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后的再一次传奇邂逅

禹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我有一个习惯,清晨醒来首先要浏览一下美篇。</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7日清晨,我正在认真回复几位美友的留言,突然一下子看到了一条醒目的留言,开头就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篇雨欣写的美篇文章中提到了杨易辰——我老爸</span>……”。当时我非常激动,又一位父亲老首长的家人联系上了!这是网络的神奇,美篇的魅力,更是一种缘分!</p><p class="ql-block">我通过网络已经找到了父亲在东北剿匪时的一位老首长陈松岳部长的女儿。从那以后,我一直坚信:终会有那么一天,杨易辰叔叔的家人或亲朋好友能够看到我写的美篇。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p><p class="ql-block"><b>因为美篇,让我邂逅了父亲在东北剿匪时的二地委军事部陈松岳部长的女儿陈力红。这次,又再次通过美篇让我认识了父亲的老首长,时任辽北军区政治委员杨易辰的女儿——杨长岭大姐。这又是一个有点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还要从去年12月说起。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b></p><p class="ql-block"><b> ——题记</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图:鲁佳临(网名卢西)</b></p>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17日,我通过美篇发表了《父母亲的特殊结婚证书》一文。昨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市的美友鲁佳临(网名卢西)大姐看到了这篇文章,并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了她的发小杨长岭(杨易辰长女)。</p> <p class="ql-block"><b>图:杨易辰长女杨长岭(网名阳冰)</b></p> <p class="ql-block">昨晚(2024年4月26日),杨长岭大姐通过我的美篇《父母亲的特殊结婚证书》一文留言给我:</p><p class="ql-block">“这篇雨欣写的美篇文章中提到了杨易辰——我老爸,还有照片!我读了二、三遍,文章写的朴实而真挚,令人感怀,我竟然流泪了!父辈那个年代的爱情婚姻简单无华,没有那些个卿卿我我、海枯石烂、爱爱情情,缠缠绵绵的弯弯绕情调,但依然会感天动地;组织一经批准,就一心一意、生死相依,携老白头!老爸做为组织批准人,成为了雨欣父母结婚的第一见证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儿!这份特殊的结婚证书意义非凡,为汪叔叔张阿姨一辈子的幸运爱情与幸福美满欢呼!”</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一信息,我喜出望外,这是第二个父亲老首长儿女与我联系的人。</p><p class="ql-block">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父母提到杨易辰伯伯的名字,也曾听他们说有机会去北京看望杨伯伯。父母亲生前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非常遗憾!老一辈在东北剿匪胜利结束分别后,一直未曾再见。如今他们的后代终于通过美篇相识了。</p> <p class="ql-block"><b>图:杨易辰在东北</b></p> <p class="ql-block">青少年时期的杨易辰广泛阅读进步书籍,内心逐渐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1932年,杨易辰考入河北省立法商学院,两年后,他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也是在北平读书期间,杨易辰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p><p class="ql-block">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之后,杨易辰也坚定了内心的信念,决定跟随我党抗日,1936年,杨易辰正式加入了我党,在这之后,他主要在我党的带领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北平的学生南下请愿,号召全民族共同抗日,为宣传抗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易辰辗转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并进入延安的马列学院学习革命理论。毕业之后,杨易辰被分配到冀南一带,主要从事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期间,杨易辰坚持我党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动员有志青年参军入伍,做了大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杨易辰奉命前往东北,从此开始在白山黑水之间战斗与工作。杨易辰到东北时,东北的匪患非常严重,杨易辰一方面积极剿匪反霸,另一方面发动当地群众,带领群众进行土改、建党建政、支援前线,为解放东北地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杨易辰留在东北工作,担任了黑龙江省副省长以及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务,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工作。