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继世长】N0·01我的坎坷读书路

佛在心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昵称:佛在心中(张维斌)</p><p class="ql-block">会员号:117425087</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自拍</p><p class="ql-block">音乐:读书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那年春节,我们家十分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十分醒目的红色春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横批:地灵人杰。当时的我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倒也认识其中几个字,都是奶奶平时教的。我问春联怎么念?什么意思?奶奶说,做人要厚道诚实,而且读书识字才能长久平安。我似懂非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原本是昌乐县一家中学的语文老师,因为嫁了我爷爷,就跟随去了青岛成了相夫教子的家属。大概因为祖上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文化世家之遗传,我的父辈们都写得一手好字。平日里有需要给在外地亲友写信的乡亲就来我家找代写。每逢春节,乡亲四邻也来请写春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前辈们的影响下,我对读书写字颇感兴趣。因为不到上学年龄,面对着家里一堆陈旧的书籍却读不了。刚到六岁我就迫不及待地上了小学,念到四年级,有了些阅读能力,可没等我读几本,“文革”就爆发了。“破四旧”工作队首当其冲来到我家,把个十几平米的家翻了个底朝天,当场就把那堆书书当作“四旧”一把火烧了。唯一幸存的是我藏着袖子里的一本薄薄的文学杂志,那里面有一首诗至今还存留着我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唱的歌是我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云南学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河边打瞌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从我口袋里偷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心疼那一堆书,大多纸质泛黄,甚至有些霉味。有些还是手抄本,线装本。据奶奶说,我爷爷的爷爷曾是清代大学士。这些祖上遗留下来的书籍,爷爷一直像宝贝一样珍藏着。从老家带到青岛,又从青岛带回老家。老祖宗留下来的大屋被官家没收,大物件搬不走,只带了这些书,人走到哪书带到哪。1951年搬到人家家废弃的十几平米的窝棚里,一住就是几十年。直到1978年父亲返城恢复工作,两个叔叔远去东北谋生(奶奶早在1975年去世)。屋里空了,也被人拆了。前几年回家奔我大爷丧事,看到了满是乱石野草的空地儿,那便是我幼年童年度过16个春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凭着依稀的记忆,被烧掉的那堆书里,有几本是鲁迅先生的著作单行本。有《呐喊》、《彷徨》、《从到三味书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当时读鲁迅的书,就像鸭子吃蜗牛,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但是越到后来,这些当年存留着脑海深处的东西,每到写东西的时候,就从脑海里蹦出来。如果没有这些沉淀,估计很可能写不出那百来篇杂文随笔,甚至难以胜任报社编辑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难怪上小学时,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特别是文言文,大家都很抵触,因为实在是枯燥乏味,难以记忆。老师手持教尺,在教室里度着小步,随机叫到谁的名字谁就得站起来背诵,背不下来就伸出手心接受三下教尺。大家吓得课后强记硬背,生怕第二天被老师叫到,挨教尺倒是次要,被同学们笑话太丢人。老师多次重复的话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你们不愿背,恨我,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就理解我了。”他叫张振远,是我的语文老师,这些年每每想起来,我都在心底里感谢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的岁月那就极不寻常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基本都经历过。学校停课闹革命,全国大串联。张铁生交白卷成了大英雄,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随后我被上山下乡的洪流裹挟着去了北大荒。在哪里除了简陋的集体宿舍内墙壁上发了黄的旧报纸,根本见不到一本书。有一年春节过后,有人从山东探亲回来,包裹东西用过的《大众日报》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感觉特别亲切。她不仅是我们山东人的新闻载体,也是我渴望读书的唯一补救措施。后来,2009年《大众日报》庆祝创办七十周年之际,我把在北大荒收集阅读旧报纸的事写了邮寄过去,刊登在《大众日报》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大荒务农三载,时间到了1979年,我又随着知情返城的浪潮,从北大荒回到了山东滕州市待业。便是我一生读书的疯狂期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家自1977年恢复高考,意味着读书无用论的终结。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呼声日益高涨,文化知识是职场工作的必要条件。我在日记里写道:当务之急是由“填饱肚子”向“武装头脑”转变。失晨之鸡,思补更鸣。我托上海的张汀爷爷给我买来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又搜集别人用过的初高中全套系列教材,关起门来自学。那状态真可谓是如饥似渴、废寝忘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弥补业已逝去的时间,国家放宽了报考大学的年龄,并开设了成人高考自学和广播电视大学。正适合我们这些既要就业又想求学的大龄青年。我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首届文科招生考试。要知道,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面向全世界招生。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有很多考生。各科考卷的难度都高于当时所有的全日制大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试那天,我心怀忐忑,甚至没有报希望。