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熙故居

刘建明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5日(星期四14:00)南京城墙博物馆志愿者参观南京市民俗博馆,讲解+非遗活态展示(雕刻,抖空竹,刺绣等)</p> <p class="ql-block">甘熙铜像</p> <p class="ql-block">甘熙故居南门</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从1992年建馆开始,就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馆址甘熙宅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地处南京市中心,毗邻新街口商圈和秦淮风光带,民间俗称“甘家大院”“九十九间半”,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六千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0年,甘熙宅第内增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升级成为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成为保护、传承、弘扬南京民俗文化和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设有三个展区:“金陵名宅 书礼传家—甘熙宅第历史文化展区”“金陵瑰宝 世续繁华—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和“金陵繁会 城南遗风—老南京民俗展区”,分别位于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优雅精致的建筑和特色鲜明的展览交相辉映,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迷人魅力。</p> <p class="ql-block">友恭堂简介</p><p class="ql-block">友恭堂是甘熙宅第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一主宅大厅的堂号,是家族议事、接待宾客,举行婚丧、节庆、祭祀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友恭”一字典出《左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寓意家族之中兄应爱其弟,弟则敬其兄,延及父子长幼之间同样如此,这样便能父慈子孝、兄弟和睦,从而产生家族凝聚力。</p> <p class="ql-block">前轩后廊,五架梁三开间</p> <p class="ql-block">两张半圆桌拼成圆桌表示男主人在家</p><p class="ql-block">两张半圆桌一左一右放置表示男主人不在家</p> <p class="ql-block">建筑遗产 宅第保护</p><p class="ql-block">甘熙宅第由毗邻的五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又称甘熙故居、甘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俗称“九十九间半”。后经系统性保护、修缮,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中规模较大、形制较为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甘熙宅第建筑特色南北交融,既有江南民居的娟秀雅致,又有北方民居的浑厚大气。</p><p class="ql-block">2006年,甘熙宅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诗书传家 宅第书香</p><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嘉庆之际,南京丝织业大盛。甘氏家族善于经营,为家族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开始在南捕厅置地兴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成了庞大的“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甘氏家族在“友恭”家训的熏陶下,崇文重教,以藏书为好,在家中营造藏书建筑,搜罗文献,筑屋藏书,发挥了藏书教子,惠及乡邦学子的作用,也为推动金陵地方文化发展做出过贡献。文坛领袖姚鼐,地方名士马沅、程春海、朱绪曾、陆心兰等人都曾到津逮楼借阅藏书。