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赫尔曼·黑塞说过,“人生的义务,并无其他。仅有的义务就是幸福,我们都是为幸福而来。”作为教师,幸福的来源就是自己和学生。<br>教师,它没有富丽堂皇的头衔,只有朴实无华的奉献;没有新鲜刺激的噱头,只有默默坚持的付出。杨俊慧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平平凡凡的教师。19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她明白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要善于发现并加以引导,才可能有机会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13年的班主任经历,让她明白了师生是一种缘分,它不像亲子关系那般亲密无间,不像朋友关系那般和谐融洽,可它却偏偏比朋友关系更近、比亲子关系更远。茫茫人海,师生相聚,人生幸事!<br>从教以来,杨老师始终认为,“教师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触动或不满;教师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可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仿效或不屑。如果不能以饱满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那么将是学生们巨大的灾难,因为他们在最美的年纪,不应该遇见消极埋怨的老师,应该遇见美好的人,遇见美好的事,遇见美好的一切。”的确,教师的一生是在与青春同行,并且循环往复,这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br>杨老师经常感慨,说感谢她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是他们让她知道了换位思考的可贵,是他们让她懂得了美丽心灵的高贵,是她们让她了明白了真情无价的宝贵。在做班主任的这些年,她一直奉行“为人第一,为学第二”“自由与约束并行”“不以成绩论英雄”“抓大放小”。在这样的带班理念下,她所带的学生,个个尊师重道、乐观开朗、通情达理、心怀感恩;每届的高考成绩在同类班级里,也是名列前茅,最高分都在她班上。<br>尽管杨老师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高中语文教师,但丝毫不影响她收获作为普通老师的幸福。一张张证书,无论是录像课获奖,还是论文发表,抑或指导学生参赛,都是她自己默默耕耘的见证;一张张卡片,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三言两语,抑或卡通图画,都是学生对她孜孜不倦的喜爱;一句句问候,无论是肺腑之言,还是寥寥数语,抑或表情符号,都是家长对她苦口婆心的感恩。<br>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曾经写道,“每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总是不一样,这个不一样还不仅仅是指有的好,有的坏,更多的时候是意味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这个世界如同一个大森林:有挺拔的乔木,也有繁茂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络的藤蔓;有鲜艳的花朵,也有翠绿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示着自己一份独特的勃勃生机”。是的,人生如植,哪怕最后“草盛豆苗稀”,杨老师也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教育初心,浇灌自己,浇灌学生,让学生尽量绽放自己的光彩,成为最好的自己!<br><br>杨俊慧,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新余市骨干教师。在2019-2024期间,5节“智慧作业”录像课被“赣教云”平台录用;参加班主任技能大赛获市二等奖;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分别获省、市一等奖;指导学生征文比赛获省三等奖;参与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在国家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曾获校级“优秀党员”“先进备课组长”称号。(供稿:高二年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