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川藏行 第三次走拉萨(下)

淡若水华

<h1>2023年8月19日近午,离开布达拉宫,到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的大昭寺。</h1> <h1>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先有大昭寺、再有拉萨城。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h1> <h1>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h1> <h1>游客进大昭寺,要提前一天预约,在八廓街入口处过安检,然后在大昭寺侧门进入。(七十岁以上老人无需预约、需购80元全票)</h1> <h1>记得2007年时,这里没有围栏,游客是可以直接进大昭寺正门的,当地藏族信徒就在大昭寺正门附近顶礼膜拜。</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大门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大门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大门口</h3> <h1>从侧门进入大昭寺、游客走参观通道,不能走藏族信徒转经朝拜通道。在拥挤的通道边,有执勤人员严格管理,并严禁摄影。走游客参观通道就少一点近距离的机会。</h1> <h1>围绕大昭寺主殿转经是“最靠近佛祖的转经道”。大昭寺被视为拉萨的心脏,更是西藏的信仰中心,因为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信众们认为“见到佛祖等身像,如同见到佛祖本尊”,这条转经道在藏语中被称为“廊廓”。见转经的藏族信徒有手执念珠喃喃念经文的,有在佛像前顶礼膜拜恭敬地献上香火钱的,有提着装满酥油的热水瓶添加酥油灯的......。(严禁近距离拍照)</h1> <h1>我努力“公关”,争取到跟着虔诚的藏族信徒亦步亦趋、走近一尊尊佛像。近距离见到了大殿正中供奉的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虔诚地替未能预约进寺的同行年轻人还了愿。对藏传佛教文化知之甚少,在燃燃不息的酥油灯火中唯有敬畏、感受信仰的力量,被执勤人员催促着也不得久留。(严禁摄影、无图可上、简言记之)</h1> <h1>从楼梯上到二楼平台,来到大昭寺金顶旁,那辉煌的建筑在耀眼的阳光中光茫四射,灿烂无比。(这里是可以拍摄的)</h1> <h1>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可惜不敢造次带相机进来)</h1> <h1>站在阳光普照的金殿旁,只觉得很静很净。</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为何一而再、再而三来到这缺氧的地方,见山见水见佛塔,不为觐见也非信仰,只为求得内心片刻平静。</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主殿转经道旁</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三层平台</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二层平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二层平台</h3> <h1>不能如愿进寺的年轻人还在外等着,没能来得及上三楼的平台。好在2007年来大昭寺时还留的记录:站在高耸的转经塔下,远眺辉煌的布达拉宫、俯视大昭寺广场人流攒动......。</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三层平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三层平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三层平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2007年8月 大昭寺三层平台</h3> <h1>2020年9月疫情期间来到这里,没能进大昭寺,只是转了八廓街。</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大昭寺前八廓街 2020年9月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大昭寺前八廓街 2020年9月</h3> <h1>当下走出大昭寺,门前的这条被称作八廓街的商业步行街,是拉萨最热闹的区域。“先有大昭寺,后有八廓街”,藏民会把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八廓街地区称为“拉萨”,藏文译为“佛地”,取自佛陀在此的意思。</h1> <h1>据说起初这里并没有道路,是朝圣者经年累月地围绕大昭寺转经而踩踏出来的,这就是“最热闹的转经道”,藏民称其为“帕廓”,是中圈的意思。当然现在的路修得很好,路边的商店也很兴隆。不过最重要的它还存留着拉萨历史的记录。</h1> <h1>曾经先后三次到过这里,感觉变化还是很大的。</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大昭寺三层平台俯瞰的八廓街 2007年8月</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摄于八廓街 2007年8月</h3> <h1>未能预约入寺的魏领队已经转了两圈八廓街了。跟着他再次走一圈八廓街。这里也是游客参与最多的一条转经道,围绕八廓街并沿着经杆外侧顺时针环走,不仅可以感受满脸高原红的藏族朋友的虔诚修行,跟着他们亦步亦趋的时候,是可以试着体验一次放下凡尘琐事的超脱。</h1> <h1>跟着魏领队穿过拉萨古城的小巷,赶往在八廓街之北约500米处的小昭寺。</h1> <h1>小昭寺,藏语称为“甲达绕木切”,始建于7世纪中叶641年(藏历铁牛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h1> <h1>小昭寺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另有诸多珍贵文物。寺内香火很旺、但严禁拍摄。</h1> <h1>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跟着年轻的上班族走川藏、进拉萨,还是比较匆忙的。期待有机会再来拉萨,静静地待个十天半个月,争取感受一下第三条转经道“林廓”,围绕整座拉萨城,由大昭寺、小昭寺、经过老城区,最后围绕布达拉宫、宗角禄康、罗布林卡以及药王山,环转一圈。期待吧......。</h1><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