</p> <p class="ql-block">文化客厅及《白下琐言》</p><p class="ql-block">从“天下文枢” 到世界“文学之都”,崇尚文学、热爱读书是南京这座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民居典范“甘熙宅第”建筑群因其藏书建筑津逮楼在地方著述和搜集乡邦文献方面所做的贡献而成为“世界文学之都地标性建筑”。“甘熙宅第”也成为南京城市独具特色的一间文化客厅。</p> <p class="ql-block">《白下琐言》</p><p class="ql-block">甘熙所著《白下琐言》原书八卷,后辑录《日下杂录》部分内容,合为十卷。这部笔记体著作,上溯六朝,下迄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内容包括南京地名沿革、乡邦文献、典故轶闻、风士人情、山水脉络、家族渊源、善行义举、金石藏书、堪舆实践等,可谓无所不包。得益于津逮楼藏书丰富,加上甘熙对研究南京历史兴趣浓厚,交游广阔,使得《白下琐言》质量颇高,考证详尽。《白下琐言》成为继明代《客座赘语》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与顾起元的《客座赘语》相比,甘熙的《白下琐言》,对南京的乡土论述,有更高的文献价值。</p><p class="ql-block">1853 年至1864年,十年兵灾导致南京地方文献大量散失,“津逮楼”藏书大部分也在这一时期化为乌有。同治、道光年间的修志者在搜集资料时倍感艰辛,在这种背景下,《白下琐言》的记载显得弥足珍贵,为后人记录下清代嘉庆、道光时期南京城的历史剪影。历史学家朱偰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评价说:“惟研究清代史迹,仅凭方志,尚觉不足,如洪、杨乱前,甘熙《白下琐言》,实为杰作”。光绪十六年(1890),甘熙孙婿傅绳祖出资刻印了《白下琐言》,后来由于战乱,原刻板散佚,1926年甘家后人甘仲琴补刻,最终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藏书建筑</p><p class="ql-block">甘熙宅第中最早的藏书之所是桐阴小筑。在桐阴小筑之后,甘熙宅第中又先后筑起津逮楼和州六宋砖之室。陈作霖在《运渎桥道小志》中写道:“宅中旧有津逮楼,缥缃彝鼎,充栋庋藏,千顷五车,差堪为匹。”通过梳理历史时期宅邸内的藏书之所,以物化的建筑追想当年金陵文籍鼎盛,人物风流。</p><p class="ql-block">桐阴小筑</p><p class="ql-block">桐阴小筑是甘氏家族最早的藏书之所,甘熙在此写下过《桐阴随笔》十卷。桐城派学者马沅在《桐阴小筑记》中写道:“桐阴小筑者,梦六先生(甘福)藏书处也。拓地半弓,排签万卷。池横碍步,疏落叶而泉通,山大如拳,拨蒙茸而路杂,地无他树,但种高梧,庭有余清,常垂新阴。”庭前栽种有高大的梧桐树,象征着文人高洁的品格,亦可在炎炎夏日隐蔽一室阴凉,“桐阴”之名即来源于此。</p><p class="ql-block">卅六宋砖之室</p><p class="ql-block">道光五年(1825),时任宝应教谕的甘煦在宁国寺瓦砾中获得三十六块南宋砖,甘煦对其钟爱有加,摹写砖铭汇编为《三十六砖归装图》,一时名流题咏甚多。为了所得宋砖能够永久留存,道光十五年(1835)六月,甘煦在津逮楼侧增筑书室数楹,将各砖嵌于壁间,将之命名为“卅六宋砖之室”。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南京,卅六宋砖之室毁于兵祸。</p><p class="ql-block">津逮楼</p><p class="ql-block">津逮楼一楼藏金石书画,二楼为藏书之所,甘福常于“春秋之暇⋯⋯登楼静坐,浏览群书,见有嘉言懿行,辄手录之”。并亲定训约:“至亲密友不得私自借出下楼,愿就读者听,违者以家法治。”甘福虽在津逮楼落成两年后离世,但其子侄、族人仍继续着藏书、刻书事业。津逮楼存续期间,发挥了藏书教子,惠及乡邦学子的作用。当时的名士程春海著《国策地名考》、朱绪曾著《金陵诗征》、陆心兰著《国朝明臣名儒嘉言懿行》都曾到津逮楼借阅藏书。</p><p class="ql-block">津逮楼建成于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仿宁波天一阁形制建造,为南京第一藏书楼。咸丰三年(1853)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后于2007年重建于甘熙宅第内东侧,成为游客观览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九十九间半”是民间对大型民居建筑群的俗称,并不是实际的数字而是形容房屋众多。按照规制,民居不可超过百间,而九是最大的阳数和吉数,因此民间以“九十九间半”形容甘熙宅第这组规模庞大,形制完备的民居建筑群落。甘熙宅第实有房屋三百余间。</p> <p class="ql-block">会客厅复原陈列</p><p class="ql-block">传统民居建筑的会客厅是男主人接待客人的正式场所,规制严谨,是较为安静私密的会客场所,也是最能展现主人生活品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寿石轩</p> <p class="ql-block">福禄寿喜砖雕</p> <p class="ql-block">丝竹雅韵 宅第清音</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甘熙宅第曾是京昆艺术在南京发展传承的重要场所。