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净土不见山

时空踏歌

<p class="ql-block">天空之上,是一片神往而缥缈的秘境;天空之下,是一方眷恋不可触及的净土。龙年龙月龙日,我终于攀上了这座心念已久的中国五大佛山之一的梵净山老金顶!</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坐落于云贵高原与湘、渝、鄂交界的黔东北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它是从沧海磅礴的大海,繁衍为巍峨峥嵘、苍莽逶迤的桑田见证。</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也是我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早在宋代,佛教就已正式传入梵净山;明万历年间,它因“有古佛道场”而被称为“古迹名山”;清朝,又称“月镜山”,而“大佛山”之名仍流传于民间。</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景点众多,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自然景观,更有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p> <p class="ql-block">蘑菇石是梵净山的标志性景观,它以最奇特的姿态守望苍生。它既像天上飞来之物,也似地下生长而出,傲然矗立,岿然不动地在风霜雨雪中飘摇了10亿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相传,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曾专程到梵净山拜谒弥勒大佛。快登到红云金顶时,却因白龙马偶失前蹄,撒下一叠佛经,经书落地生根,便成就了今天的梵净山一绝——“万卷书”。</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位于新老金顶之间,是从蘑菇石去金顶的必经之路,也是梵净山寺庙群的主体建筑和四大皇庵之一。</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战火,仅存遗址,后人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且规模愈发大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常年云雾缭绕,远观新金顶就如屹立在山间的大拇指,寓意处于群山之首,扬名立万。</p> <p class="ql-block">相传此处每当日出时,红云瑞气常饶四周,因而被赐名“红云金顶”,从谐音来说,也带有“鸿运”之意。</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红云金顶的这两座寺庙,是世间最孤寂的寺庙。欲登上顶峰,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还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胆量。因为沿着山体修建的狭窄栈道几近90度陡峭。我四肢并用,肩背摄影包,拉着铁链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于登顶成功!</p> <p class="ql-block">传说,老金顶原本是一块完整的石柱,释迦佛与弥勒佛都要把它作为修行之地,二佛争持不下,就上天告御状,玉皇大帝用金刀将金顶劈为两半,释迦分得左岩,弥勒占了右边。</p> <p class="ql-block">我期许着登上金顶,聆听弥勒佛祖的福语慧言,让我人生获得顿悟和快乐。风云中,高悬于金刀峡上空的“今生后世桥”仿佛携你步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站在海拔2336米的红云金顶上,云雾缭绕其身,大有成仙之快感。此时,我不仅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悟,还有一种孤独求败的气势。因为每一座山都有其灵气,同样在金顶上也有不少求子求学求姻缘的人在高处加上一把锁,以祈求安康、顺遂。</p> <p class="ql-block">佛家所谓“竖三世佛”,燃灯代表过去,释迦代表现在,弥勒代表未来,所以在梵净山可以参拜三佛,而弥勒佛是最后也是地位最高的佛,因而梵净山乃弥勒佛道场。</p> <p class="ql-block">果然古寺,是梵净山小众景点中最值得一睹的存在。它在攀登老金顶的途中,是一座由石块搭建的古寺庙遗址,有一种神秘苍莽的凄美感。</p> <p class="ql-block">在爬红云金顶的途中,有一个被忽视的观音洞,洞口不大,从洞口能看到里面有一小尊观音像,据说在此求子非常灵验,正应了别有洞天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从金顶下山往索道方向,据龙凤亭不足百步,可见一处绝壁,不论冬夏,整个崖壁上都有清亮的水珠滴落,冷冽清甜,聚集成潭,世人称之为净心池。</p> <p class="ql-block">清雅空灵的青山,云蒸霞蔚的峰林,溪流纵横的沟壑,在波诡云谲的万千气象变化下豪气横生的大山,放纵不羁的峡谷,桀骜不驯的江河,显得那么古朴、纯真而又多彩,神奇、玄妙而又空灵飘渺。</p> <p class="ql-block">雾气时隐时现,似真似幻,举目远望,模模糊糊,虚虚实实,令观者捉摸不定,于是产生幽邃、神秘、玄妙的幻象。</p> <p class="ql-block">在梵净山上,使人感觉驾临云端,飘飘如仙,似有佛光幻影的境界,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这里一年有200多天被云雾笼罩,登上金顶,感受身在云端的神奇体验。真真的一片烟水迷离、水墨丹青之境。</p> <p class="ql-block">记得禅宗《五灯会元》一书中,曾记载唐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p> <p class="ql-block">吾登梵净山,见山不是山,所悟是也……</p> <p class="ql-block">作者: 万贻平,江西南昌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新时代摄影》杂志签约摄影师,《人民摄影报》特约摄影师。从事业余摄影7年多来,致力于人文与风光摄影原创,截止目前,有300余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发表、入展、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