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学子镜头里的水墨三清 熊盛文摄影工作室

xiosw

三清山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的“中国最美五大峰林”之一,是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定的“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它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每年到三清山游玩的人数以百万,其中当然不乏年轻人。每年专门到三清山拍照的摄影人恐怕也数以万计,其中中老年人为主。今年3月下旬,一支被三清山管委会资深工作人员称为“三清山开放以来最年轻的摄影采风团队”,跟随江西旅游摄影协会组织的“江西清婺景精品旅游线路采风活动”来到了山上,开始他们心仪的三清山之行。 下了缆车,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采风队,随着几百位资深摄影人踏上艰难的攀山之旅。他们共有10人,3男7女,除了一位领队的女教师,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自江西科技学院熊盛文摄影工作室。 爬上山势陡峭、风光秀美的三清山,他们当然不会放过眼前的美景,边走边拍,成为他们10小时爬山之旅的行走模式。 可惜天公并不作美,他们眼前常常是除了雾还是雾,只有偶尔的瞬间,三清山才会展示自己美丽的真容。 黑云压山,虽然没有霞光万道令人赏心悦目,但险峻的山势却更加突出。 雾中的树,虽然看不真切,但可以感受“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的另一种意境。 雾中的山,虽然时隐时现,但可以体会唐代诗人笔下的“映山藏水片复重,悠悠闲处作奇峰”的味道。 雾中的鸟,转瞬即逝,捕捉到要靠运气。作者说,这是红嘴玉,又名相思鸟,意味着爱情,体现了三清山的悠悠深情。一位老师说,看到这个画面,就想起柳宗元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代诗人韩翃写过一首诗,“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不知这幅照片是不是有同样的意境。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有名句,“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山涧不断上升的云雾,不仅让“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让远近的颜色深浅各不同。 这是著名的老道拜月,形似老道的山体,遥对苍穹,肃然静立,悟道求真。据说老道是八仙里的吕洞宾,在没成仙之前,因为考进士落榜,夜里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中了进士,做了大官,最后拜为宰相。但因为一件小事被贬,途中颠沛流离。熟睡中的吕洞宾突然闻到饭香从梦中惊醒,大彻大悟,就把自己拜月悟道的境界定在三清山。 唐人张九龄在描写故乡山峡的诗中有两句:“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同学们去采风时,三清山的杜鹃花还没有开,自然看不到“重林间五色”的百花齐放,但“对壁耸千寻”的壮丽景观在三清山比比皆是。 这是工作室指导老师李云惠拍的一张照片,三清山的一线天。这是山上最陡的一段台阶路,两边悬崖峭壁,高百米,斜坡长120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晴天时抬头只能看见一线碧空,故名一线天,又有“千里姻缘一线牵”之意。一线天台阶共299级,谐音“爱久久”,两旁还有不少同心锁,锁住了游客留下的誓言与爱情。 “一线天”很多旅游景区都有,古人为此写下了不少诗句,当然写三清山一线天的现在还没有发现。清人屈大均写过黄山的一线天,“天梯千尺井中悬,㠉峡何如一线天。分得苍龙一半险,教人匍匐白云边。”诗中似乎没有点明是黄山,套在这里也说的过去。 山高路险,自然有体弱者要借助滑杆。三清山同样有这样的服务,轿夫自然非常辛苦。一位女生拍到了这样的场景:两位轿夫抬着一位游客艰难上坡,滑杆前后各有一位正在爬山的游客。他们刚好经过一位拄着拐棍下山的女游客,她脸上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表情,既像痛苦,又像不甘,似乎还有点不服。窄窄的石阶路,人来人往,这个画面是不是隐含一点人生哲学。 在城里起雾,人们常用“雾失楼台”来形容。在大山深处,“雾失远山”是肯定的,雾大了,近山同样可能失去。好在这时近山模糊可见,给人一种水墨画的感觉。 看到这些树,你肯定会像起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r> 这座山峰左边石壁上好像贴着一条长蛇,眼睛紧盯着山顶上一颗松树,似乎在与松树游戏,又似乎在策划什么阴谋。