南京戏剧最大的票社公余联欢社和京剧票社新生社经常在此举办成员培训和演出。这一时期京昆艺术名流时常在此交流研习,加上甘氏对京昆戏曲和丝竹音乐的资料加以整理、研究和著述,培养出了许多戏曲人才和社会爱好者。为推动京昆戏曲艺术、江南丝竹音乐在南京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古宅雅韵</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甘熙宅第是南京京昆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在甘熙宅第里面成立的昆曲票社公余联欢社和京剧票社新生社,为南京地区京昆艺术发展培养出许多艺术人才和爱好者。</p><p class="ql-block">公余联欢社</p><p class="ql-block">公余联欢社成立于 1932年,聘请爱新觉罗•溥侗为戏剧部门负责人,戏剧部门下设京剧、昆曲、话剧三组。甘鑫担任昆曲组组长,成员有徐炎之、刘孟起、王道之、薛天汉、马伯夷、吴金声、吴南青、张树声、甘浏、甘长华、甘聚华、甘汝敏、甘纹轩等人。</p> <p class="ql-block">新生社与友艺集</p><p class="ql-block">1935 年夏,甘浏、甘涛、甘法等组建“新生社”,成为南京票界一支异军突起的青年队伍。京剧艺术家爱新觉罗•溥侗、梅兰芳、奚啸伯、徐兰沅、曹慧麟、童芷苓、俞振飞等时常出入甘家切磋艺术,对新生社成员艺术水平的提高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1948年新生社正式更名为新生戏曲音乐研究社。1950年2月至11 月期间,由新生社发起,联合华社、中联社以及部分名票组成了“友艺集”,成为解放后南京最大的票社。</p><p class="ql-block">新生社中,汪剑耘造诣最高。他擅长青衣和花旦,其声腔、扮相、动作诸方面都酷似梅兰芳,有“小梅兰芳”之称。范汝霖和王曼寿也有相当影响力,范汝霖早年受徐兰沅赏识,倒嗓之后有较长一段时间客居甘家,对新生社成员颇有教益。</p> <p class="ql-block">明德惟馨 宅第人文</p><p class="ql-block">甘熙宅第是清代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群,回顾甘熙宅第的建筑历程,从“德业有基”“家风礼仪”“文化传家”“雅艺之好”四个部分,介绍世居于此的甘氏家族以“施敬友恭”为治家理念,坚持勤俭持家,藏书重教,形成了儒雅、严谨、忠厚的家风。在家风文化的影响下,甘氏家族注重家族子弟道德品行的培养,人才鼎盛。这座大院中蕴含的家风礼仪、人文特色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也具有借鉴意义。</p><p class="ql-block">德业有基</p><p class="ql-block">甘氏家族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战国的秦丞相甘茂,其后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甘宁、东晋初年的甘卓均为战功显赫的名将。迁居南捕厅后,以“友恭”精神为家训,世代书香,诗礼传家,自清代以来成为以藏书、文学、地学闻名的文化世家。</p> <p class="ql-block">甘家始租</p><p class="ql-block">金陵甘氏为夏代甘国后裔。甘盘是殷商中兴名主武丁的老师,武丁继位,礼聘甘盘为相。甘熙宅第大门“武丁旧学,典午名家”的门联,“武丁旧学”指的就是甘盘。甘姓的郡望之地有渤海和丹阳两地。“典午名家”指的是东晋大将甘卓,“典午”是司马的隐语,原指司马之官职,后因晋帝姓司马,所以用“典午”暗指晋朝。</p><p class="ql-block">甘卓</p><p class="ql-block">甘卓:字季思,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甘宁的曾孙,金陵甘氏先祖。晋元帝时,进封于湖候,后授安南将军、梁州刺史,镇守襄阳。公元 322年,大将军王敦趁晋室衰微,企图谋反。甘卓因不从被害。晋明帝知其忠义,公元325 年追封甘卓为骠骑将军,谥号为“敬”,因而史称甘卓为“于湖敬侯”。</p> <p class="ql-block">迁居金陵</p><p class="ql-block">明朝末年,一支甘氏族人离开祖居地小丹阳甘村,进入城内,居住东花园一带(今白鹭洲)。开始以务农,经营田产为生。至清代乾隆、嘉庆之际,南京丝织业大盛,甘方栋率子行商,经营“剪绒、江绸、贡缎、棉纱、布帛”,经过两代人几十年的努力,为家族在南京城的兴旺发展打下了经济基础。同时又因甘家注重文化教育,清代乾隆以后城内甘氏家族中陆续有人考取功名,南京甘氏的影响不断扩大。在清代乾隆时期,城内甘氏家族在老堂号有相堂下新设了分支堂号友恭堂。