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红军长征九十周年(上集)

老牛

<p class="ql-block">你不亲自到长征路上走一走,看一看,你怎么知道它和你的生命会有怎样的交集呢?打起背包带着灵魂,独自踏上长征旅途。前后十年,虽不算走过完整的长征路,但也到过江西、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川西、甘南、宁夏、陕北等十余省市的许多红色遗址。</p><p class="ql-block">长征是红军带着对“太阳”、“光明”向往和希望的一种积蓄、准备,尝试和寻找。长征之路让你在饥饿中、在雪地里、在沼泽的草地上、在子弹和流血里,找到了具体考察曾经鲜活的群体。红军是真正值得崇敬的英雄。学习它,更是凭自己全部的感悟,去知遇一个被时间遗忘中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的伟大壮举。——题记</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p> <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p class="ql-block">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p><p class="ql-block">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p class="ql-block">《七律长征》毛主席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十多年来,我多次背包独行长征之路,经历若儿盖草原,岷山,夹金山,乌蒙山,娄山关,赤水河,一个个遗址纪念地,条条道路哪一条不是高山连着峡谷,高原连着大河,沼泽连着草原呢?生命奔驰在这样的路上,你会感觉这是体力的考验,更是精神的磨练。会有孤独苍凉,会有风雨无阻的悲壮,也会有坚毅奋发的攀登。所有的曾经的艰辛,已经成为朝圣的级级阶梯,它让你想骑马西风,天地孤啸,也让你想独立苍茫,快意长歌,灵魂被净化,生命被赋予新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长征负载着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人们没有用时间来思考时间;在生之绝望和希望中,人们没有用不朽来思考不朽。它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长征永恒,精神不朽!</p> <p class="ql-block">模范兴国</p><p class="ql-block">2024.1我与儿子自驾来到江西兴国。</p><p class="ql-block">兴国是全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兴国也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长征路上几</p><p class="ql-block">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孕育了肖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书写了“模范兴国”的奖旗授予兴国。</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走进兴国县将军园。抬头望去,“将军广场”的正前方是巍然高耸的大型群雕。</p><p class="ql-block">步入“将军馆”展厅,如同走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廊。凝视着一幅幅照片,观看一样样实物,阅读一篇篇文献,就如同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岁月和硝烟弥漫的战场。</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位‘娃娃司令,写《长征组歌》的开国上将。“《西行漫记》封面上站在军旗下迎着朝阳持号而吹、英姿勃发的就是这位将军!”在萧华、谢立全将军的塑像前,人们发出由衷感慨。</p><p class="ql-block">伫立在萧华将军的照片前,我不禁轻声唱起了将军创作的《长征组歌》中诗句:“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经军队文艺团体谱曲排演,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成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的不朽之作。铿锵激越的诗句,配上悠扬的旋律,不知给多少人带来热血澎湃的激情和力量,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p><p class="ql-block">沙场征战,文武纵横,我耳边依稀响起萧华将军率师苦战团村决死的战马长啸。自古英雄出少年,萧华17岁被任命为少共国际师政委,在1955年授衔时是全军最年轻的上将。正是在革命理想信念的火炬下,从兴国走出的将军们与红军战士们一道,闯天险、战强敌、爬雪山、过草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完成了彪炳人类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p> <p class="ql-block">参观遵义会址</p><p class="ql-block">参观遵义会议旧址这是一次对自己心的承诺。虽曾多次去贵州旅行,因种种原因未能到遵义。我怕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再也无力远行,于是下定决心在2024.4专程去了遵义,了了心愿。</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p> <p class="ql-block">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湘江一战红军8万人锐减到3万人,遭到了空前的惨败。在此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时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会合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p> <p class="ql-block">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多数同志赞成毛泽东的主张,但李德等人拒不接受,坚持到湘西去。15日,中央红军占领贵州黎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经过激烈争论,会议接受毛泽东的意见,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在川黔边创建新的根据地。黎平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改变了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使红军避免了可能覆灭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严肃、理性、系统地思考并讨论了“仗要怎么打、路往何处走”的问题,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真如神</p><p class="ql-block">丙安古镇是红军长征时途径的重要地点,承载了红军战士四渡赤水,奋勇杀敌的英姿。登上渡口铁索桥,但见千峦万嶂中赤水河静静地流淌着,庄严肃穆,你感受更多的,并不是命若游丝的惴惴然,而是“齐开身眼心眼,更加敬佩主席调动老蒋”的军事指挥艺术。</p><p class="ql-block">蒋介石当年说:“朱毛已经被我打蒙了,在一条河上来回跑了四趟。”</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60年代,毛主席接见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对方夸赞了他的三大战役,是军事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主席大手一挥,说:在他的一生中,四渡赤水才是最得意之作。