那段时期,杨易辰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他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了大量有利于群众的工作,多次受到中央的表扬。</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北剿匪结束后,</span>父辈们都奔赴各自新的工作岗位,再也没有机缘相见。令我没有想到的是,75年后的今天,一张小小的“父母亲的结婚申请书”竟奇迹般地又把他们的子孙后代,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b>图:我的父母亲</b></p> <p class="ql-block"><b>图:父母亲的结婚申请书</b></p> <p class="ql-block">1948年初,时任辽北军区怀德支队长负责剿匪任务的父亲已经33岁了,按现在讲已经是大龄青年了。</p><p class="ql-block">由于连年征战,哪有时间谈情说爱。就像电视连续剧“亮剑”中展现的那样,李云龙在解放战争时身负重伤住院期间,战地野战医院的王主任手里有一大堆军官照片,领导安排让他给未婚军官介绍对象一样。</p><p class="ql-block">当时军中有很多大龄未婚军官,父亲也是经组织介绍,认识了在怀德支队任卫生员工作的母亲。</p><p class="ql-block">父母亲相处不到半年,1948年5月16日,由母亲执笔向时任辽北军区杨易辰政委和政治部赖主任写出结婚申请如下:</p><p class="ql-block"><b>杨政委、赖主任二位首长:</b></p><p class="ql-block">前次兰国栋(警卫团副政委)同志开会时,以将我们的恋爱问题和首长谈过,我和张慧同志恋爱过程已四月余,双方同意,并经县委审查同意,所以向组织请示批准结婚,并将张慧同志的简历报告一下。</p><p class="ql-block">张慧于1947年5月入伍,1948年5月入党,入伍时在二分区文工团,后到卫生所学习3个月出校,到怀安部队工作,卫生员。家里有兄、嫂二人,一垧半地,成分是贫农,初小毕业,出身是学生,现年19岁。我俩结婚后永久团结,努力学习,积极工作。</p><p class="ql-block">特此呈报</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汪正初、张慧报呈</b></p><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16日</p><p class="ql-block">注:申请书上有杨易辰政委批示:“老赖这个婚姻可以批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杨易辰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亲相识后,不像现在的青年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轰轰烈烈的,有的只是革命的友谊,他们的爱情是纯真牢固的。</p><p class="ql-block">父母亲的结婚申请得到上级批准后,很快就举行了简朴的战地婚礼,没有鲜花和美酒,仅有战友们的衷心祝福。从此,他们走上了相伴一生、生死与共的道路……</p><p class="ql-block">杨易辰和赖伯伯不但是父母亲结婚的审批人,更是父母亲的征婚人。</p> <p class="ql-block"><b>图:这是1948年9月23日,在吉林省农安县,辽北二地委书记杨易辰和军事部长陈松岳签发的剿匪命令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父亲任怀德支队长,负责吉林范家屯至公主岭之间的剿匪任务。(辽吉二地委始建于1945年12月,隶属辽西省委,称辽西二地委;1946年6月改属辽吉省委,改称辽吉二地委)。</p><p class="ql-block">一张小小的剿匪“命令书”,是东北剿匪岁月的真实写照的生动反映,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和永恒载体。背后蕴藏着动人的故事,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父母亲的结婚申请书上还有时任警备团副政委的兰国栋,以及时任辽北军区政治部的赖主任没有信息。我曾经试图通过网络寻找他们,没有任何信息,但我仍然坚信,一定会在某一天,通过美篇能够找到父亲的这两位老战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文字/编辑/制作/禹辛</b></p><p class="ql-block"><b>图片/阳冰、卢西、禹辛</b></p><p class="ql-block"><b>配乐/军人本色</b></p><p class="ql-block"><b></b></p> 作  者  简  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汪雨欣(网名:禹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出生于革命军人家庭。1968年本溪市第一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到本溪县蓝河峪公社蓝河峪大队;1969年12月应征入伍,服役于北京总后勤部281部队1大队;1973年3月退役,分配到本溪钢铁公司从事管理工作,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2012年退休。 2021年被美篇平台达人认证为情感领域优质作者,美篇同学会《辽宁本溪市第一中学》栏目负责人。</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