</p><p class="ql-block">徐达东花园(白鹭洲公园)</p> <p class="ql-block">乐业兴居</p><p class="ql-block">清代嘉庆初年,甘方栋买下了南捕厅宅基地,用于扩大家族居所。嘉庆四年(1799),南捕厅甘宅初具规模,甘氏族人迁居其中,从此“友恭堂”堂号正式在新居中确立下来。</p><p class="ql-block">甘熙宅第分为多个营建阶段:先建居住性房屋,后建辅助性设施(如花园、津逮楼、文澜轩等)。嘉庆十三年(1812),先期修筑友恭堂所在的南捕厅 15号建筑群,随后南捕厅 17、19号建筑群和后花园陆续建成。大板巷 42 号建筑群则是在明代老宅基础上扩建而成,家族大房甘煦、二房甘熙的后人都曾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甘福还在花园中建书斋桐阴小筑,后又于 1832年在宅第内东南部仿宁波天一阁建造津逮楼,1835年甘煦在楼旁建成卅六宋砖之室。道光十八年(1838)甘熙中进士后,增筑文澜轩、寿石轩两间书舍。至此甘熙宅第完成“始建——扩建—完善”的过程,形成多组多进穿堂式大型民居建筑群,总面积近万平方米,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p><p class="ql-block">同治四年(1865)甘鳌代表甘氏家族向江宁善后总局呈领房地产执照:前正大门是南捕厅大街(今南捕厅),后大门是板巷(今大板巷),该处执照为二份:一份是南捕厅大街;一份是板巷。二份执照分述如下:1、同治四年四月十五日甘鳌领取板巷(坐东朝西)执照,内记旧有房屋伍厦伍拾贰间。2、同治四年五月十二日甘鳌领取南捕厅大街执照,内记旧有房屋贰厦伍间,基地壹佰贰拾伍间。所以该处共有旧有房屋染厦伍拾染间(面积8.6067亩,即 5737.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家风礼仪</p><p class="ql-block">甘氏家族拥有优良的家风传承,注重家族成员道德品行的培养。甘氏迁入南京新居以来,以友恭堂为新堂号,以友恭精神教化后人。他们对辈分排列、祭祀活动等讲求族内的礼仪规范;对社会有乐善好施的热忱态度,对家国有孝家报国的深厚情怀,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家风礼仪。</p> <p class="ql-block">兄友第恭</p><p class="ql-block">甘方栋时,父子以经商为业,家境逐渐殷实,家族也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嘉庆年间内乱不休,社会激烈动荡使甘方栋切身感受到唯有一脉相承的手足兄弟最为可靠,为了区分宗族、训勉后代子孙,也为了家族的“长治久安”提出以“友恭”作为家族的分堂号的主张。</p><p class="ql-block">“友恭”既是南捕厅甘氏的堂名,又是甘氏族人历代遵循的家训。</p><p class="ql-block">友恭出自《左传•文公十八年》所阐之五教:“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寓意家族之中兄应爱其弟,弟则敬其兄,延及父子长幼之间同样如此,这样便能父慈子孝、兄弟和睦、从而产生家族凝聚力。友恭堂大厅中悬挂的“友恭堂”匾额和“孝义传家政,诗书裕后昆”的对联上下呼应,点出“友恭”的真正内涵。</p><p class="ql-block">甘纹轩(后排左一)、甘长华(后排左二)、</p><p class="ql-block">甘法(前排左一)、甘浏(前排左二)、甘涛(前排左三)合影</p> <p class="ql-block">《对联》——爱新觉罗•溥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花图》——梅兰芳</p> <p class="ql-block">龙凤竹箫</p><p class="ql-block">(甘鑫演奏使用的竹箫)</p><p class="ql-block">年代:民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严凤英</span>故居</p> <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p><p class="ql-block">老南京过年习俗</p><p class="ql-block">老南京人对过年极为重视,图吉利、讨彩头、盼来年,诞生了纷繁多样的传统过年习俗。与全国其他地区年俗相比有共性之处,如祭灶神、贴春联、祭祖、饮屠苏酒等;也有个性之处,如逛灯节、食春盘、拌什锦菜等,地区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厚重,在全国享有盛誉。让我们在喜庆祥和的过年氛围中,感知南京传统文化里的浓浓年味。</p><p class="ql-block">贴门画</p><p class="ql-block">贴祈福门画是南京百姓迎年纳吉的一道靓丽风景,年老者多用推车进宝、四季平安等图,少年用麒麟送子、五子夺魁等图。