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月的桂林,春风拂面,山水如画。4月25日至26日,2024年春季“活学课堂”全国中小学教师素养课堂名师课例观摩研讨会,小学语文专场在美丽的桂林隆重举行。在环江县教研室韦雅漫、韦早菊两位教研员的带领下,来自县直和乡镇学校四十多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前往现场观摩学习。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基于“新课标”的任务群教学实践探索 。通过专题讲座、名师课例观摩、名师案例剖析、专家答疑、双向互动交流形成学习闭环,让参训的老师们学有所思,学有所获。</p> 开幕式 <p class="ql-block"> 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张敬堂在开幕式上致辞。</p> <p class="ql-block"> 广西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院院长陆云在开幕式上作指导性讲话。</p> 专题讲座二 <p class="ql-block"> 广西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院陆云院长作了题为《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模型研究》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陆院长首先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由来”引入,通过新旧版课标的对比,明确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的育人功能。陆院长强调:老师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与以讲解分析为主的语文课堂说再见,扎实开展核心素养引导下的语文学习活动。接着,陆院长从“语文学习任务群类型及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结构模型”这两方面进行阐述。陆院长明确指出,备课时老师们要以“单元”为基础来设计教案,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说明,让老师们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陆院长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可操作性,让参训老师学得会,带得走。</p> 活学课堂1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黄吉鸿老师执教《猫》这篇课文时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黄老师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文本,充分挖掘着文本中独特的细微之处。 一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二是抓住标点符号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三是抓住语气词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p> 活学课堂2 <p class="ql-block"> 黄吉鸿老师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更是耐人寻味。教学时黄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聚焦“计策”,抓住“思维”,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孙膑在赛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说一说故事,还原人物内心独白,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得到了提高。</p><p class="ql-block"> 授课结束后,黄老师对这节课的设计进行了具体说明,并建议语文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三知”。一是知人:知道学生的学情;二是知文:知道文章的精彩的妙处;三是知己:知道我们自己能带学生到哪一个境界。</p> 活学课堂3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堪称名著教学的典范。整堂课张老师以捡风筝、取风筝、放风筝为线索将课文有条理地串联,引导学生三品“笑”字,让学生体会大观园里的和谐有趣,延伸到“断”“散”等字眼,体会文章埋下的伏笔以及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兴趣。</p> 专题讲座三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张学伟老师给大家作了题为《用什么撬动课堂》的专题讲座。张老师认为从这四个方面着手:用语言撬动课堂,用思维撬动课堂,用情感撬动课堂,用活动撬动课堂。张老师以《军神》为例,运用“话剧”为活动形式,通过演一演、选一选、海报宣传,让课堂成为语言的训练点。最后,张老师提出:我们要让课堂成为语言的训练场、成为思维的运动场、成为情感的共振场、成为文化的根植场。张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为一线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p> 活学课堂4 <p class="ql-block"> 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十大青年名师”获得者,统编教材培训专家鱼利明老师执教《蜘蛛开店》一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鱼老师指导学生扎实开展识字、写字的同时还善于创造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寂寞”“无聊”“商店”“顾客”等词语;结合表情包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蜘蛛面对不同的顾客心情的变化;结合情境复述故事,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观摩的老师也受益匪浅。</p> 活学课堂5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险记》时,鱼老师把学习任务巧妙地安排在教学环节中,在感受人物品质上鱼老师抓住环境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人物形象,鱼老师还通过师生分角色演绎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海难发生时哈尔威船长的威严和对弱小的同情,从而体会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品质。</p> 活学课堂6 <p class="ql-block">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执教的《巨人的花园》教学环节紧凑顺畅、教学形式丰富。吉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句,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去探寻花园的变化,探寻巨人的形象,探寻文中意味深长的话 ,让学生感受到花园景象前后的强烈对比,激发孩子们学习童话的兴趣。</p> 专题讲座四 <p class="ql-block"> 最后,吉春亚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任务群构架助力思辨性阅读能力提升》的专题讲座。思辨性阅读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吉老师通过《自相矛盾》《凤凰寿》《草船借箭》等课例,指导老师们如何把握课文内容,如何从课文中提取思辨性问题。鱼利明老师通过“2023年全国第四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观摩活动评价标准”,指导老师们在今后备课、上课过程中要如何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和资源,巧用教学方法。鱼老师还指出,新课标的任务群不是把“任务”“活动”生硬地呈现到课堂上,而是让“任务”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鱼老师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给老师们展示单篇课文如何设计,使老师们收获颇丰。</p> 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观摩学习老师们收获满满,期待第二天的课堂盛宴。</p> <p class="ql-block">撰稿:第一学习小组(环江一小、环江二小、环江三小、明伦小学、龙岩小学、下南小学、驯乐小学、东兴小学参训教师)</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蒙美四 莫礼荣 卢美林</p><p class="ql-block">审核:韦雅漫 韦早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