,这要求我们不断精进自己,变得越来越自信和自如。关系永远是激发持续生长的动力,学校,一个比家大一点的地方,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怎么彼此激发,共同成长;咱们的孩子,咱们共同培养,家校互动怎么达成共识,携手护航,这是我们可以持续思考的话题。<b>(无锡市新吴区泰伯实验中学 华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这次的致远之行,让我感触颇深,丛校长对致远学校校训的介绍,不仅蕴含着她对致远中学明天的美好祝福,更加寄予了她对孩子们前途的殷切期望。遇见更好的自己,才子何君青副校长在教研方面的卓越成效,青年才俊王进老师渐行渐远的成长之路,无不彰显着致远中学的校训,更是为了遇见更好的明天。他们的个人魅力激发着我,暗下决心,也要以此刻为基准点,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研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直在路上,他给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有使命带着自己和孩子们一起上路,去遇见更好的自己!</span><b style="font-size: 16px;">(丹阳市埤城初级中学 尹纯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这次跟岗学习,同课异构的经历,这次聆听何校长和老师的分享让我回忆起对教科研的热情。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坚持和探索,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因此,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需要坚持教科研,在各种教研活动中更多地反思与记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长期性。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付出努力和坚持。在课堂后的研讨和自我反思中,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指令语的使用上,我往往过于简单直接,缺乏启发性和引导性;在对话型课堂的实践中,我对于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还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方法。教学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作为教师,我需更加注重细节和方法的改进,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span><b style="font-size: 16px;">(浦口区永宁学校 许玉梦</b><b>)</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参与致远中学的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就是一群有趣的人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校训“遇见更好的自己”和圆桌会议式教研,激发了教师团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激励师生不断进步。合理利用地域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如“遇见”系列读书节和“行走南京”项目,让我拓宽视野,思考如何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古诗文的同课异构教学让我认识到教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我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这次培训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我将把所学应用到未来的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span><b style="font-size: 16px;">(姜堰区仲院初级中学 陈圣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在南京致远初中的跟岗实习,充实而有意义。同课异构让我领略教学的多样,讲座让我领悟校训的真谛。何校长的经历更让我备受鼓舞,深刻体会到教科研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我将以此为动力,不断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span><b style="font-size: 16px;">(常州市溧阳市平桥初级中学 狄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南京致远中学的跟岗学习让我收益良多。优美的环境,敬业的老师,昂扬的学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幸聆听了葛名威老师的历史课堂,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构思。他善于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不限制学生想象,利用学生手中已有的历史素材来开展教学,丰富课堂内容,从小的方面来切入正题,由浅入深,娓娓道来。这次的学习也明白自己不少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备课环节能更加细心全面,在授课环节能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span><b style="font-size: 16px;">(宿迁市泗阳县爱园初级中学 梁峰</b><b>)</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在致远初中的跟岗学习,是一段充实而又难忘的经历。致远初中的音乐教学氛围浓厚,教师们充满激情和创造力、教学方法多样。通过观摩课堂,我看到了如何将音乐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此外,与同行们的交流和互动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相互学习和借鉴。这种交流让我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这次跟岗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我将把所学所感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音乐教育环境,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绽放光彩。</span><b style="font-size: 16px;">(泰州市里华初级中学 缪超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四月风暖,阳光正好,我们一群人先后到达了南京市致远初中、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进行了跟岗学习交流,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收获却让人意想不到。同课异构,各有千秋,两位英语老师设计精巧,衔接自然,熟练驾驭课堂并成功带领着孩子们深度解析文本,循循善诱,细心点评,及时总结,为以后故事类文本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几场群体性评价的讲座与课堂精彩纷呈,让大家眼前一亮,听那幽默风趣的言语,瞧那生动鲜活的例子,让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深知群体性评价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更让我们知晓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去正确开展群体性评价,又如何去助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研”途很美,收获满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定会学以致用,努力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span><b style="font-size: 16px;">(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中 徐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本次的致远之行让我收获很多,首先听了两位老师对于分式的单元复习课,他们在问题设计以及追问方面有很多的思考,同时将知识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关联,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听了致远丛校长的讲座,对于他们的校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感受比较多。第一是希望我们老师在工作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期待,期待学生经过三年的培养,可以遇见更美好的自己。我也希望无论是我是学生还是各位的老师都可以,在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好,在最美丽的春天遇见最美丽的自己。收获满满,动力满满,信心十足,希望把本次培训的收获可以充分发挥。</span><b style="font-size: 16px;">(南京市板桥中学 刘亚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在本次的跟岗学习活动中听取两位老师的研讨课。首先从两位老师的教学课堂中学习到了很多,两位老师课程教学思路都清晰,有逻辑有目标,将相关的写意画理论知识在课堂的应用中更好的搭建了框架。其次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不仅有助于积极性的强化,更能做到探究实质,达到实质性的真教真学。总体来讲,本次跟岗学习活动收获很多,同时也希望能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吸收应用。</span><b style="font-size: 16px;">(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 潘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6px;">本次跟岗学习,对我触动较深的就是群体性评价。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点: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群体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和发展需求,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2.改善教育评价生态:传统的评价方式可能导致家长和学生的功利化学习倾向,而群体性评价有助于破除“唯分数”评价的痼疾,改善学生评价生态,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群体性评价,教师可以获得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这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span><b style="font-size: 16px;">(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学 张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次学习中,深刻体验到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无体育,难致远”的意义,深入了解了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也观摩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二、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三、专业素养的提升。四、团队合作的力量。(<b>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 陈海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的致远之行,使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洗涤,观念上得到了更新。敬叹之余,更多是反思。记得丛校长在《遇见更好的自己》讲座中说到,"让自己成为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成就更好的他人",我想教育的意义正是如此。教育是一场修行,修的是学生,更是自己。蔡元培曾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育是一场双向的奔赴,教师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学生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踏着这座桥,我们回到了自己。作为一名乡村初中美术老师,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之路,我会将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争让培训硕果在执教事业中大放异彩!<b>(淮安市盱眙县旧铺中学 刘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致远初级中学跟岗学习收获满满。学校虽然仅仅建校6年,但是成绩斐然,无论是学校的育人理念,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都让我深受触动。从一冰校长从介绍学校建设历史,始终初心不改,带领老师和孩子们慢慢成长做更好的自己。在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中,刷新了我对初中道法课堂教学的认知,以学生为主体,跳脱书本框架的深度思考,以此落实立德树人,让思考在课堂真正发生,这为我以后开展课堂教学拓宽了新思路。鲍主任以“春雨”为喻,介绍学校育人故事,何君青副校长讲述了自己教科研成长经历和开展方法,王进老师分享了自己专业发展经验……润物细无声,保持思考就是最好的学习,抛开顾虑,从心出发,坚持下去,相信美好一定会不期而遇!<b>(昆山市新镇中学 张薇)</b></p> <p class="ql-block">跟岗学习让我能够与优秀教师交流,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跟岗学习更让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责任,我将把所学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b>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李万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