</p> <p class="ql-block">拌什锦菜</p><p class="ql-block">什锦菜选取酱姜瓜、胡萝卜、金针菜、木耳、冬笋、白芹、酱油干、百页、面筋等十种菜色,切成细丝,再油炒调味,具有“阖家欢”“十全十美”的寓意。</p><p class="ql-block">贴春联</p><p class="ql-block">春联又称“万年红”,普及于明代,可贴在大门、后门上,也有贴在卧室、书房、厨房等内屋门上的。春联表达了人们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祭祖</p><p class="ql-block">南京人家旧时有在中堂祭祀天地神的风俗,用茶水、饪罗、发糕为供品,并在檐下焚纸马,放爆竹。饪罗是南京人新年祭祖用的一种独特食物,用面炕成,圆形中空、内放红糖,因形似玩具陀螺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发红包</p><p class="ql-block">长辈将事先预备好的钱分赏给幼辈,称之为“压岁钱”。已能自立的男子,用红纸包金钱若干,敬献长者,称之为“百岁钱”。</p><p class="ql-block">守岁</p><p class="ql-block">守岁之俗,在周处所著《风土记》中即有“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的记载。说明早在晋代,南京已有此风俗,绵延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守岁时,南京百姓还会用红枣、莲子、荸荠、菱藕煮汤,谓之“洪福齐天”。</p><p class="ql-block">年夜饭</p><p class="ql-block">吃年夜饭之俗,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年夜饭各色荤素一应俱全,尤其要烹制“年鱼”,吃年饭时不在年鱼上动筷,取“年年有余”之意。有的人家还用大碗盛满年饭,上插柏枝、千年红、小元宝、枣、栗等果品于饭上,置于堂前案上,等到开年再蒸食,取“岁岁有余粮、年年有饭吃”之意。</p> <p class="ql-block">放爆竹</p><p class="ql-block">新年燃放爆竹有悠久的历史。一开始是为了驱除邪祟,后来演变为除旧迎新,增添节目的欢乐氛围。</p><p class="ql-block">亲友拜年</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一上午,晚辈给直系长辈拜年。正月初二,女儿回门。正月初三,亲友间开始相互拜年走动,吃春酒。拜年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底。</p> <p class="ql-block">灯烧月下月如银</p><p class="ql-block">老南京元宵习俗</p><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古时又称上元节、灯节,南京人称之为小年。</p> <p class="ql-block">元宵灯俗</p><p class="ql-block">从南朝开始,南京人就有过灯节赏灯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南京灯市初八上灯,十八落灯,自明代形成定制。</p><p class="ql-block">到了清代,南京还形成了三个灯市,分别在评事街、笪桥和夫子庙。</p><p class="ql-block">笪桥灯市</p><p class="ql-block">笪桥是清代南京民间灯彩荟萃之地,据《白下琐言》记载:“笪桥灯市,为金陵一胜…五光十色,尤为冠绝。”笪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古石拱桥,唐代中期以后,笪桥一带就聚居了扎制花灯的艺人,开始出现了南京早期的元宵灯市雏形,延至清代,极为隆重。</p><p class="ql-block">秦淮灯会</p><p class="ql-block">秦淮灯会始于六朝,到了明代进入鼎盛时期,洪武年间即有“金陵灯会甲天下”之称。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南京人几乎“家家走桥,人人看灯”,并相沿成俗。近年来,每逢春节,夫子庙都要举办规模宏大的秦淮灯会,有“十万灯彩映秦淮”之誉。</p> <p class="ql-block">卧看牵牛织女星</p><p class="ql-block">老南京七夕习俗</p><p class="ql-block">七夕节在南京很受重视,这与南京发达的丝织业有关。明清时期丝织业一度成为南京最重要的工业。秦淮河两岸,处处织机声。</p><p class="ql-block">拜织女</p><p class="ql-block">七夕坐看牛郎织女星,是民间习俗。七夕夜晚,织女星转到一年中最高位置。这一晚,凡间女子对着星空,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织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p><p class="ql-block">乞巧</p><p class="ql-block">乞巧活动把七夕氛围推向欢快的顶峰。