人们把这座山峰叫做神龙戏松。 雾,似有形而又无形,雾,像薄纱又像化妆用的粉底,让人分不清眼前的事物。不仅“雾失远山”,近山也变了模样。 拍这张照片的男生说,他当时好像在仰拍“巨蟒出山”。但这里见不到巨蟒的样子,倒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雾让人高兴也惹人愁。来到三清山不能不见巨蟒,但茫茫大雾把巨蟒遮挡得严严实实。多少人在这里久久等候,多少人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得不留下遗憾。 在传说中,巨蟒出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玉虚仙女情郎的化身。它与东方女神相对而立,两人长相守,永相爱。 巨蟒出山垂直高度为128米,最细部分的直径约为7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经过亿万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它是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被誉为三清山三大绝景之一。 企鹅献桃据说雾天看起来更像。两只可爱的企鹅,脸部朝天鸣叫,身边有一颗硕大的寿桃。生动的岩石景观,形态逼真,维妙维肖,极富情趣。 三清山的“女神峰”高达 80 余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一位 高鼻梁、樱桃口、圆下巴, 秀发齐肩美丽女神,手托两棵古松, 悠然而坐, 成为三清山最有名的景点。 女神像很多地方都有,但三清山的比较别致和神似。网上有人说唐代刘禹锡给她写过一首诗:“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间清佩,云雨旧时带异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刘禹锡应该没有来过三清山,从诗的第一句看,应当是为巫山女神像写的。 三清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把山峰和山谷不断变幻成不同的模样。就像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那样,“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三清山开发的比较晚,古代文化人去的少,不像庐山留下了上万首古人的诗词。网上流传较多的是宋人吴沆的诗:“选胜园林兴未阑,拿舟飞出小溪湾。光摇一碧回环水,翠挹三清远近山。似惜雨晴天恰好,真忘名利日长闲。松筠不锁神仙境,携得烟霞满袖还。”<br><br> 还有明代人的诗。王渐逵的诗:"三峰敝遥汉,团团宿云烟。彭蠡出其西,两浙亦萦连。风门豁寒窍,天梯亦攀缘。昔闻李尚书,服食乃成仙。丹炉驻青璧,遗址尚依然。玄泉如可饮,藉此涤烦喧。"<br><br> 丁㲹的诗:“三峰插天如芙蓉,晴云赤日行其中。攀缘飞磴立峰顶,一鉴四海双眸空。“ 宋明的三首诗都不是名人写的,很难核对真伪,也可能是今人所作。 这是我抓拍的这支三清山景区正式开放30年来最年轻的摄影采风团队的照片,一共10人,全部都拍进去了。走在最前面的叫许乐怡,是一位大二的女生。其后的男生叫祝超强,也是大二学生。他后面的是带队的金楠老师,一位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其他同学还有大二男生徐嘉鑫、叶奕彬,大一女生董昳芊、闵梓涵、汤怡静、谢雨薇、赵甜甜。本文的照片除3张之外,都是他们拍摄的。 这些走在采风路上的江科学子,在雾中若隐若现,很难分辨。 采风队里的3位男生,正在栈道上聚精会神地拍摄。 雾中的三清山让这位女生入迷,她或许是在静静地欣赏眼前的美景,或许正在寻找下一个决定性瞬间。 6位女同学在美丽的山景前禁不住摆好pose,让我留下她们与大山的合影。 她们都是第一次到三清山,虽然身处雾中,还是不时地与美丽的三清山美美与共。 大雾屏蔽了东方女神,想拍也无能为力。同学却为她在与女神对面的位置留下了倩影。有人说,这张照片就叫“东方女神与大学女生”,或者叫“两个女神”,我倒觉得还是“无中生有”更好。 在女神像前苦苦等待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如愿以偿,拍到了雾散之后的东方女神。应了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带队的金老师为他们留下这张照片。 一天的采风结束,带着满满的收获,他们坐上了返回的缆车。同样也留下了满满的遗憾,他们没有看足,没有拍够,很多绝美的风景,他们还没有看到。 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见,三清山!他们年轻,有机会再来,他们也一定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