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里的奇葩---合体字

津门闲客

<p class="ql-block">这是常见于徽州古民居门楣上的字,很多人都不认识。每个字都由两个、三个或更多的汉字组合而成,所以被称为组合字,也叫合体字 、异体字、民俗字……</p><p class="ql-block">上面四字分别为“青气”“万丈”“山水土”“多年”。青气指天,万丈为长,山水土意地,而多年则为久,合起来便是“天长地久”。</p> <p class="ql-block">这三个字是“君亲师”。儒家文化以天、地、君、亲、师为尊,所以把“君亲师”用这样的方式写到门楣上,也是对儒家文化的推崇。</p><p class="ql-block">人主为君,所以第一个字是“君”。亲的繁体字为“親”,而父母亲为最亲之人,所以见父母即为“亲”。古时候管教书的人叫先生,所以第三个字为“师”。</p> <p class="ql-block">四字为“天官赐福”。“青气”为“天”;“南员”(古时朝南开的衙门里的官员)为“官”;“方便”为“赐”;</p><p class="ql-block">“财主” 为“福”。汇成一句吉言:“ 天 官 赐 福 ”。</p><p class="ql-block">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民俗合体字作为汉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民俗合体字民间又称“吉利字”,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最初是古代君王用来下达命令或派遣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p><p class="ql-block">到了汉代,道教广为流传。为了增加神秘色彩,道士们借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常人看不懂的所谓的符咒,用来驱魔除鬼,镇宅消灾。</p><p class="ql-block">从宋代起,合体字已由道士画符,演变成民众表达避凶求吉祈愿的一种手段。</p><p class="ql-block">民间广为流传的“囍”字,以及春节时贴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等字都属于这类字。这类字巧妙地运用穿插借让,根据汉字的笔画特征,大多由二至多个汉字为一组,组成一个生僻字,常人难以看懂。常见于百姓春节祈愿、店铺求财或民间镇宅之用。</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汉字之美,美在形体。汉字之美,美在风骨。汉字之美,美在精髓。汉字之美,美在真情。”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在每一个汉字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中国情结。</p><p class="ql-block">民俗合体字兼蓄着诸多的装饰性、趣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是一种寄托式的吉祥辞语,成为中华汉字文化的活化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