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于无声处]B1 平淡之中情最真

树影茶屋

<p class="ql-block"><b>图文: 树影茶屋</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416878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张青涩的照片,把我带回1975年,记得那年我25岁,他28岁。利用学校暑假去部队结婚,从东北返回路过北京留下了第一张双人合影,算是结婚照吧。从此命运把我们连在了一起,在及其平常的生活中,恍然之间已度过了50个春夏冬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口头婚约八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我初中毕业后刚滿16岁,有人来家介绍对象。家人欣然接受,见了一面后,收了价值几元钱的财礼作为信物,口头婚约即成。因那个特殊的年代,社会按下了暂停键再次恢复后。他入伍当兵了,我参加三线建设后推荐上大学了。我们走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不同道路上。口头婚約长达八年!羞涩与传统,距离与差异,从没当面说过话,拉过手。更别说风花雪月的浪漫;热情似火的拥抱;山盟海誓的“5.20”誓言。那就是“恋爱”?也许现代人不理解,也不可思议。可那个时代的订婚也不止我一人。口头婚约的不可反悔,也有时代的偏见,时代的压力,也是时代的产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平平淡淡最是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家是生活的港湾;生命的归属;也是最温馨的名字。想当初军民两地分,哪有家呀!收入低,没有房,物质特匮乏。生活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一代人才懂得。各自的付出只有对方理解珍惜才是最真。婚后第二年7月初我在乡镇中学校生孩子时,阵痛一天一夜只有孤独忍受...满月后,他才请到探亲假从东北回来,大包小包象驮驴一样带些生活必须品补助家用。我的40天产假(也是暑假)刚滿,秋季开学就安排课程上班了。照顾我月子的母亲已回家了,他一个月的探亲假就成为照看孩子和做家务的全部工作。记得当时孩子还没有把昼夜颠倒过来,通夜哭闹,吵得我都烦躁不安。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他几乎晚上没睡过好觉。但他从未发脾气,无怨无悔的做着一切。刚刚开始的家庭生活就是这样,那场景令人终身难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的过往,有些事总是感恩于心,令人难以忘怀!七十年代中后期,蜀中有点小灾荒,农村贫困山区温饱问题遭遇困难。我的家里父母年迈,小妹和四个侄子正是读书长身体的时候。粮食欠缺,我和大哥(攀枝花工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全力帮助家人度过难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那有能力呀?国家供应粮油我和女儿33斤粮,1.5斤清油,2斤肉票,加保姆本就不够吃。还要多管闲事,叫小妹和姪甥们来学校读书且承担生活。我这种顾及父母及为兄弟姐妹分忧的行为得到老公的全力支持!他用军服换粮票(一套军装换50斤粮票,一双大头鞋换100斤粮票)。那些年他换和买共凑了两三百斤粮票帮助我及家人度过难关。</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助人为共同喜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难忘我在玉山中学任教时,带着小孩不容易。老校长(纪洪永)有个老儿子比女儿大几岁,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孩子自己玩。校长农村老婆经常来学校,有空一起照看着我女儿。心有感恩,几年后老校长退了休,我也离开此校,准备随军调往东北。心念川东北农村冬天很冷,老校长身体不好,居住农村一定很辛苦而耿耿于怀。与老公商量,正好那年部队新发大头鞋,他舍不得穿,说就送老校长吧。探家时我们步行60里地送到了老校长家里而释怀!</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改革开放及部队整编缩军,1986年初他转业我们回到了故乡,安置于达州工商银行。当时改革春风已经吹满神州大地,城乡差别严重,打工热潮风起云涌。而偏远山区,受益于计划经济的家庭观念还未转变。我们尽一切努力,说服动员甚至带入城市,帮助山乡亲朋好友家的年轻人走出来,打工或经营。有求助的,力所能及竭尽全力!在我们的帮助下,一个一个地走出来,一家一家的改变面貌。有几家子侄特别是老公家侄甥还走上富裕的道路。虽然我们主要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但在很多时候还是出钱出力的实质性的帮助。在帮助别人时,家庭不仅无争吵,还特别一致,深感帮助了别人且有了成效而特别开心快乐!大概这就是维系家庭合睦的基础,有共同人生观的志同道合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相互扶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岁月匆匆,而今我们早已退休,迈入古稀。真正的放下还是10年前。老伴的一场车祸,一只腿粉碎性骨折后,女儿离职照顾孙上学,我们相互搀扶的二人世界才开始。这十年来老伴拖着镶嵌钢板的腿走遍了国内外很多地方: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国以及国内台湾、新疆.…。老伴是个勤劳好动闲不住的人,两人世界的家务事基本上是他全包,我的爱好他全力支持。我误打误撞进入美篇空间已有7年,但自从有组织的美篇之家成立后,自己才感觉到如鱼得水。又有老伴的全力支持和欣赏。近两年进步较大收获满满,去年荣获《卓越奉献奖》。“军功章呀,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正想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天有不测风云”今年伊始,老伴住院手术稍微攺变了一下生活节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面对现实,也是我回报关照他的最好机会,从医院的陪伴,到回家的调养。乆违了的烧菜做饭,重拾起来倒并不难。照顾病人当伺候月子一样,勤学好问就可以了!这期间我终于学会了饨乌鱼、蒸鲈鱼、蒸鸽子等菜肴。在家人的精心关照调理下,病人积极配合,放松心情。欣慰的是三个月后随着伤口逐渐愈合,病情也好了很多。逐渐我们又能重启旅途走天下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一个中国传统式的婚姻家庭。哪有那“郎才女貌”幸福美满?哪有那“你侬我侬”的情意绵绵?从一开始感觉不那么合适的婚姻,怎的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走着走着就老了,从老公变成了老伴。这种以人性“三观”契合,善为本性的家庭,一定有爱,且爱在无言中!</b></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