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鸠情 我与芜湖一中七十年(之五十三)二、感恩张家山头 竞赛让我改变了人生

老顽童

<p class="ql-block">竞赛是人类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对各项竞赛活动表现出巨大热情,要不参与它,要不关心他。竞赛更是教育事业中一项最重要的活动,涉及到体育艺术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即使是在抓双減的当前,有的项目,特别是体育和科技项目,仍红红火火,不受影响。过去七十年,我一直也和竞赛结缘,积极参与竞赛,积极组织竞赛。</p><p class="ql-block">最近,第二十二届NOC全国中小学信息化创新与实践大赛深圳赛区的比赛正在积极推进,我作为深圳赛区的负责人,也在为赛事举办做努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件鲜为人知的消息,竞赛竟改变了我的人生!</b></p><p class="ql-block">七十年前的1955年,我当时正在芜湖一中读初二。市体委国防俱乐部的航模鲍教练到我校挑选学生,参加他担任教练的航模运动。也不知怎么挑到我,因为航模运动实际上是一项科技活动,他许他知道我聪敏,成绩很优秀,不致于参加运动而影响成绩;而我从小就立志要当科学家,所以我不假思索地,高高兴兴地开始参加训练。参加航模活动,制作模型飞机,当然是为了参加比赛,先是在市内比赛,1957年暑期,我据然被安徽省体委抽去训练了些日子,然后作为橡筋动力运动员去南京参加了全国航模比赛。</p><p class="ql-block">这次比赛是在南京当时废弃的明故宫机场举行。那天,我信心满满,戴了一顶太阳帽,带着我制作的飞机参加比赛,真的神气活现。当我用手摇钻为我的飞机上的橡筋上足了动力后,一只手扶着螺旋槳,并让机头向上抬起,另一只手紧握机身,然后用力投掷出去。</p><p class="ql-block">那知,飞机并没有向上飞去,而是急骤转弯,摔到地上,前后恐怕不到30秒。这时引起在旁观众的潮笑,记得当时一位观众的说了一句话,他向上抛个草帽,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也会比我飞机飞的时间长!听到这话,我无地自容,幸运的是机场上没有地洞,否则我可能会一跃而下的……</p><p class="ql-block">想不到的是,这次出丑并没有让我吸取教训:没有因此而放弃航模运动。到高一高二时,我仍旧按时参加航模活动。</p><p class="ql-block">1958年我已是高二学生了,不巧,我的父亲当了我在班班主任。顺便说一下,现在不是常有家长对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提出质疑,许多人喜欢挑选班主任,生怕自己的小孩进了音体美老师当班主任的班,这其实是一种曲解。</p><p class="ql-block">不过,父亲当儿子的班主任,可能在农村中学常见,在堂堂的省重点中学,至少让我感觉不自然。那时,学校办公条件差,班干开会还得在我家(那时住草房),我也是班干兼道讯员,日子过得很不舒服。</p><p class="ql-block">正在这时,安徽省体委一纸调令下来,要调我去參加省航模集训队集训,为参加1959年举办的全国首届运动会做准备。去不去,父母亲让我自已决定。</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我只去过南京玩过三天,别的地方都没去过。外出看世界的吸引力和我在家的窘迫状况让我做出决定,参加集训队,当一年运动员。其实,我也有小九九,反正我的学习成绩很优秀,第二年考还不是一样?</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下页续)</b></p> <p class="ql-block">我终于去了安徽省体育运动集训队。一年里,我们天南海北,进行交流和训练。当然,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室,天天制作飞机、修理飞行时摔坏的飞机,忙得不亦乐呼。一年后,参加集训的十人中选出五人参加全运会(每个项目两人参加训练),我被淘汰了!</p><p class="ql-block">后来,发给我一百元(当时是就父亲两三个月工资),让我去北京观摩。第一次花16元钱乘卧舖到北京,在北京参观了首届全运会开幕式,在主席台对面的观众席上举起望远镜,清晣地看到包括毛主席,刘主席在内的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一场四川队作为一方的足球赛,总之这一天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陶醉;以后我去了良乡机场(现在已成北航分校址)看比赛,也给我们参赛的队员帮帮忙,尽点责任。</p><p class="ql-block">其实,这次去北京,我有个秘密,当时谁都不知道。那就是我要去中国科技大学看望我的59届考取中科大的何心虔同学。