</p><p class="ql-block">凡间女子七夕拜织女,智慧、巧艺是最多少女的祈求,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乞巧有不同方式,比如穿针乞巧、投针验巧、喜蛛应巧等。</p><p class="ql-block">吃巧果</p><p class="ql-block">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南京也有制作七夕巧果的习俗。看谁做的巧果既漂亮又美味,成为赛巧的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花好月圆人长久</p><p class="ql-block">老南京中秋习俗</p><p class="ql-block">拜月</p><p class="ql-block">宋代民间就出现了中秋节拜月祈求月神赐福的习俗。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登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清潘宗鼎《金陵岁时记》:“中秋祀月陈列果实,如菱藕栗柿之属,扎香如宝塔形,上加纸斗名目‘斗香”。”</p><p class="ql-block">赏月</p><p class="ql-block">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正德江宁县志》记载,中秋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上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p> <p class="ql-block">霁景重阳风流</p><p class="ql-block">老南京重阳习俗</p><p class="ql-block">重阳登高</p><p class="ql-block">南朝永明年间,齐武帝在重阳节带着群臣,到东郊孙陵岗登九日台。后来南京人会到雨花台、北极阁、幕府山登高。民国学者潘宗鼎《金陵岁时记》:“重阳节,南京人到北极阁登高,山后花农多以种菊为业,紫艳黄英,垄苗相望,游人载菊而归。俗云山后看菊。”</p><p class="ql-block">重阳赏菊</p><p class="ql-block">菊花又名延寿客,是长寿的象征。盛开时间是农历的九月,是重阳的应景花。重阳节赏菊、戴菊花也受到民间的喜爱。民间有“无菊不成节”的说法。</p><p class="ql-block">重阳节犒劳店伙</p><p class="ql-block">“铺家治酒剥蟹,佐以咸鸭,以犒店伙”。旧时南京织锦业发达,店家多以重阳日宴请伙计。南京白局也有 “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古重阳 / 织工一夜登高酒/篝火鸣鸡夜作忙”的唱词。</p><p class="ql-block">重阳糕</p><p class="ql-block">重阳糕多用米粉、豆粉为原料,发酵蒸制而成,并果品点缀,糕上印双羊,取重阳之意。南京地区会特意在重阳糕中加入大枣和板栗,做成枣栗糕,枣栗糕送给儿女,寓意自立高升。</p> <p class="ql-block">彰显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魅力</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节日南京行动</p><p class="ql-block">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南京是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的全国重点城市之,较早启动“我们的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行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创新成立“我们的节日”工作室,为振兴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南京人•南京城</p><p class="ql-block">共绘南都繁会景</p><p class="ql-block">旧时街巷</p><p class="ql-block">南京官营手工业大规模发展的起点为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诏令天下,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四万五千多匠户赴京服役,将这些匠户召集安置在城南一带,按不同行业分别集中于若干个坊厢。据记载,当时有各类坊厢“百七十有六类”,包括锦绣坊、银作坊、织锦坊、踹布坊、机匠坊、钦化坊(扎灯结彩)等等;后世称为“金陵十八坊”。