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关西樱花季(5)——八幡宫

OLD DONKEY OVERSEAS

<p class="ql-block">4月11日。今天的安排是去八幡宫。去那里一是游览八幡神社,一是去赏樱胜地背割堤。上午退房后,去今晚的住宿地京都站南格林瑞奇酒店(Green Rich Hotel Kyoto Station South),寄存行李后,乘地铁转京阪铁路前往八幡宫。</p> <p class="ql-block">抵达后,先乘缆车去男山,去那里的八幡神社游览。</p> <p class="ql-block">八幡神社在一座小山上。為了通往神社而专门開設了參道纜車。從纜車八幡宮口站到纜車八幡宮山上站,單程約3分鐘。從車窗可以看到木津川、宇治川、桂川和京都賽馬場等的洛南(京都以南)景色。秋天還可以欣賞到楓樹和其他秋葉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石清水八幡宫,俗称“八幡先生/女士” ,是一座拥有近1200年历史的神社。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859年,当时八幡神从九州的宇佐神宫被转移到男山。</p> <p class="ql-block">几个世纪以来,贵族和平民都来这里朝圣,最终石清水八幡宫覆盖了整座山,形成一座大型主神社、众多附属神社、寺庙和一个繁荣的城镇。</p> <p class="ql-block">由于八幡宫被视为京都和皇室的守护神,人们会来这里祈求免遭厄运,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许多世纪以来,石清水八幡宫都是一座神社寺庙建筑群,融合了神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元素。这种对神道教神灵(神)和佛教神灵(佛陀和菩萨)作为合一实体的崇拜方式在六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后逐渐成为传统。</p> <p class="ql-block">由于对八幡的信仰特别强烈,石清水八幡宫在融合主义的发展和八幡崇拜在全国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神道教和佛教信仰的混合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 1868 年政府下令将这些宗教分开。</p> <p class="ql-block">石清水八幡宫至今仍然是日本最著名的神社之一,并以其悠久的历史、融合的宗教传统和著名的建筑而闻名。 2016年,包括主殿在内的10座建筑被指定为国宝。</p> <p class="ql-block">谷崎润一郎(1886-1965)文学纪念碑</p><p class="ql-block">铭文是谷崎小说中的一段话:“我乘坐的船已划到岸边。月亮升起,男山就如画中描的那样,背上是一轮圆月,整座山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茂林。空旷的地方,有些地方还残留着虎斑色,一片漆黑,深色污渍覆盖该区域。”</p><p class="ql-block">谷崎润一郎在关东大地震后移居关西,对这里的气候和传统文化着迷,开始关注纯粹的日本和古典事物,并出版了许多有关该主题的作品。据说小说的背景是从大山崎流经桥本的淀川的中洲,而男山和月亮的描绘被认为是小说中梦幻般的能剧效果。</p><p class="ql-block">这座文学纪念碑建于 1986 年 7 月 24 日谷崎诞辰 100周年之际。</p><p class="ql-block">铭文是根据纯一郎于1933 年出版的手写件而写的。</p> <p class="ql-block">从男山观景台俯瞰山下景色。</p> <p class="ql-block">楼门。后面是主神殿。注意到门楣上的两只鸽子了吗?跟狐狸之於稻荷神社、牛之於天滿宮一樣,神道的許多神明都有特定的動物作為神使,而鴿子正是八幡神的神使。</p> <p class="ql-block">树龄约700年的楠木。</p> <p class="ql-block">石清水八幡宫主殿后面有几座小神社,其中一些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大型神社通常都会在其场地上设有此类小神社,通常供奉与主神社主神相关的神灵。这使得崇拜者可以在一个地方为许多事情祈祷,——为民着想,方便群众啊。</p> <p class="ql-block">右起:广田社、生田社、长田社。</p> <p class="ql-block">校仓(宝藏),江户中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左:住吉社,江户前期建筑。右:一童社。</p> <p class="ql-block">右:水若宫社,江户前期建筑。左:気比社。</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建筑是若宫社,右边的是若宫殿社。这是石清水八幡宫最重要的两个辅助神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均建于宽永时代(1624-1644)左右,</span>历史悠久。