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庐山一日游》

力行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景区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庐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并且留下巨量的著名诗词和警世名言。更有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和李白留下盛赞庐山瀑布: </p><p class="ql-block"> 日照香炉生紫烟,</p><p class="ql-block"> 遥看瀑布挂前川,</p><p class="ql-block"> 飞流直下三千尺,</p><p class="ql-block"> 疑似银河落九天。</p><p class="ql-block">的绝美诗,至今仍然是我国教科书里不可或缺的一课。</p> <p class="ql-block">还有苏东坡的观庐山有感题诗:</p><p class="ql-block"> 横看成岭侧成峰,</p><p class="ql-block"> 远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 不识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的绝句,完美概括了一座既神奇又美感幻觉的庐山真实面貌。名人留下类似的名诗名词篇多达以万计,是我国记录古文化留存完好、最丰盛的地方。1996年,包括白鹿书院在内的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庐山风景很多,著有最美风景在山南之称。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我地打造旅游胜地的资金投入之大,开发硬化的交通公路等硬件改造的投入之巨。更是在抢修、完美修缮诸多因时间侵损的古代文物方面的耗费较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 全程 记实</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世居在庐山山南的星子县(今庐山市)域内,素以匡庐与鄱湖相邻享誉而自居。庐山,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文人墨客名人慕名而来游览的胜地,庐山还有许多其他自然景观,数如东林大师佛塔、牯岭街、竹林寺、仙人洞、芦林湖、花径、植物园、三叠泉、秀峰龙潭、观光车等等及许多的游览设施,使得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庐山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尽管我们是生长在该域内的本地人,可都是一群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而又都已经面奔八十、个别已经八十出头的老人,早年为生计奔波忙碌,没有时间闲游,时今年高体衰肢体欠佳,从而对外出旅游只是望而兴叹。故此,对就在身边的庐山美景,了解得少之又少,可谓地地道道的当地人,一辈子辛苦劳作,却还很少领略庐山风景观瞻,实属遗憾。</p> <p class="ql-block">为了少留遗憾,就当今交通工具好,道路好,天气宜人的季春时节,由群特地组织暨2018年老同学聚会之后,又一次组织较大规模的老同学聚会,并在域内一日游观瞻浏览活动,尽最大努力,给这些不能经常出门的老人们,感受一下时代的变迁和新的成就美感,做到不留遗憾,或少留遗憾。</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是由群主李波发起的一日游观瞻浏览旅游活动,并迅速成立有多人组成的临时筹办小组,统一研讨安排:车辆、时间(2024.4.25日)、途中用膳、安全等事项。游览线路是,从“庐山花语世界”开始,然后到“庐山观音桥景区”,最后到“庐山白鹿书院景区”,全程安排的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1)“庐山花语世界”是一处难得的,以集各地的名花而打造的观光胜地,当大众走进景区,各种鲜花绽放,使人顿时感觉轻松,五颜六色的鲜花映入眼帘,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到此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前呼后拥,都一一拿出可爱的随身手机,瞄准采光点,找到各自最喜欢的点位,尽情拍照,不放过每一个美好的景观,作为“到此一游”的、有声有色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2)“庐山观音桥景区”,观音桥自古以来就是庐山的名胜之一,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如画。桥身横跨于三峡涧之上,这座桥由北宋大中祥符七年的江州造桥匠人陈智福兄弟三人设计建造,他们巧妙地运用了七行独立的石拱并联的榫卯结构方式,让桥身坚固而又不失美观。当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构成全桥的七组单石拱的上部相联处,还有“X”字燕尾形的铁卡子镶嵌,紧紧卡在相临的石拱缝隙间,这样的设计使得七组单石拱并联为一个整体,实在是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观音桥不仅是一座桥,它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桥上每一块重达二千斤的花岗岩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的智慧和辛勤。站在桥上,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欣赏到桥下清澈的涧水,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桥的东头有一誉名为“天下第六泉”的泉眼,水质晶莹剔透。桥的西头有一座“观世音殿宇”。据传说此地,以观世音大佛驻此镇压此地一妖怪,在桥的上方水涧中央,有一块长方形鞋状的巨石,说此是观世音大佛的一只绣花鞋,原来此地有水妖经常作怪,一遇大雨季节,就造成涧水猛涨凶狂下泄,造成山下冲毁民房淤塞农田,而后当地祈求得观世音大师来执法,她用脚将妖怪踩住,使妖怪永远动弹不得,从此铲除了水害,此桥也因此而得名“观音桥”。</p> <p class="ql-block">(3)在庐山东门用过午餐,稍稍歇息会后,就前往下一个景点白鹿洞书院。下午因天气浓云密布,随时都有下雨的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一会到了“庐山白鹿书院景区”。</p> <p class="ql-block">(4)白鹿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而白鹿洞之名源于唐代李渤。贞元元年(785年)间,洛阳人李渤、李涉弟兄隐此读书,渤养一白鹿自娱,行常随之,人称白鹿先生。</p><p class="ql-block">宝历元年(825年),李渤任江州刺史,于昔日隐处建台榭,因此处四山汇合似一洞府,故以白鹿洞称之。后经南唐北宋扩置为书院……南宋淳熙六年(1179),教育家、理学家朱熹来星子任南康知军,重兴书院并亲任洞主,其兴旺达到顶峰,被崇为“海内书院第一",当年学府风貌至今可赏……</p><p class="ql-block">“庐山白鹿洞书院”因该景区占地面积大,历经数朝千多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建筑物及人文古迹也颇为丰富奇特。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的美誉。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唐贞元年间,当时这里正式辟为书馆,称为白鹿洞学馆,也称“庐山国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馆内有两室矗立着两尊铜像,一尊是北宋中时期人,在馆的周敦颐的铜像。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后改名为敦颐,号濂溪(今湖南道县人),誉为文学家、理学家、教育家,曾是被誉为哲学家、理学家的程顥、程颐理学家(世称二程)之师。他的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p> <p class="ql-block">另一室立有一尊南宋朱熹铜像,其祖籍江西婺源县人,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在世时誉为信国公(逝世后改为徽国公)。宋仁宗五年,此馆它更名为“白鹿洞之书堂”,与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摇篮,也是理学的重要传播地。白鹿洞书院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文化、弘扬精神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学问的敬畏,对知识的追求。书院内的建筑、碑刻、碑文,都记录了书院的历史和文化。这里山水环绕,古树参天,一簇楼阁庭园掩映其中,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就到此一游,也只是草草一览,也耗费多达两个多小时。在这尽情地稍微看了个遍,并各自都尽情拍照留念,留下一张张珍贵的美图,作为此次一日游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次一日游,大家一致的第一感受: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美丽风景,一饱眼福,尽在享受老天的护佑,享受着阴天多云、没有遇到下雨之困,景点区域的空气清新宜人、倍感凉爽,全程旅途愉快,大家收获满满、满面喜悦多多。当乘车回归到出发原点县城时,已是下午快四点了,此次一日游活动到此已经顺利安全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在此,全体参游人员:向群主及组团人员全身心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们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p><p class="ql-block"> 祝大家旅途愉快!</p><p class="ql-block"> 身体永远健康!</p><p class="ql-block"> 阖家幸福!!!</p><p class="ql-block">欢迎下一次再聚首欢歌再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輯:力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4.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