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的阳产

白衣侯

<p class="ql-block">  阳产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为郑姓居地。郑姓于宋时由歙北迁移定潭而居,后迁阳产。阳产一名,“阳”,是面对阳光;“产”,意为陡峭。它是一个依山就地而建的山寨,建筑以土楼为主,土楼墙体厚实,冬暖夏凉。在歙南一带,流传着一句俗语:“有福之人歇土墙(即土楼)”。土楼群是阳产景区最大的特色,现存土楼367栋,为皖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楼群。</p><p class="ql-block"> ——以上文字大致是阳产的自我介绍。</p> <p class="ql-block">  阳产景区,不在我第四次游历古徽州的计划内,阴差阳错却让我这个古镇控来到了完全不同于徽派粉墙黛瓦建筑风格的阳产村这个“方外之地”,几个小时的游览,除了让我惊喜莫名,更生出一种自古得失不由人、“祸兮福所倚”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很多游客和我有同样的疑问:黄土垒成的房子能保存几百年而不倒,难不成含有高科技成分?咱们都不懂建筑学,只知道:这里面一定有阳产人的聪明智慧在内。</p> <p class="ql-block">  也不是所有的建筑都是黄土垒成,村里也有高高大大粉墙黛瓦的砖砌楼房,有的门楼上砖雕的精彩程度和其他古村中的豪华老宅相比也毫无二致,只是大门紧闭进不去,不能身历其境欣赏屹立深山几百年的这些老宅子里的绝世之美。</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一些土楼成了危房。要保护这么多的土楼群,当地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巨也许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当年会有拆了这些土楼群的动议。要不是退伍军人郑小河先生坚持不懈的大声疾呼多方奔走,要不是黄山市领导的从善如流正确决策,土楼群早就灰飞烟灭了。</p> <p class="ql-block">  时值正午,阳光强烈,天空万里无云,阴阳反差太大,于摄影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当我在村口观景台拍完几张照片,小心翼翼地踩着高低不平宽窄不一的陡峭山路走进土楼群时,不一会,天空中不知从那里飘来了朵朵云彩,并渐渐地形成了非常漂亮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哈,老天爷对我真的不薄。</p><p class="ql-block"> 土楼依山势而建,密集而错落有致。在宁静的正午,黄墙黑瓦、青山绿树交互掩映。如果说,徽州其他古村镇如同一幅幅国画,那仲春的阳产就是名家笔下一幅浓墨重彩而又意趣飞扬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出人意料的是,尽管这里的交通不便,没有公交车可达,但游客明显比这几天走过的渔梁坝、昌溪村等古村镇要多得多。</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不少的客栈和餐饮店铺,但完全没有其他热门景点人声嘈杂熙熙攘攘的烦人景象。你看,这网红打卡点“五角大楼”门前,店主正闲适地坐在门口刷手机,小黑狗安静地陪伴在她身边一声不吭看风景,不像其他景点里的狗狗看到陌生人就叫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  土楼很密集,道路很坎坷,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景,有的楼与楼之间空间非常狭小,对摄影者而言,走几步拍几张照片,回过头来看到的又是完全不同的美景,而走在狭隘陡峭的山路,昂首不能阔步,得意更毋忘形,否则一脚踩空事就大了——这位七十三岁的老人家在不断地提醒着:注意脚下!她是本地村民,一个星期轮到一次做导游(不是正规导游,村里统一唤做“向导”),她非常珍惜这一周一次的“工作”机会,非常敬业,解说详尽,对这里的所有景点如数家珍。听着旁人对她的介绍,我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时令已过清明,但这里的油菜花还在展露笑脸,蓝天白云、绿叶黄花映衬着黑瓦土墙的土楼群,使这幅油画更加明丽鲜活、悦目赏心;而身着红衣的这位姑娘,好像是这幅美轮美奂油画的点睛之笔——所以爱拍照的女同胞们,穿着打扮也是一门艺术,如果在绿油油的麦田里穿一身碧绿的汉服,那就如同一滴水掉进了江河里,衣服再高贵都是浪费。而服装和景色有鲜明的反差,是最出片出彩的。下面两张照片似乎是同一个人,大家对比看一下效果如何。</p> <p class="ql-block">  山路之崎岖,往上走让年轻人都颇感吃力,但这位老人家却挑着沉重的建筑材料稳步向上,让人心生敬佩。</p> <p class="ql-block">  山道之旁,村居之边,时见“水垌”(俗称“水井”),这是郑家先祖发明的一种蓄水系统。水垌建在泉眼之上,用石块砌成圆形,可最大限度蓄水,以前是村民的生活水源。水垌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水源自山体岩层渗出,清冽甘甜,充分表现出阳产人的聪明智慧。</p> <p class="ql-block">  到了阳产,千万别忘了去村里的制高点:观景亭。在这里,群山环抱下的土楼群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在土楼群里七弯八转,最终来到了村口下面的“水口”处。水口,泛指村口水流的出入处。阳产村内现存三条溪流,统称为龙溪水。三条溪水交汇于山脚的村口处,而后向西南方向流淌,与进村山路平行,山泉清澈,古木参天,微风轻漾,空气清新,这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让人不由得生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喟叹。</p> <p class="ql-block">  沿着水口溪流走不多远便是阳产古道。顺山势、沿溪水而建的古道,旧时是村民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现存古道有840米,路宽约1.2米,沿途森林茂密,汇水成池,流水淙淙,景色绝佳。古道上面,就是进村时的观景台——兜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地,但是,心路旅程却是千姿百态风光无限。</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公路,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皖南山村就是一个标准的世外桃源。在这个世外桃源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只有纯净清幽、雄浑古朴的如画美景,以及勤劳智慧的阳产人和他们所创造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我庆幸:此生曾经来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  感谢郑小河先生,也敬佩黄山市领导,他们对土楼群的保护起了关键作用,对徽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善莫大焉!</p> <p class="ql-block">  大巧若拙,大美若朴。低调而至美的阳产走出了画中,施施然地踱入了我的心灵深处。经常打开看看这幅画,心会立刻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奇妙的是,当我到达村口准备离开阳产之时,天空的云彩也和我一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如画的古山村。</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终于领会了东坡先生“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诗的涵意。</p><p class="ql-block"> 阳产土楼的正午,天地间充满阳光正气,心灵中一片宁静祥和。</p><p class="ql-block"> 还有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