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光

曹大祥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p><p class="ql-block">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子《道德经》体现了朴素辩证法,这与古希腊哲学遥相呼应。孔子开创的儒家,成为后世中国的主流思想。除了道家、儒家,还有法家、兵家、墨家、纵横家等无不在这一时期创立,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盛况恐怕空前绝后,而主要几大派别也构建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基本框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庄哲学</span></p><p class="ql-block"> 老子《道德经》五千言道尽宇宙万物。包涵广博,文意深奥,影响深远。被誉为万经之王。其宗旨:道法自然。</p><p class="ql-block"> 庄子的思想主张涵盖了自然哲学、政治哲学、认识论、处世哲学和文学等多个方面,强调自然、无为、绝对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p><p class="ql-block">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p class="ql-block">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p><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p><p class="ql-block">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p><p class="ql-block">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p><p class="ql-block">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p><p class="ql-block">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p><p class="ql-block"> 以上摘自 老子《道德经》</p> <p class="ql-block">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p><p class="ql-block"> 庄子《逍遥游》</p><p class="ql-block">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p><p class="ql-block"> 庄子《齐物论》</p><p class="ql-block">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p><p class="ql-block"> 庄子《齐物论》</p><p class="ql-block">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p><p class="ql-block"> 庄子《养生生》</p><p class="ql-block">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p><p class="ql-block"> 庄子《应帝王》</p><p class="ql-block">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p><p class="ql-block"> 庄子《刻意》</p><p class="ql-block">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p><p class="ql-block"> 庄子《至乐》</p><p class="ql-block">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者众害生。</p><p class="ql-block"> 庄子《外物》</p><p class="ql-block">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 》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 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p><p class="ql-block"> 庄子《天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孔孟之道 </span></p><p class="ql-block"> 孔孟之道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为基本,追求内在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美,并关注国家社会的治理和秩序。</p> <p class="ql-block">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p class="ql-block">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p><p class="ql-block">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p><p class="ql-block">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p><p class="ql-block">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p><p class="ql-block">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p><p class="ql-block">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p><p class="ql-block">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p><p class="ql-block">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 </p><p class="ql-block">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p><p class="ql-block">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p> <p class="ql-block">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p><p class="ql-block">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p><p class="ql-block">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p><p class="ql-block">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p class="ql-block">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p><p class="ql-block">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p><p class="ql-block">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p><p class="ql-block"> 以上摘自《孟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墨家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 墨子的思想主张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p><p class="ql-block"> 墨子的思想主张最接近现代文明的普世价值:自由、平等、博爱。孔子的仁爱是讲等级的,而墨子的兼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之爱。墨子反对战争,特别是侵略战争。墨子是他那个时代公平正义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墨子主张节俭,反对淫佚。而且身体力行。行走于民间,过着若行僧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兼相爱,交相利</p><p class="ql-block">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p><p class="ql-block">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p><p class="ql-block">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p><p class="ql-block"> 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p><p class="ql-block">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p><p class="ql-block"> 《墨子·兼爱》</p> <p class="ql-block">天之爱天下之百姓。</p><p class="ql-block">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墨子·天志》</p><p class="ql-block">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p><p class="ql-block"> 《墨子·修身》</p><p class="ql-block">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墨子·尚贤》</p><p class="ql-block">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亲士》</p><p class="ql-block"> 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非乐》</p><p class="ql-block">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p><p class="ql-block">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尚同》</p><p class="ql-block"> 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墨子·非攻》</p><p class="ql-block">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p><p class="ql-block">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p><p class="ql-block">《墨子·辞过》</p><p class="ql-block"> 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p><p class="ql-block">《墨子·非儒》</p><p class="ql-block"> 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p><p class="ql-block">《墨子·非乐》</p><p class="ql-block">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p><p class="ql-block">《墨子·非攻》</p><p class="ql-block"> 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墨子·尚贤》</p><p class="ql-block"> 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墨子·亲士》</p> <p class="ql-block">  百家争鸣时代除道、儒、墨之外,还有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p><p class="ql-block"> 名家的代表人物是惠施,公孙龙,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是张仪、苏秦,他俩的老师是鬼谷子。</p><p class="ql-block"> 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濠梁之辩”就是庄子与惠施之间的哲学之辩。从逻辑上讲惠施是赢家。名家善辩,研究方向是“形名”关系,“名实”关系。“濠梁之辩”不禁使我们想到当时万里之外的古希腊广场上圣哲们的雄辩场面。遗憾的是名家未能更进一步,否则逻辑学会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完善与发展,从而摧生科学的发展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至今人类依然靠着那时所产生、所创造以及所思考的东西生活。每值新的飞跃产生之时,人们都会带着记忆重新回归到那轴心时代,并被它重燃激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