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p> <p class="ql-block"> 国防科技大学是中央军委直属的综合性研究性高等教育院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始终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培养通用专业和联合作战保障指挥与技术人才,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学校。</p> <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五大队,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主要经历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长沙工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发展阶段。</p> <p class="ql-block">国防科技大学,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哈军工”创办于抗美援朝期间,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其卓越的办学成效铸就了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丰碑。</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表明,现代化战争必须有现代技术装备,需要有掌握现代技术装备的人,建立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为全军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1952年3月18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央军委呈送《关于成立军事工程技术学院的报告》。党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决策,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和志愿军第三兵团的部分干部为基础,筹建军事工程学院”</p> <p class="ql-block">1952 年6月 21 日下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陈赓,商谈筹建军事工程学院。毛泽东对陈赓说:“调你回来就是要创办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军官,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由你当院长兼政治委员。“”</p> <p class="ql-block">时任副总参谋长张宗逊,向首任院长陈赓授旗,陈赓代表学院接旗后致答词。后为副总参谋长张宗逊。</p> <p class="ql-block">退出军队序列</p><p class="ql-block">为适应国防工业和科研体制调整,1965 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工程学院等三所院校改变管理体制的报告》,从1966年1月1日起军事工程学院改为地方体制,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归国防科委领导。由于学院组建领导班子调整交流干部、移交武器装备、接转供给关系需要·定时间,经中央军委批准,从1966年1月推迟至4月1日,全体军人集体转业。</p> <p class="ql-block">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p> <p class="ql-block">主体南迁改名长沙工学院</p><p class="ql-block">1970年1月 29 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变国防高等院校领导关系的通知》。经国防科委、各总部军兵种协商决定,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长沙工学院,归广州军区领导。2月至11月,全院教职工分四批迁到长沙。学院的党政工作、行政管理、医疗卫生和生活供应等由湖南省革委会、省军区负责。有关教学、科研生产、经费、招生、学生分配等工作,以七机部为主。学院南迁长沙后,办学条件极端困难,全院干部职工发扬自力更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己动手建设校园,装车运料,铺路架桥,植树栽花,逐步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p><p class="ql-block">教务部</p><p class="ql-block">政治部</p><p class="ql-block">院务部</p><p class="ql-block">基础部</p> <p class="ql-block">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p><p class="ql-block">1977 年7月 23 日,邓小平接见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负责人张文峰、高勇,听取创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汇报时说:“1975 年那时候,教育战线搞不动,我就想让军队带头,在军队搞一所国防科技大学从高中直接招生。现在看来还不够,还应当发展。</p> <p class="ql-block">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p><p class="ql-block">1999年,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并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并于2003年为学校题写“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训,发出“为把国防科技大学建设成为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p> <p class="ql-block">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p><p class="ql-block">1999年4月26日,中央军委决定:将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长沙政治学院并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大军区级),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p><p class="ql-block">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宣布命令暨授旗大会。</p> <p class="ql-block">2003年8月31 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学校,听取学校情况汇报和参观科研成果,接见教职员工和老领导、老专家、离退休干部代表,出席建校 50 周年文艺晚会。9月1日上午,江泽民检阅学校学员方队,出席校庆大会,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将再裁军 20万,向全军发出“<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为把国防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b>”的号召。</p><p class="ql-block">2003年9月1日,江泽民在学校成立 50 周年庆祝大会。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将再裁军20万,向全军发出“为把国防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号召</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学校赋予重要使命,寄予殷切期望,2003年在长沙接见学校校长、政治委员,2007 年和 2011 年两次参观学校科技成果,2007 年对学校研制成功银河深度并行计算机作出批示,2009 年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题名“天河”。</p><p class="ql-block">2011年4月 30 日,胡锦涛视察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参观“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视察学校</p><p class="ql-block">2013 年 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学校,检阅干部和学员方队,接见师以上领导干部和正高职专业技术干部,参观科研成果展示,接见科技创新团队代表,在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对学校建设发展提出“牢牢扭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建设,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牢牢扭住培育优良校风这个基础工程”明确要求。</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为学校授军旗、致训词</p><p class="ql-block">2017 年7月 19 日,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大会暨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授军旗、致训词,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02, 81);">2017年,中央军委决策,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并将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三研究所划归学校。校本部设在长沙。学校改革重塑后,形成多校区异地办学模式。学校持续推进深化改革,2022年根据中央军委批准,对学校机构编制进行调整优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布局更加适应一流事业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校改革重建后,本部设在长沙,形成长沙、南京、武汉、合肥、西安、苏州等地“一校八地”办学格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69, 50, 176);">长沙</b></p><p class="ql-block">校机关</p><p class="ql-block">气象海洋学院</p><p class="ql-block">文理学院(2017)</p><p class="ql-block">理学院(2022)</p><p class="ql-block">计算机学院</p><p class="ql-block">电子科学学院</p><p class="ql-block">前沿交叉学科学院</p><p class="ql-block">电子科学学院</p><p class="ql-block">智能科学学院</p><p class="ql-block">系统工程学院</p><p class="ql-block">空天科学学院</p><p class="ql-block">军事基础教育学院(2017)</p><p class="ql-block">军政基础教育学院(2022)</p><p class="ql-block">研究生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北京</b></p><p class="ql-block">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北京学科交叉中心</p><p class="ql-block">(2022年)</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南京</b></p><p class="ql-block">国际关系学院</p><p class="ql-block">第六十三研究所</p><p class="ql-block">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南京学科交叉中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合肥</b></p><p class="ql-block">电子对抗学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苏州</b></p><p class="ql-block">原信息工程大学外训大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西安</b></p><p class="ql-block">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2017年)</p><p class="ql-block">试验训练基地(2022)</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武汉</b></p><p class="ql-block">信息通信学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昆明</b></p><p class="ql-block">国际关系学院军事调研大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主体</p><p class="ql-block">前身是 1931 年成立的红军无线电培训班和1938年成立的军委日文训练班1949 年8月,中央军委根据毛主席关于开辟国外战场的重要指示,创办劳动大学外文训练班和军委工程学校。在 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校区六迁校址,十易校名。1969 年从张家口迁驻洛阳,1978年由工程技术学院改称洛阳外国语学院1986 年更名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7年调整为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2023年7月校区主体军事外语相关力量转隶国防科技大学。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合并。</p><p class="ql-block">2024.1开始搬迁。</p> <p class="ql-block">国际关系学院</p><p class="ql-block">国际关系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1 年的军委总情报部部队侦察干部学校1953年8月19 日在张家口正式成立中央军委外国语文学校,1955年5月更名为解放军外国语文学校,1957 年改名为解放军外国语文专科学校并迁至北京,1960年1月改名为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1969年10月改建为解放军第二外国语学校1976 年8月改名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1978年11月更名为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1986年6月改称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2017年4月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p> <p class="ql-block">国际关系学院分校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