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末口的春天

姚兵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开凿了一条运河,把两大水系联结在了一起,历史上把这段运河称邗沟。</p><p class="ql-block"> 605年,隋炀帝在邗沟的基础上,开凿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和一些天然河道,最终形成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 在古淮安城外有一个叫末口的小镇,邗沟就是在此与淮河联接。</p><p class="ql-block"> 自邗沟开通至明永乐13年,计1900多年,末口一直扼住江淮要津,抗击着北方夷族的入侵。南宋初年,名将韩世忠驻守末口十多年,一直觊觎江南的金人始终不敢南犯。</p> <p class="ql-block"> 末口同时也是经济文化重镇。鼎盛时期,南来北往的物资在这里转运,舳舻千里,冠盖云集,末口成了名贯天下的东南富庶之地。明清两代,这里一共出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三鼎甲齐全”之誉。</p><p class="ql-block"> 1415年,陈瑄开凿清江浦河道,西移邗沟。从此南北行驶的船只,不再经末口过淮,末口镇上的桨声帆影、黄尘故道逐渐失却了往日的辉煌,在岁月的变迁中归于沉寂。</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古末口,有了河下这个新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风吹散了岁月的尘埃,又带来了丛䓍的种子,从此这里又有了四季的风景。虽然没有了往昔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没有了风云际会、缘聚缘散,在人间的四月,站在街前的古渡口,似乎又可以看到那远远地、正在乘风驰来的片片风帆。</p> <p class="ql-block"> 漫步走在青石铺成的巷道里,花枝般的人儿鱼贯涌动,随心地点染着虚华的时光。流光照过高高的礼字坝,在草地上洒下了温暖的影子。街道里流动着油炸茶馓的油香,夹杂着小贩悠长的叫卖,让人在不经意间产生了时空轮回的错觉。</p><p class="ql-block"> 在沈坤状元府,黑漆漆的大门前矗立着一排披着红绸的拴马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他们并不在意府里面的喧闹,只想着折下那探出高墙的长长柳枝,用绿色来编织自己的装扮。他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着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沐浴着浩荡的春风,我不知道该如何与时光对话,讲述那曾经的沧桑和荣耀。我也不知道要选择哪一张船票,才能登上你重新开启的浪漫航程。</p><p class="ql-block"> 我隐约知道,在今天的古末口,正有一场天作之合的邂逅,花隔云端,一树烟霞。</p> <p class="ql-block">(感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