</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借了一辆自行车,穿行在北京壮观的自行车洪流中,骑了三十里路,去了中科大。在学校宿舍不长的时间里,何心虔同学津津乐道地给我讲了许多学校的故事,但只有华罗庚教授给他们上课的情景在我脑海里打下烙印。</p><p class="ql-block">何同学告诉我,华教授给他们上课,学生一边听,一边翻讲义,一次课下来,一本讲义翻过许多页。听到这话,我觉得很过瘾,我甚至想到一年后,我也会坐在中科大的课堂里听华教授讲课。</p><p class="ql-block">回北京队友家的路上,看到邮局门口有人排队在买首日封,我立即前去站队,也买了一份,想在我第二年考入中科大后,把它寄回我的家,让家人分享我的喜悦。</p><p class="ql-block">在去北京观摩全运会前,我已回到芜湖一中上学。我们那个队十人中的九人都是高中班的,但只有我一人回到学校,后来也只有我一人参加了高考,没有成为航模专职人员。1960年高考,我考得不错,如果按考分录取,我填报的18个志愿中,被第一志愿中科大录取是不成问题的。但结果,我被第18个志愿录取了。</p><p class="ql-block">后来才知道,故且不说,当时的录取还受家庭出身的影响,我们这个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也不是凭分数想进什么学校就进什么学校的;但更重要的理由是,当时的省领导为了振兴安徽,把大批成绩优秀的学生留在安徽,好让他们为建设安徽贡献一份力量。我留在安徽并录取在安徽师范大学上学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啦!</p><p class="ql-block">这时,没有能上中科大,也让我难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但毕竟受教育那么多年,又对自己充満信心,所以很快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不久,国家困难时期带来的问题.显现出来,受到照顾的大学生的生活也很艰苦,不少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学习状况不好。作为班长的我,虽也受到影响,但还是咬紧牙关坚持抓学习,挺了过来。后来,还参加过三次研究生考试,最后一次(35岁)因为英语只考49分(我在中学一直学俄语),与当年最新规定的55分仅差6分,已经调的档又退了回来,失去了到法国留学的机会,但终于让我安心去做一名中学教师,从1968年分配到学校算起,到2020年6月1日离开深圳市教育学会的办公室为止,因竞赛改变了人生的我居然在教育岗位上干了整整52年,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算起干了足足56年。竞赛是人类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对各项竞赛活动表现出巨大热情,要不参与它,要不关心他。竞赛更是教育事业中一项最重要的活动,涉及到体育艺术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即使是在抓双減的当前,有的项目,特别是体育和科技项目,仍红红火火,不受影响。过去七十年,我一直也和竞赛结缘,积极参与竞赛,积极组织竞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第二十二届NOC全国中小学信息化创新与实践大赛深圳赛区的比赛正在积极推进,我作为深圳赛区的负责人,也在为赛事举办做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件鲜为人知的消息,竞赛竟改变了我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前的1955年,我当时正在芜湖一中读初二。市体委国防俱乐部的航模鲍教练到我校挑选学生,参加他担任教练的航模运动。也不知怎么挑到我,因为航模运动实际上是一项科技活动,他许他知道我聪敏,成绩很优秀,不致于参加运动而影响成绩;而我从小就立志要当科学家,所以我不假思索地,高高兴兴地开始参加训练。参加航模活动,制作模型飞机,当然是为了参加比赛,先是在市内比赛,1957年暑期,我据然被安徽省体委抽去训练了些日子,然后作为橡筋动力运动员去南京参加了全国航模比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比赛是在南京当时废弃的明故宫机场举行。那天,我信心满满,戴了一顶太阳帽,带着我制作的飞机参加比赛,真的神气活现。当我用手摇钻为我的飞机上的橡筋上足了动力后,一只手扶着螺旋槳,并让机头向上抬起,另一只手紧握机身,然后用力投掷出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知,飞机并没有向上飞去,而是急骤转弯,摔到地上,前后恐怕不到30秒。这时引起在旁观众的潮笑,记得当时一位观众的说了一句话,他向上抛个草帽,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也会比我飞机飞的时间长!