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旅行】写生寨底古村

晋虎

<p class="ql-block">白居易《春游》中写到“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为了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在灿烂的春日,加之本人喜好摄影与绘画,便跟随一个美术写生小分队前往晋中寨底古村写生采风、春游赏景。</p> <p class="ql-block">随着气温回暖,北方迎来春的色彩,我们乘车踏上晋中区域的黄土高原,无论俯瞰、远眺,黄土沟壑尽收眼底,层层梯田里,农民正忙着整理田地,山间一片片梨花竞相开放。花丛中,村舍散落其间,绿油油的返青秧苗、草木,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色的油菜花为黄土高坡披上了色彩斑斓的春日彩妆。当我们将从高原向山下行进时,目之所及,大片的黄里透红的黄土高坡沟壑纵横,裸露的黄土高山,给人以壮美之感,再细看山顶微微泛绿的野草与沟壑中万木葱茏,更是透出浓浓的春的希望。我们是下午启程前往寨底的,所以到达寨底稍作休息后,恰是下午接近黄昏时,大家急忙出门赏景,顺便选择第二天的写生位置。寨底古村边的山坡上盛开着的一片片雪白的梨花在阳光的映射下分外妖娆,大家纷纷驻足在梨花树前拍照留影…远处的羊群在牧人鞭子的指挥下缓缓移向山坡,嫩绿的树林在黄土大山坳中格外抢眼,为山村烘托出美丽的一抹重彩。</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我们几位男士爬上营地围楼后的半山上,途经古村落的一片废墟,倒塌的房屋,枯死的古树,使人倍感凄凉。走近一眼眼倒塌的窑洞,透过洞口洞察洞外之景,远处新修的山村在朝阳下尽显朦胧之美。上午,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喜好绘画的朋友就近选景写生作画;另一路爱好摄影、探古的朋友前往少有人攀爬的东山顶上的东寨探访。</p> <p class="ql-block">东寨位于寨底村东的土山上,早年由东阳赵家、太谷南席武家和祁县乔家堡乔家联合修建,竣工于咸丰年间。据说东寨建院落十处,占地面积与西寨相近,唯土墙不如西寨高厚。东寨建成后赵、武、乔三家均未进寨居住,只是雇佣看寨人看守山寨。抗战期间,寨主将全寨房屋拆卖,只留寨墙矗立山头。</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大路步行半小时后开始顶着烈日登山,山陡路窄,更有几处险要地段无路可走,我们翻过几道山梁,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终于登上了山顶古寨。当踏上古堡,满目的凄凉,满眼的单调,荒草丛生,土墙残垣,有着一种别样的色彩与氛围。看着这片黄土墙围着的杂草丛生的荒芜土地,一股强大的力量包围着自己,好似自己在与先人对话。从这古朴的建筑中,你会感到先人们的智慧与倔强,还有他们祈求平安的力量。当你走进这古堡,觉得所有的繁华在它的面前都是多余的点缀,这一堵堵土墙好似一个个屹立不倒的汉子,有着一种征服一切的霸气。从寨门向下瞭望,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 <p class="ql-block">在下山返回途中,我们遇到了几位山上植树的村民。看到他们那一张张古铜色而带着微笑的脸,虽身上沾满了泥土,双手布满老茧,但依旧开心、快乐的为我们指路,讲解着周围的一切,不难体会到他们的勤劳与善良。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是冒着风雨,就是顶着烈日,终年劳作、沉默,不可停歇。这就是黄土地上生生息息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在农家乐快乐就餐,简单的饭菜却让我们品尝到原生态的美味。做饭的大爷、大妈和蔼可亲,慈祥善良。这里的红薯、土豆、倭瓜、土鸡蛋,还有那红橙橙、沙绵绵的西红柿都有其特殊的味道,那种我们小时候常常能吃到的味道,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在路边又遇到了上午山上植树现在回村就餐、午休的村民,他们是邻村无法回家歇息、只能倒地午休的村民。再看看旁边游玩后吃着烧烤的游客,令我心中五味杂陈……</p> <p class="ql-block">下午,大家写生创作,晚上加班学习…第二天我们一起登山探访西寨。</p> <p class="ql-block">据当地老者讲,西寨在村西的土山上,为当时车辋常家“十八股”集资十万两纹银所建,约竣工于咸丰六、七年间。全寨四周以土打墙,依地势由低到高共有3层,院落多处,其中除少数窑洞外,绝大部分房屋为瓦房。山寨地势险要,建筑坚固,上寨时,先要爬越两道深洞,再过吊桥方可进窑洞院,通过两洞再上去为花园,再上去才是山寨。山寨古堡只有一条通道,周边原有的道路是山寨主人建好山寨后故意挖断,以保安全。当时,寨中设有私塾,可见家族中对后人的培养、教育多么重视。抗战开始后,私塾停课,院落建筑陆续拆卖,现只有破落的窑洞与高厚的古寨土墙兀立山头。</p> <p class="ql-block">登西寨的土山前,先由几位男士探路,我们按照古寨原先设计的道路爬行。先是穿越又窄又陡的地道,经过艰难跋涉后才进入古堡。其他人为了安全沿山上的羊肠小道攀爬。当我们一起登上古堡,从上面鸟瞰着黄土高坡,那沟沟峁峁多么像黄土高坡瘦骨嶙嶙的肋骨;那曲曲折折的小路多么像放大了的闪电,在古堡的土墙壁上挖出的几个洞眼,也许是当时建寨时用作瞭望寨外情况的,现在仍用它那深邃的眼睛,洞察见证着周边大地的沧桑变迁,坦然地观望着黄土高坡深沉浑厚的生生息息。时间与体力关系,我们只看了古堡上的几个院落。偌大的一片荒芜之地,宏大的建筑工程,让人能感觉到当时晋商家族所具有的经济实力和厌恶、惧怕战争困扰而影响当地和家族发展所作出的牺牲。</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古堡中荒凉的大片院落里,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倒塌的房屋,一层层瓷实的灰泥土防水层,一堵堵土坯立砖墙,还有枯井、地洞、散乱的烧制砖瓦…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伫立在古堡遗存的或许人们用来躲避炮火攻击也或许用来储存财物的用砖砌出的地洞前可以想象院落中已拆除的座座房屋,它的建造工艺与质量是何等坚固。在这片静寂的黄土杂草丛生中,一切都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只有少许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焕发生机,报出春的气息,吐出生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山下,所到之处,我们赶紧用镜头记录下了古寨风貌,用画笔描绘出古寨美景。人生如果没有在这样的土坡上走过,没有体验过这种别样的感觉,生命也就少了许多回味。</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结束了愉快的旅程,在沿途返回的路上,我又用镜头留住了令人震撼的黄土高原特有的春天的风貌和历史遗存的城堡遗迹。也为大家在以后创作相关作品时提供一手图像资料。看着眼前黄土高坡的壮观景色,心潮澎湃。就是这一条条沟沟,一道道砍砍,就是这一排排窑洞,一座座土山,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唱出了多少曲信天游,奏出了多少篇新乐章!</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车翻上山顶,路过新村,看到一排排新瓦房,一幢幢小楼房,漫山遍野的山花和嬉笑打闹的小孩儿,心情方才开朗:记住乡愁,记住那让我们向往、思念、梦绕魂牵的故乡。期待着寨底古村的开发,期待着重登古堡赏美景、画山河,描绘出更加灿烂的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