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 《荷花淀》里的芦苇 《小兵张嘎》的故乡 三亚沈阳南北自驾游第27天

济世旧人

<p class="ql-block">2024.04.27</p><p class="ql-block">跟着书本📖去旅行</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河北最大的水域—烟波浩渺的白洋淀。白洋淀的名气,在北方人的心中很大。在文学作品中,有太多关于白洋淀的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中学课本上都有,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文学派系—荷花淀派。年青时看过的电影《小兵张嘎》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英勇无畏与日寇展开殊死的斗争,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不朽故事,与波光粼粼的白洋淀一样,千古留传。</p>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是保定市、沧州市交界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有“北国江南、北地西湖”之誉。</p>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湿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在船上游览,水中的野鸭子和不知名的水鸟,成双成对的嬉戏在水中,样子甚是可爱。</p><p class="ql-block"> 还有独特的水草生态系统。景区内有广袤的湖泊、纤细的河流、茂密的湿地植被和迷人的水乡风光,是一处天然的休闲观光胜地。现在,游人不算多,过几天,到了五一节假期,游览区闲置的游船都要出动了,且一船难求,要排队等候呢。</p> <p class="ql-block">  高耸入云的船帆上书“华北明珠”。</p> <p class="ql-block">  景区游船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电动游船,游览期间到达四个景点,什么乐园之类,要四个小时。另一种是人工手动划船,穿梭在芦苇丛中,来回要两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我们觉得,只有请船工手动划船,才能体会到荷花淀里那些游击队水生们和他们的婆娘荷花们,在白洋淀里,划船与敌人周旋,战斗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小木船上可乘2—6人。今天有些雾霾,游客不太多,我们船上还有一对带着个两岁宝宝的小夫妻。</p><p class="ql-block"> 船工老张,五十多岁,白洋淀的风霜,让他脸色如同紫铜,与强壮的体魄相应。</p><p class="ql-block"> 老张聊起白洋淀,充满了自豪感,他说,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有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5万亩荷花。</p><p class="ql-block"> 冬秋来临,到了芦苇成熟的季节,如今是机械化收割,仅半个月就全部收净。原来,白洋淀的苇席最有名,现在,老百姓们用席子的也少了。原来,粮库用苇席做粮食囤,现在也不用了。苇子都送到造纸厂了。</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雁翎队,威震八方,到雁翎队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重温抗日烽火,想像当年在水面上活跃的飞一般的游击队员们。</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康熙水围行宫、敕赐沛恩寺,可以了解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多次巡幸白洋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我央求老张,让我来感受一下划船的感觉,啊,好重啊,水的阻力真大,还真挺费劲呢!听说,当地人,家家有船 ,人人会水,可以随时下淀捕鱼捉蟹。现在都是金属船,要泡在水里,不然会锈蚀。他是挣工资的船工,每月五千多收入,现在不是旺季,今天往返两次,最多时,每天要往返五、六次。</p><p class="ql-block"> 我们说,承受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也是真够累的。佩服他那强健的身姿,还有华北农民的顽强意志。</p>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华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精神的体现,波浪滚滚的水域,翻腾着白洋淀人民的抗日英雄的热血,这里也是《白洋淀纪事》《芦花荡》等文学作品和电影《小兵张嘎》的背景地。</p><p class="ql-block"> 老张说,小兵张嘎就在赵村,他叫赵峰。又说,自己的老爷爷也是抗日战士,使双匣子(双枪),后来被日本鬼子使诡计捕到,被挑了。(被杀)</p><p class="ql-block"> 看着他那平静的叙述,没有任何炫耀与诉求,与华北所有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老百姓一样,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一切,他们是是共和国的土地与脊梁。</p> <p class="ql-block">  到了一个小岛上,船靠岸,登陆看卖野鸭蛋的,也许还有其他东西。此时,起风了,白洋淀里泛起了层层波浪。</p> <p class="ql-block">  行驶在随风起舞的芦苇丛中,想起了孙犁那优美的文字,女人编苇席,如同坐在一片白云上,游击队员们头上顶着荷叶,在荷花淀中伏击敌人。女人们不甘落后,也组成了队伍,划着水上飞的小船,消灭敌人。</p> <p class="ql-block">水中有一处桃花岛,名字挺美。看上去,有些荒凉。</p><p class="ql-block">老张说,是水鸟孵化的地方,人们不要去打扰。白洋淀里的鸟类也有上百种。它们有鱼吃。冬季,不飞走的鸟类就在芦苇丛中过冬。</p> <p class="ql-block">  荷花淀派的文学作品,与浩瀚无垠的白洋淀一样,用细腻的笔触,浪漫的诗句,对美好生活的想往,描绘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夏日来临,白洋淀上的荷花争相绽放,又成为画家笔下的宠儿,莲藕贡献给人们的美食就更多了。那时,穿行在荷花丛中,又是一番情趣。白洋淀的荷花,不仅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妩媚,更有一种“战地荷花分外香”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起风了,老张划船更费力了,他一浆一浆的,与风浪拼争,风中,小船都有些倾斜了,对我先生说,老爷子,请你坐过来,平衡下小船,又使劲的划着。</p><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出发时的游客中心了。</p> <p class="ql-block">我问老张,这竹杆子做什么用?</p><p class="ql-block">他说,如果遇到水浅的地方,用竹杆撑。这水面是平的,水下面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几十米深,有的地方很浅。长芦苇的地方就不深。这里的水是从黄河引过来的,不然会枯竭。</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家喻户晓的小兵张嘎的故乡,当年,雁翎队员们,驾一叶轻舟,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队”。</p> <p class="ql-block">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当年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于易水河边—现在的河北易县,击筑迎风,把酒临风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泪洒燕的土地上。荆轲终将功亏一篑,刺杀秦王失败,英雄义士之名万古永存。</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 燕赵儿女们,在强敌面前,抛洒热血,守护自己的家园,在白洋淀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凯歌。《小兵张嘎》是当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问世以后,小说和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小船,都被打扮成鱼的模样,与白洋淀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百种鱼们同行。</span></p> <p class="ql-block">  看到芦苇荡,想起了“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白洋淀里的芦苇是老天赐于这里百姓的,年复一年,割了又长,长了又割,人们以它谋生活,它护卫着这片水域,养育着鱼虾,供给着水鸟,滋润着万物。</p> <p class="ql-block">  老张终于将船靠岸了。他职业性的说“欢迎你们再来”。</p> <p class="ql-block">  这种小船,是私家船,也在招呼生意。可有些危险啊!</p>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的游客中心,仔细欣赏它的建筑形式,顶上仿苇草盖顶,内下方仿苇席编成,华北农舍的外形。只是形体巨大,必须有充分的相像力。</p> <p class="ql-block">  回首再望一眼白洋淀的芦苇,与强风不屈的抗争着,似乎也在唱着胜利的曲调,与白洋淀的人们一样,它们永远是胜利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