听到这话,我无地自容,幸运的是机场上没有地洞,否则我可能会一跃而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不到的是,这次出丑并没有让我吸取教训:没有因此而放弃航模运动。到高一高二时,我仍旧按时参加航模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8年我已是高二学生了,不巧,我的父亲当了我在班班主任。顺便说一下,现在不是常有家长对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提出质疑,许多人喜欢挑选班主任,生怕自己的小孩进了音体美老师当班主任的班,这其实是一种曲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父亲当儿子的班主任,可能在农村中学常见,在堂堂的省重点中学,至少让我感觉不自然。那时,学校办公条件差,班干开会还得在我家(那时住草房),我也是班干兼道讯员,日子过得很不舒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在这时,安徽省体委一纸调令下来,要调我去參加省航模集训队集训,为参加1959年举办的全国首届运动会做准备。去不去,父母亲让我自已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我只去过南京玩过三天,别的地方都没去过。外出看世界的吸引力和我在家的窘迫状况让我做出决定,参加集训队,当一年运动员。其实,我也有小九九,反正我的学习成绩很优秀,第二年考还不是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页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面还有,若愿意,可继续看,谢谢!</b></p> <p class="ql-block">当了教师,角色变了,从自己参加竞赛、变成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对竞赛的热情反而更高了。</p><p class="ql-block">1976年进入芜湖市重点中学后,带毕业班已是很辛苦的事了,但我还是组织我班少数尖子学生放学后补课,让他们参加数学竞赛。那时,学生参加不参加竞赛,学校基本不管,由老师自己决定。说实话,从1979年学校学生又重新参加高考,当时又是高中两年制,本来就没有好好读过书的学生,在高中两年既要复习好初中课,又要上高中课,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当时的现实就是这样。让我们老师每天放学后,再给学生上竞赛课,领导也不忍心啊,再说,学校也没有也不可能给补课费!但事情就是这样,为了学生好,我们老师想愿意无报酬地给学生补课啊!</p><p class="ql-block">那时,我每天六点多钟,从芜湖一中赶到十二中(足有七八里)上班,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家,还要告诉你的是,中午没有休息。不是不想休息,而是没有地方休息。那时,学校房屋紧张,我想要个只能摆一张小床的”堵头(房子过道的墙角堵起来所成)",想中午休息一下,但直到我离开十二中去一中前,都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后来,竞赛没有出什么大成绩,但参加辅导的学生水平却得到提高。我的学生宋准松1980年参加高考,数学得了100分(满分),是全省七个满分之一,被北大数学系录取,成为当时轰动事件。但这件事后来发生劇剧性变化,成为一件趣事,留到以后再说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了芜湖一中当校长后,作为省重点中学的校长,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当时国家对重点中学的要求是,既要出成绩,又要出经验。事实求是地讲,出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并不难,你生源比人好很多,加上学校的努力,高考成绩不可能不好啊!正因为如此,我在编印芜湖一中校史时,没有花篇幅去宣传我们学校所取得高考成绩。</p><p class="ql-block">学生的竞赛成绩,教师的论文获奖及发布情况当然成为书中的重点内容。你也许不会想到的是,我们还把教职工在芜湖报纸电台电视上发表的通讯文章的标题罗列上去,每每翻开校史时,我都喜欢瞄上几眼,因为那是关心学校的普通老师对学校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和学校取得的种种成绩及经验都是芜湖一中的真正财富。</p><p class="ql-block">在我当芜湖一中校长期间,学生个人在省市比赛中都收获满满,在全省全市都排名后前。体育竞赛更是一枝独秀。我们不仅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取得好成绩,还由我们学校举办国家级、省级、市内名间的体育比赛。