</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开过之后,红军的目标是北渡长江。但中间有一条河叫赤水河,只有渡过这条河才能北上。此时,刚刚经历惨烈的湘江战役,八万红军只剩了三万人死里逃生。刚刚喘过这口气,国民党的40万大军就围了过来。老蒋已经判断出,红军要过赤水河,然后北渡长江,和红四方面军张国焘会合的意图。</p><p class="ql-block">老蒋派出150个团布下天罗地网,誓要把中央红军彻底扼杀在摇篮之中。</p><p class="ql-block">此时,红军的南面是薛岳的八个王牌师,东面是湘军的三个师,北面有上官云相的两个师及川军的十个旅。西面是云南孙度的六个旅。他们任何一支部队不管打输打赢,只要把红军缠住,我军立刻就会迎来万劫不复的局面。可以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完美的剧本也写不出这样精彩的剧情。红军先在土城和鲁班场打了两仗,并占领了土城,但损失很大,只要接着再拿下赤水,中央红军就可以在赤水河较为平稳的泸州宜宾飞夺长江。但赤水县城久攻不下,而后面川军郭勋奇的两个旅已经抄了上来,由于情报失误,红军误以为是两个团,结果这一仗红军损失惨重。被打跑的这支红军队伍,解放后整整出了187位开国元帅和将军。</p><p class="ql-block">图片:这个纪念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是非常难得的红军指挥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眼见再拖下去会全军覆没,主席决定放弃北渡长江,但目标不变,换个地方,红军一渡赤水,全军集结扎西,避开了敌军主力。刚刚稍作休整,老蒋40万大军又围了上来,三万对40万可以说是水泄不通。主席再次召开会议,去哪里?都没有主意了。主席说:敌人最想不到我们去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杀回遵义去。因为我们刚刚从那边千难万险的走过来,他们根本想不到我们会杀回去。红军从太平渡,二渡赤水回师遵义,此时遵义贵州王王家烈,以为红军刚刚离开,万世太平,守军只有两个师,八个团,很快就被红军歼灭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二渡赤水到二占遵义,1935年2月27日,红1师击溃黔军守城部队,于黄昏时分占领遵义新城。当夜,红三军团攻占遵义老城。中央红军五天之内,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以3万之众,击溃和歼灭里黔军2个师又8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约3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蒋介石不得不哀叹“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p><p class="ql-block">重要的是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在最困难的时候发了一笔小小的横财。同时还鼓舞了红军的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p> <p class="ql-block">这下给老蒋整不会了,只能重新排兵布阵,大军向遵义杀来。主席也不跟你罗嗦,指挥红军从茅台镇三渡赤水到达大村和龙山。主席让主力部队藏在深山密林里,派出少部分红军,带着大功率的电台,假装继续北上。蒋介石通过飞机发现红军,心想,无论你跟我玩什么声东击西,不还是要北渡长江吗?又把大部队调过去,长江沿岸重兵把守。哪知此时,红军主力全速南下,四渡赤水,直插贵阳。并在打鼓新场,再打王家烈,歼灭了他五个团2000余人,光子弹就缴获了十多万发。当时红军中流传一句话:“实在没方向,就打王家烈!”</p> <p class="ql-block">从坚决北上到疯狂南下,这回老蒋吓死了,因为他人就在贵阳,而红军的口号是:“打到贵阳去,活捉蒋介石!”老蒋已经把部队调到北边去了,贵阳几乎没有重兵把守,赶紧给云南王龙云去电:“请火速派人来救!”此时,在贵阳督战的老蒋,内心相当崩溃,明明是他“剿匪”,结果被弄成要被红军活捉的局面。</p><p class="ql-block">龙云接到消息,立即下令孙度领兵,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赶到贵阳。结果红军根本没打贵阳,虚晃一枪。红军主力直奔昆明,龙云这下傻眼了,怕自己的老巢被捣。他的兵都派出去救老蒋了,自己空虚了。赶紧急调金沙江守军,三个旅400里地,加急回来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图片:丙安古镇</p> <p class="ql-block">历史在这个瞬间,最神奇的来了。毛主席实际上是吓虎龙云,根本就没想打昆明,主力绕城而过,直奔长江,红军完成巧渡金沙江,如同蛟龙入海,甩开了蒋介石的40万大军,实现了北渡长江的战略部署,此时,红军指战员包括战士才恍然大悟,通过四渡赤水在蒋介石令人窒息的包围圈里,终于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缺口。就算给你打开上帝的视角,今天看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奇迹就是这样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主席在战略上做的所有决定,蒋介石都不理解,如果毛泽东做的所有的调兵遣将,蒋介石都非常理解,你觉得我们还能打什么胜仗?四渡赤水不是蒋介石的将领们不理解,就连蒋介石本人都不理解,这是干嘛呢?这渡来渡去的,到底要实现什么意图?所以他才堵不住红军,他才实现不了想全歼红军的目的,因为他都不理解。</p><p class="ql-block">主席天马行空的指挥战争的最高艺术,不仅是如何指挥好自己的队伍,而是能随意的指挥调动敌人。</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p> <p class="ql-block">娄山关西峰怀古</p><p class="ql-block">从遵义去娄山关约50~60公里。当天下着毛毛细雨,气温骤降10度。参观了遵义会议之后,马不停蹄乘车去了娄山关。息烽台海拔1779米,是娄山关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1935年,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贵州遵义,红军先后于1月6日到1月22日2月24日到28日两次打响娄山关之战,余战直至3月5日,歼敌4个团,乘势再取遵义城,总共29天时间。第一次娄山关战斗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第二次娄山关战斗是毛泽东正确军事思想的胜利实践,是四渡赤水关键之战。娄山关小尖山下耸立的红军战斗纪念碑的碑文写道:娄山关战斗“是遵义战役关键性的一仗,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是一次重大的军事转折。”</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娄山关上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天高地远,浩气磅礴。体验到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感受到了当时战役的艰难困苦,缅怀先烈,体会先辈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长征之路给我们以时间感,历史感和真实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观察的视角,提供了生存的秘密。</p><p class="ql-block">长征之路总有一种情理的交合,一种悲壮抒情的完美,一种庄严、热烈和赤诚,一种苦味永恒和亲切的混合,一种空前深刻的生活感……从这些历史遗迹中,你能体会到人间沧桑。历史在这里叙述,精神在这里升华。长征之路的生命体验,超越此时此地。</p><p class="ql-block">2024.4.6初稿写于贵州遵义</p><p class="ql-block">2024.4.22,二稿完成于上海</p><p class="ql-block">2024.4.28修改定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