两社位于八幡宫后面,在土墙的东北角被格子栅栏包围。</p> <p class="ql-block">两座神社现在的建筑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而若宫社则是罕见的日吉风格建筑。人们在若宫社祈祷,这里供奉着应神天皇的儿子仁德天皇。妇女们在若宫殿社内祈祷,这里供奉着仁德天皇的公主姐妹。</p> <p class="ql-block">东总门。圍繞社殿,被稱為「信長塀」的土牆,是由織田信長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御灶殿及当年留下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從參道兩側林立著奉納於不同時代的石燈籠。</p> <p class="ql-block">各地信徒奉纳的清酒。</p> <p class="ql-block">北总门。</p> <p class="ql-block">廻廊。</p> <p class="ql-block">本殿升殿口。</p> <p class="ql-block">三之鸟居。</p> <p class="ql-block">八幡宫的樱花已经盛开。不过,这里并不是以樱花出名。</p> <p class="ql-block">尽管不算赏樱胜地,在樱花的点缀下,景区充满了春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花道爱好者们在这里展出作品。</p> <p class="ql-block">二之鸟居。</p> <p class="ql-block">爱迪生纪念碑。100多年前,明治12年(1879年)秋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第一个白炽灯泡,但他并不满足于对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的灯泡的需求,并继续他的研究。 有一天,爱迪生在进行试错研究时,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把来自日本的风扇作为纪念品,并用这根骨头制作了一个灯泡原型。 结果,灯泡的寿命大大延长。 扇子的骨头是竹子。 竹子具有厚而坚韧的纤维,非常适合制作持久的长丝。爱迪生立即派遣研究人员到世界各地寻找“终极竹子”,其中一位探险家威廉·摩尔通过中国来到日本,收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生长水平的竹子。在访问京都时,当时的京都府知事牧村诚向他介绍了八幡的“八幡竹”。</p> <p class="ql-block">爱迪生对摩尔带回来的各种竹子进行了实验,发现了最持久和最好的竹子。 那根竹子就是京都男山附近的竹子。据说,用这种竹子制成的灯泡平均持续发光超过1000小时。</p><p class="ql-block">在那之后的十多年里,日本的竹子照亮了遥远的美国的家庭、工作场所和街道。</p><p class="ql-block">由于这一缘分,“爱迪生纪念碑”于昭和9年(1934年)在石清水八幡宫附近竖立起来。爱迪生的女儿斯隆夫人激动地说:“我从未在美国见过如此宏伟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位于男山脚下的顿宫。</p> <p class="ql-block">顿宫门旁的高良神社。</p> <p class="ql-block">回廊所包围的地区被称为“通宫”,每年9月15日都会在这里举行“石清水祭”。石清水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贞元5年(863年),即八幡大神从九州宇佐神宫迁往八幡男山四年后,与宇佐神宫起源的佛教放生仪式有关。它与京都的葵祭、奈良的春日祭并列为三大宫祭之一。</p> <p class="ql-block">石清水祭是石清水八幡宫最重要的节日,从大约1150年前开始,每年9月15日举行。午夜时分,大约500名身着传统服装的信徒将神轿中的神像从山顶的主神殿抬到顿宫。其半夜从山上的本宫开始的游行被认为是现代版的平安画卷。</p> <p class="ql-block">江户时代以前,顿宫位于回廊的东侧,西侧则是极乐寺。极乐寺是由石清水八幡宫第一代住持安宗作为男山山麓的中心设施于 883年建造的。鸟羽伏见之战期间,周围的建筑物被烧毁。据说现在八幡市善法立律寺内的宝冠阿弥陀如来像就是此时从极乐寺搬来的。</p> <p class="ql-block">顿宫后门。</p> <p class="ql-block">一之鸟居,上面悬挂着八幡宫的牌匾。从鸟居进来,便是表参道的入口。我是坐缆车上山,然后走下来的,所以是从一之鸟居出去的。</p> <p class="ql-block">下山之后,看到这家卖“走井饼”的小店。店不大,招牌很牛掰:八幡宫门前名物,并号称是百年老店。</p> <p class="ql-block">既然来了,那就进去尝尝吧。点心+抹茶,味道确实不错,不过点心实在太小了。别说一口一个,一口塞个四五个也木有问题啊!</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