曾主办全国九省市第三届"长江杯"田径邀请赛;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赛;在我已确定要调去深圳前,还在1990年11月13日学校主办了全省二十五所重点中学田径赛。我们不但承担这些比赛项目的组织工作,让参加比赛的来自国内省内的代表队都很满意,而且我们学校的成绩也很优秀。全国"长江杯"我们荣获初中团体亚军;省足球赛我们荣获冠军;省重点中学运动会,芜湖一中荣获女子团体第二名。</p><p class="ql-block">我忽然想起,把获奖学校名单公布于后,男子团体前六名是,淮北一中、合肥一中、砀山中学、淮南二中、毫州一中、宣城中学;女子团体前六名是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宿城一中、毫州一中、贵池中学、宿县二中。如果现在也举办这样的运动会,不知排名会有多大变化?公布三十年前的这份名单,你有什么想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p class="ql-block"><b>安徽省教委体卫艺处长谷宗勤同志在闭幕式上指出,本届运动会是全省重点中学体育健儿的大会师、大检阅、大交流,取得了园滿的成功,起到了省属重点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人才、出经验、出成果"的示范作用。</b></p><p class="ql-block"><b>四个月后我借调到深圳,临行前听到省教育厅领导对芜湖一中的工作作出的评价,为我芜湖一中的工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使芜湖一中倍受鼓舞,我也得到安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在芜湖一中最感欣慰的事并不是那时我们取得多大竞赛成绩。而是我们一直注意培养人,引进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管德明,没有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那时的芜湖一中,就不会有江涛;也难有庞定亚、李万道、邹文虎等同志,一进学校就受到重用,从而得以迅速成长。</p><p class="ql-block">特别是江涛,对一中多年的计算机竞赛做了卓越的貢献,以后还对南方的计算计竞赛工作给予了很大貢献。</p><p class="ql-block">在引进人才上我是不遗余力的,记得当年有一位毕业生,当大专生时就很有成绩,当时在国内已有影响。我找到市领导,想把他调来,而且还考虑特批给他一套住房。后来,连我也不知道怎么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我到深圳后,据然收到权威人士的推荐信,要我帮助把他调到深圳。虽然,我很吃惊的是,芜湖一中为什么不能调他?尽管有这个疑问,我还是想帮助这位老师调入。但后来,因为该老师爱人的学历不达标,不能随家人一起调入,只好作罢。</p> <p class="ql-block">在深圳退休后,我到深圳市教育学会工作。有趣的是,组织竞赛工作成为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没想到的是,因种种原因,让我在学会工作了十七年,使我得以实打实地,为深圳学生参加竞赛做出贡献。在刚出版的"我在深圳三十年"一书中已做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p><p class="ql-block">从2020年我搬完交接离开老街老教育局办公室后,我准备不再干还在进行的各项竞赛,我做到了。</p><p class="ql-block">但不久,我又被请去参加全国NOC中小学信息化创新与实践大赛深圳赛区的组织工作。这项由我特别尊重的李维福同志发起的比赛,从在中国人民大会堂拉开序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在双減实施以来,仍属白名单项目。</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了,我再一次地参与竞赛活动,将在深圳第一次组织全国NOC中小学信息化创新与实践大赛深圳赛区的比赛。我乐意做这件事,将和我们团体努力工作,办好这次比赛。顺便说一下,NOC大赛自2002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隆重的仪式后,深圳市曾举办过第四届全国大赛,以后仅在2018年在育新学校举办过一次全市比赛,但比赛的选手要参加广东省比赛;而从今年开始,我们将作为全国NOC大赛深圳赛区单独举办比赛,这里我期待,从这次开始,深圳的比赛会越办越好。</p><p class="ql-block">竞赛改变了我的人生,却又让我从此深深热爱上竞赛。我将从现在开始,重振旗鼓为我喜欢的竞赛再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