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护士

熊记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是外甥女的孩子打疫苗的日子,我赶过去帮助时,疫苗已经接种结束。听爱人说,由于孩子在打疫苗前,就已经自我模拟过打疫苗的过程,因此疫苗接种很顺利,关键是孩子没哭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到外甥家,不到两岁半的依依以我为接种对象,就像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护士一样,给我接种疫苗,那场面真是“专业”的很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把两支油笔当成是“疫苗”,首先拿着它们在手中晃动,就像护士打针时,先把药剂要摇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后她拿起针管专注地对着油笔的前口,模拟把药水抽到针管的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突然,她把手伸进一个纸杯中,好像从里面取了一个东西,跑到我跟前,说,“爷爷,我给你消毒。”我伸出胳臂,她就在胳臂上模拟消毒的样子,完毕跑到垃圾桶跟前徒手做扔去消毒用的棉签的动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准备工作结束,她拿起针管,走过来开始给我“接种疫苗”,针管的嘴儿在我的皮肤上留下了一个小圆圈,算是“接种”成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做完这一系列动作,她可真是开心,还安慰我说“打疫苗不疼,我就没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感受到了“成功”,所以她就不停地给我“接种疫苗”,重复着既定的流程,每一次“接种”结束,我都给予她正面反馈,她可开心了,居然没有一丝不厌其烦的感觉。看着孩子以我为标本,操练“接种疫苗”的技术那种“专业”的精神,我很感动,我也乐此不疲地配合她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接种”。有一次,由于在“接种”时用力过大,把我的一小块皮肤呲掉了,看着有血丝渗出,她又模拟着消毒的流程,给我做了消毒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的妈妈是护士,她为了减少孩子对接种疫苗的恐惧,提前给孩子把接种疫苗的流程进行了训练,可是孩子并不会这么想,她可能认为“接种疫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有趣,她才愿意去一次次重复;因为能得到被“接种疫苗”者的正面反馈,也就更加使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卫东先生在文章《孩子最需要的三件礼物》中说,一是我被看见(外在尊重),二是我很重要(自我觉醒),三是我有价值(自我实现)。今天和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我认为把这三件礼物“送”给了孩子。其实这样说还不对,应该是在顺应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被尊重了,孩子体验到了“我很重要”,最最重要的是“我有价值”——我能帮助人“接种疫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又想起尹红心和李伟合著的《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一书中的一段话,“对场景和思维的模拟十分有趣,我们在童年时经常这样互动,玩游戏,或者熟悉某种规则。我们会假设是一对夫妻过日子,构思对话;假定正进行一场战斗,指挥官对士兵发布命令;想象自己是科学家,对小伙伴解释如何才能飞上月球,……为什么成年后这些行为却消失了,难道是因为这么做的效果不好,这些举动过于幼稚吗?决不是!是我们失去了毫无顾忌地探索未知的勇气并埋葬了内心最富有力量的那种纯真的激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还想起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合著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事》中说,耐心地,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就能培养很多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大脑的结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率性而为的天真行为,不仅成就了自己,也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设计出孩子愿意参与的活动,是教育发生和学习发生的先决条件。很多孩子是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学习某门课程,进而奋发图强的,可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忘记了孩子的天性,忘记了他们所处的阶段,而是以成人化的经验式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这是目前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