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去世已经三十六年了。</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冬季农历十一月初九早晨,母亲突发脑溢血,深度昏迷至十日晚八点半,驾鹤西去!从此我成了没娘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虽然阴阳相隔日久,但母亲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脑海里仍然清晰可见。如今自己也到了古稀之年,随着阅历的丰富,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伟岸高大,母亲慈祥无私的关爱,母亲含辛茹苦,倾尽全力的为孩子操劳的情景总在心头涌现……</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小脚妇女,虽没有什么远大的革命情结,但却是一个勤俭持家、品格端庄、与人为善、受人尊重的勤劳实在人。</p><p class="ql-block"> 在我心中,中华民族精神美德仁义礼智信的启蒙教育,是来自母亲做针线活时给我娓娓道来的二十四孝故事。</p><p class="ql-block"> 母亲朴素的语言却教给我许多永远忘不了的人生格言。</p><p class="ql-block"> 家庭篇:家和万事兴。要尊老爱幼,用一根筷子和一捆筷子的道理 ,教我们兄弟姊妹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帮衬,家族才能兴旺。</p><p class="ql-block"> 过生活:要有计划,细水长流,囤里有粮想到无粮时,不能有上顿没下顿,更不能寅吃卯粮。</p><p class="ql-block"> 对朋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再好的朋友好不成一个人,互相尊重,有事帮忙,但不能寻问人家不愿说的事情。还特别强调对父母不孝顺的人,不要深交。</p><p class="ql-block"> 处事情:遇到困难,尽量自己扛,少麻烦别人。对有恩者,要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损己者,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也要让三分。留得以后好见人。</p><p class="ql-block"> 还有亲属邻里以和为贵,金钱面前重情义。碰到兄弟争执,婆媳不合要劝合不疏离,千万不可火上浇油等等。</p><p class="ql-block"> 回想母亲自己的言行处事,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记忆中生活困难时期,但凡有一点好吃的先给长辈留下,借口自己不饿,光看着大人孩子吃得高兴自己不动筷子。还记得有一次家中丢了一件心爱的东西,到处找不到,过后却在邻居家中无意发现,人家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在用呢。母亲虽然心中很不高兴,但还是念她一时糊涂,忍了下去没有戳穿,避免了尴尬。还自我安慰说,拿别人家再稀罕的东西也发不了财,咱也穷不了。从而保住了几代人多年的邻里和睦,尤其后辈相处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由于母亲这种与人为善的 性格,因此 她能和家族邻里的同辈人和睦相处,妯娌姑嫂兄弟姊妹们都能和她说说心里话,因为在她这里说的话办的事从不出祸端,日久天长便受人信赖。</p><p class="ql-block"> 在小辈人心中,她是受人尊重的长者,有些婆媳矛盾妯娌纷争在她这里也常常得到化解。母亲没有伶牙俐齿 巧舌鼓噪的口才 ,用的都是过好日子的农家大实话。</p><p class="ql-block"> 给我生命,为我操劳一生又帮我带大两个儿子的母亲啊!没用我床前侍奉一天的亲娘啊!我亏欠您一生一世的恩情无以回报,成为我今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如今我随儿子们远离故土客居国外,连给您坟前添土的机会都少有。至今想起亲娘就心疼不止,忍不住的泪水涟涟,娘的千般好万般情都涌上女儿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我亲爱的母亲,您朴实无华的言行中渗透着高尚的为人处事的中华美德,您平凡的小脚女人的身影在女儿的心中却永远伟岸高大,无所不能!女儿一直谨记并践行着您的教诲,也身体力行的传承给下一代。以此永远怀念我亲爱的母亲,以慰籍母亲的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 写于母亲节前夕(24年4月25日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