我告诫自己,权当是对自学成绩地检验,考不上纯属正常,考上就是奇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奇迹真的发生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居然榜上有名,而且还是全市第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入学那天,我们的汉语言文学辅导燕云峰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业,命题作文《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时候的我文化基础很差,更不懂得什么语法修辞,只会实话实说,面对眼前的题目,就把当时的心情和真实想法写了下来。令我没想到的是,燕老师居然在课堂上点名表扬了我,并宣读了我那篇作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接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候,我没有高兴,没有激动,更没有范进中举时的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而是一种莫名的悲愤涌上心头。悲的是我原以为只有像我这样家庭出身不好的孩子荒废了学业。通过这次考试证明,我的同龄人悉数在劫难逃,荒废的是全国一代人。愤的是万恶的“四人帮”推行“白卷道路”,鼓吹知识无用论,伤害了多少无辜的孩子,真是祸国殃民罪大恶极,真该千刀万剐,遗臭万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不能倒流。好在党中央决策英明,一举粉粹了“四人帮”,拨乱反正。改革教育体制,给了我们补课的大好机会。我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扎实学好各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交出合格的答卷。学到真本事,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报效祖国和人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1982年9月7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三年的亦工亦读那才叫一个拼。当时我住单位集体宿舍,领导关照我,让我一个人住一个7.5平米的单间,办公室和食堂在同一个院子里。我每天从宿舍到办公室再到食堂,三点一线循环往复,雷打不动。作息时间全凭闹钟掌控。好多时候,闹钟忘了上弦,我一夜读书到天亮,早饭不吃,就直接上班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单位都很艰苦,冬天宿舍里没有取暖条件,我就把棉被裹在身上,像个大袋熊。夏天赤膊上阵,脚泡在一盆冷水里,背上搭一条湿毛巾,另一条擦汗换洗。我的近视眼就是那段时间落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几年的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日复一日,不知春夏。那时候不像现在,各单位的院子里光秃秃的,没有花草树木。怎么感觉身上很热,老是出汗。才发现季节早已是春暖花开了,自己还是棉裤棉袄的穿着。某一天,我惊讶地发现同事的孩子在吃桃子,这才知道端午节已经过去好久了,五月鲜桃熟了。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几年真正过了把读书瘾。我在系统学习中国通史,中外文学史,现代汉语,语言逻辑学,实用写作等课程的同时,借助于市教育局图书馆,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电大每学期考试都是面向国内外广大学员的统考,难度很大,许多同学考不及格,需要补考。而我每每考试成绩优异,从未补考过。我的毕业论文《试论孙中山思想的三大转变》被省社科杂志刊登。另外一篇《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用人观》也被转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了那几年的知识基础和自学经验,我养成了读书自学的习惯。后来又先后获得了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学函授大学,中央党校行政管理本科等多个毕业证书,一直读到研究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今天,我依然保持着早年的老习惯。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闲谈。向当年的《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老先生学习,充分利用“生命的三分之一”(见《人民日报·燕山夜话专栏》),给大脑源源不断地供给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顾前半生的读书之路,可谓是艰难坎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语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没有读出什么“千钟粟”,但,我从社会最基层单位直接去市政府办公室上班。而后在上层文化圈里摸爬滚打几十年。工作之余发表上百篇时政杂文,几十篇专业论文刊登于国家级报刊。退休后尚能舞文弄墨,进美篇半年多,发布诗词散文200余首(篇)。不知道算不算“千钟粟”,还有存书一大橱。至于读出“颜如玉”,我有妻不离弃,携老相伴皆白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思来想去,还是那句老话,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要说读书感悟,参照古圣先贤之人生三部曲——立德,立功,立言,我用以下四句话概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年立德须苦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年立功方有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到老年知天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立言犹须多读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写于2024年4月19-26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参阅续篇<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5jvzy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诗书继世长】假如我不读书</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