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桃花源

看云绻云舒

<p class="ql-block">  <b>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b></p><p class="ql-block"><b>   ——题记</b></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征文那刻起,一直在考虑去哪儿赏桃花?至于到桃花谢了都没去过合适的地,等再想起征文的事,早过了截稿的日期,可一想起今年还算看到过的心心念念的桃花,又不甘于轻易放走,那当作日常投稿做个纪念吧。</p><p class="ql-block"> 说起桃花,儿时的记忆随即而来,想都不用想,自然就是锦溪那片桃园了。况且锦溪的镇名还和桃花有关呢。镇志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 锦溪 ’”。</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只不过停留在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那现在附近的桃花源又在哪呢?桃花庵!那首明朝才子唐伯虎的《桃花庵歌》直令人想去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意蕴醇厚深远。</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意境是不是很唯美,恕我孤陋寡闻,一查资料,如今“桃花仙人”的桃花庵已经被打造成古城区内一个集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p><p class="ql-block"> 网搜了一下苏州地地区的桃花源,能上C位的可能要数金鸡湖桃花岛了,估计它是不少人心中的“世外桃源”了吧,除了岛上百分之五十都是桃树,岛上“桃花岛”三字摩崖石刻则是由大名鼎鼎的金庸先生亲笔题写。(致谢网图)</p> <p class="ql-block">  可惜花期太短,由于抽不出时间未能成行。花去桃结,了无成行。</p><p class="ql-block">  于是先把今年有缘见到的桃花先上了。</p><p class="ql-block"> 一处是一直引以为自家“后花园”的亭林公园了,距家二十多分钟的步行距离,那边有棵桃花虽“孤芳自赏”,但有山水映衬,绿柳为邻,非常醒目。</p> <p class="ql-block"> 从亭林公园的中大门进入,左边有皆可园。向西穿门而过,迎面是开阔的小西湖。春来也可如西湖般桃红柳绿。</p> 沿堤西行,杨柳摆风满堤翠,海棠桃花两相迎。当然今天的主角是桃花。 <p class="ql-block">  三八女神节时,曾以桃花为题,用去年的花赞今年的节:</p><p class="ql-block"> 【桃庆春时·桃花】</p><p class="ql-block"> 暖风吹得,芳菲初始,</p><p class="ql-block"> 灼灼其华。嫣然一笑,</p><p class="ql-block"> 千娇百媚,红粉乱云霞。</p><p class="ql-block"> 春心微醉,</p><p class="ql-block"> 人面相映谁家。</p><p class="ql-block"> 含羞半吐,浓深淡浅,</p><p class="ql-block"> 当属女儿花。</p><p class="ql-block"> 这首日常,目前为止浏览量/ 点赞数/ 点评数分别为1万/876//199。</p> <p class="ql-block">  而今年看到的另一处桃花则是在巴城古城的入口处。</p><p class="ql-block">  由停车场往北直走,到老街进口标志——虹桥,虹桥东边,便遇上了“桃花运”。</p> <p class="ql-block">  【浣溪沙·桃花】</p><p class="ql-block"> 杨柳春来色渐青,</p><p class="ql-block"> 桃花蘸水正盈盈,</p><p class="ql-block"> 娇红绿叶各分明。</p><p class="ql-block"> 千尺潭深书别意,</p><p class="ql-block"> 一番风软诉衷情。</p><p class="ql-block"> 与谁相约访都城。</p><p class="ql-block"> 注:都城出自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p> <p class="ql-block">  后来,又凑过几句:</p><p class="ql-block"> 【浣溪沙·桃花】</p><p class="ql-block"> 三月桃花灼灼华,</p><p class="ql-block"> 容颜娇俏粉如霞,</p><p class="ql-block"> 山前水畔倚风斜。</p><p class="ql-block"> 日丽融融增艳色,</p><p class="ql-block"> 雨轻点点洗尘沙。</p><p class="ql-block"> 不知今夜落谁家。</p> 下面,只能靠之前的“桃花运”来过过瘾了。<br>  出游中影像最为深刻的桃花景当数杭州白沙堤了。桃红柳绿,白堤春天的的标配。<br>  那是2018年的三月下旬,杭州的白沙堤重现了诗人的画意。