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文字之祖 千古史儒之师

紫山兰水吴家粦

<h3>  仓颉,又作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形象独特:龙面大口,四目闪闪发光,为智慧之人。《说文解字》《淮南子》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主管人事档案和古籍,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最终创制了文字。感动了上苍下了谷雨。因在文字创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也是道教中的造字之神。仓颉创造的汉字是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字。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助中华文化精华的保存,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后世字书常以“仓颉”命名,从古到今,相关民间信仰和崇拜层出不穷,各地有关仓颉的纪念场所如仓颉庙(祠)、墓(陵)、造字台等遗址几十处。2010年,联合国将每年4月20日设为中文日,以庆祝传统节日“谷雨”并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贡献。</h3> <h3>仓颉神像。</h3> <h3>白水仓颉庙。</h3> <h3>  《辞源》认为,文字是在社会长期实践逐步产生形成的,不可能由一人创造,仓颉只是在造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文字的始祖。自仓颉首创“鸟迹书”之后,汉字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上沿着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脉络一路传承。</h3> <h3>仓颉造字台。</h3> <h3>  自古至今,仓颉造字的功绩一直在民间流传,对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有较大的影响。仓颉被尊称为神、圣。宋初的《大宋仓公碑》歌颂“仓公大圣,除邪立正。感应君王,得耳天阡。殿宇重修,再兴石铭”盛赞仓颉造字的功绩。在仓颉的故乡陕西白水县,人们称他为“仓圣”起殿建庙,庙内碑刻林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俗文化区。如白水历史上有盛大的谷雨庙会,是专为祭祀仓圣。白水人敬惜字纸,化焚之后或深埋于净土,或扬灰于清流,以示对仓圣的崇敬。白水人不敬佛,不信道,只敬一个仓圣爷。乞雨、求子、祈福概不例外。</h3> <h3>  陕西白水县位于关中平原的东北部,隶属陕西渭南市。面积986平方公里,人口30万,属于一个小县。由于有全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仓颉庙,被誉为“仓颉故里”。</h3> <h3>仓颉故里一一陕西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h3> <h3>白水仓颉庙。</h3> <h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中华仓颉碑林。</h3> <h3>彭德怀元帅亲筆提写保护仓颉庙的碑文。</h3> <h3>  白水仓颉庙,在汉延熹5年(162年)己初具规模,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的史官乡,是为纪念文字始祖仓颉所建,是中国同类遗迹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北屏黄龙山,南临洛河水,占地17庙,呈南北长方形状,高墙厚垣环绕四周,建筑布局完整。整组建筑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山门、前殿、报厅、中殿、寝殿、墓冢。在主体建筑的两侧又分布着东、西戏楼、钟鼓楼、东厢房等。</h3> <h3>仓颉庙祀奉仓颉神像。</h3> <h3>戏楼。</h3> <h3>通过偏门进入仓颉庙。门两边书写着对联“万世文字之祖,千古史儒之师”,横披“朝圣门”。</h3> <h3>仓颉鸟蹟书,中华汉字源。</h3> <h3>庙内古柏成郡,很多是千年古柏。</h3> <h3>庙内一棵最大、最古老的柏树叫仓颉手植柏,距今5000余年,是国宝级的柏树。这也是仓颉庙内的一大奇观。</h3> <h3>  仓颉墓冢是一大土冢,早在东汉就有之,周围有三米高的砖花墙,是民国28(公元1939牟)修建的,开有东南两门,东门上联是“画卦再开文字祖”,下联是“结绳新创鸟虫书”,横披为“通德”。西门上联是“雨栗当年感天帝”,下联是“同文永世配桥陵”,横批为“类情”。墓冢上边古树遮天,正南边有一小型墓碑。墓园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个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h3> <h3>庙内古木苍天。</h3> <h3>墓冢东门对联:画卦再开文字祖,结绳新创鸟虫书。横披:通德。</h3> <h3>  仓颉庙内历代碑石众多,虽经战乱多有散,现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阵列于前殿之内。其中以《仓圣鸟迹书》碑最为珍贵。</h3> <h3>《仓颉鸟迹书》碑刻在黑色碑上28千古怪的符号,据说是仓颉最早创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1984牟,上海书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亿阁帖》将它们破译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h3> <h3>图片:部分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文字:紫山兰水据文史资料编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