<br>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p class="ql-block">  当然,苏州的石湖湖堤,柳丝垂垂,春花烂漫,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桃花也是首当其冲!</p> <p class="ql-block">  再“牵强附会”一回,上一个“世外桃源”为压轴吧。</p><p class="ql-block">  那是2016年的7月24日,在桂林阳朔曾经去了个“世外桃源”的景点, “世外桃源”作为国家4A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世界旅游组织的推荐旅游地名声雀起,景区主要有荷花池、燕子湖、燕子洞、侗乡风情和原始部落。</p><p class="ql-block"> “世外桃源”距阳朔16公里,因是周日,到景区时等乘游船的游客已人山人海,我不惊失声叫道:这还世外桃源啊?!</p> <p class="ql-block"> 候船的走廊下,尽管有些冷气不时从屋檐下的管子中喷出来,但还是酷暑难当,到达时已9点多一点,我们拿到的游船票大概是135号,进去排队时只叫到80多号。</p><p class="ql-block">  10点不到一点,终于叫到了我们的号,一船能坐二十多人,配有导游,随船游览燕子湖,天旷云近,岸阔波平,我们船的导游是个开朗的姑娘,教我们用当地语言“巴麦”(“朋友”之意)打招呼,曾和擦身而过的一船游客热情招呼时,人家置之不理,等碰到下一船时她照样笑呵呵地让我们一起喊:“巴麦”!行至一岸边歌台舞楼,一男士敲着大鼓,两姑娘身着艳红绣花的民族服饰,手握红色折扇用歌舞欢迎我们。</p> <p class="ql-block">  不久小船驶入了窄长的水道。正如陶渊明 《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小隘口,真看不出燕子湖后面竟如此迂徐回转,曲径通幽。真的天然神助啊,似乎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前面的船还堵上了,不一会眼前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桃花岛到了。</p><p class="ql-block"> 小岛不大,四面环水,草木繁茂,“桃花”盛开。虽诗意美景,但打假不拍。</p> <p class="ql-block">  过了桃花岛,就到“原始部落”了,“土著先民” “豹皮”遮身,发现了外来的我们,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不远的杂树翠竹间、简陋亭子中以黑胜出的“俊男靓女”也热情招呼我们,我们一概以“巴麦”回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船缓缓驶回。周边宛如童年时代的真正乡村,杨柳依依,芦苇丛生,荷叶田田(已过花期),竹篱菜畦,不时可见三三两两的村妇在河边洗衣,顽皮的儿童早上已在河中嬉闹,恍忽回到童年,家乡的水也那样清,田也这般绿,现在呢,我的大昆山,虽然老是卫冕百强县的冠军,可我们能像从前一样在河中洗衣淘米,投身它的怀抱吗?</p><p class="ql-block"> 环湖不同家乡的是山峰叠现,近处的笔架山下,隐现几幢三层高楼,岸旁当地特产沙田柚已青果累累,丰收在望。</p> <p class="ql-block"> 游程约二十分钟,上岸放眼望去,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但没见“落英缤纷”, 此处有幢五层的标志性民族建筑,路边摆着出售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小摊。因是小团游,规定11点门口集中,不上楼了,赶紧去参观渊明山庄。</p><p class="ql-block"> 穿过木栏小桥,见一架巨大的水转筒车吱吱呀呀地摇着,旁有图腾柱,山庄就在前面不远,它是以桂北民居的建筑为主,集陶渊明的生平及诗词介绍为主的又一佳景。进五柳堂来不及聆听陶渊明先生自述传记,也不及观看名篇《归去来兮辞》,只能走马观花,酒坊、古代造纸的流程、木雕印刷、石刻拓印、制陶工艺……都是边走边用眼光一扫而过,亭台楼阁相连,只觉上上下下曲里拐弯,有雨轩、南山楼、观景楼、东皋楼……反正一路到底,楼上临窗时而观景,时而坐下小憩一会,清风扑面而来,美景尽收眼底,庄稼绿野,长桥碧波,真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出来就是长长的风雨桥了,桥上感受到炎热天气中“湖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虽是仿古建筑,但确实有“古色古香”的味道。出门时差不多11点,司机已来电催了,回程途中车上同来的部分游客去了桂林或别处,旅行社会“调度”另一拨人过来,阳朔这种不浪费的旅行服务值得点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总之,“世外桃源” 是根据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所建的民俗风景园区。虽说是一处人造景区,但这里的秀美风景以及营造的民俗风情都非常不错。</p><p class="ql-block"> 来个广告语:想追溯陶渊明的意境,验证桂林山水的浓缩,就去“世外桃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