晚清以来,一些手工作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仍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坊、行当仍然顽强保留下来。这是老城南市井生活的记忆,散发着南京传统手工技艺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花烛喜</p><p class="ql-block">老南京婚姻礼俗</p><p class="ql-block">《礼记》云:“昏礼者,礼之本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礼被视为礼乐造化的根本、修齐治平的起点,备受重视。明清时期,各地崇尚繁复华丽的婚嫁习俗,盛行奢嫁之风。南京地处南北要冲,四方交汇,人文渊薮,风俗荟萃,外乡风情与本地民俗相互交融,激荡出特色鲜明的南京婚俗,既斯文高雅,又质朴敦厚。让我们在喜庆欢乐的氛围中,感受老南京婚庆礼俗的无穷魅力,体味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本地特色。</p> <p class="ql-block">(一)说媒合婚</p><p class="ql-block">男女两家有了议婚对象时,第一步是合婚,也就是拿双方生辰八字去合算两者的八字有无冲克。</p><p class="ql-block">(二)过帖传红</p><p class="ql-block">“传红”俗语叫“下定”,男家一般以金银等为聘礼,在南京茶叶也是主要聘礼,俗称“茶礼”。</p><p class="ql-block">(三)请期行礼</p><p class="ql-block">男家选定迎娶的良辰吉日,在迎娶前十天,必须举行“行礼”的礼节,即给女家的聘礼,如衣饰、聘金等都要如数履行。</p><p class="ql-block">(四)答礼回盘</p><p class="ql-block">女家收到男家送来的聘礼后,也要“答礼”,答以针线女红、文房四宝、蜜饯食品等,谓“回盘”。</p> <p class="ql-block">牡丹纹新娘衣裙,花开富贵红盖头,绒花(凤冠)</p><p class="ql-block">象牙小人</p><p class="ql-block">年代:清代</p><p class="ql-block">牙雕娃娃共6件,象牙质地,每个高约5.5cm,是汉族民间性育工具,一般作为陪嫁品,置于箱底,希望家族人丁兴旺,延续香火。娃娃们各持有莲藕或笙,寓意“连生贵子”。</p><p class="ql-block">绒花:龙凤烛</p><p class="ql-block">作者:周家凤</p><p class="ql-block">年代:现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铺房压床</p><p class="ql-block">吉日前一天,女家要把所有嫁妆送往男家,是为“铺嫁妆”。娶亲前天晚上,新郎要请二到四名男童,在新床上睡一夜,称之“压床”。</p><p class="ql-block">(六)接亲上轿</p><p class="ql-block">接亲的花轿于黄昏时分到女家,新娘梳妆完毕,由父兄抱上轿,向男家进发。南京还有在花轿中放米筛和米斗、糙米团的习俗,意为“年年发、米进仓”</p> <p class="ql-block">(七)跨鞍传席</p><p class="ql-block">下轿后,新娘先跨马鞍,取家中稳当、平安之意。跨过马鞍,新娘的脚踩在米袋上,袋袋相传叫做传席。寓意:“一代胜过一代。”</p> <p class="ql-block">(八)交拜天地</p><p class="ql-block">拜堂大礼,大概兴于唐宋,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p> <p class="ql-block">(九)合卺坐床</p><p class="ql-block">新人入洞房后,要盘膝坐床头,互不交谈,约半个时辰,谓之“坐床”,南京人称“坐富贵”。之后是“合卺”,俗称喝“交杯酒”。</p><p class="ql-block">(十)撒帐闹房</p><p class="ql-block">交杯酒后,新人并肩立于床前,全福太太一边说着吉利话,一边抓着枣、栗、花生等物向新人身上及帐内床上撒,称“撒帐”。接着闹房,新娘无论人家怎么取笑哄闹,都不得开口。</p> <p class="ql-block">人之初</p><p class="ql-block">老南京育儿习俗</p><p class="ql-block">育儿习俗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浓郁的民俗趣味。从祈求婴儿,到婴儿降生,再到年满周岁,直至长大成人,家人们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来庆祝,充分体现了家庭、家族、亲族乃至社会对生命延续的关怀,并从中折射出南京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让我们在活泼欢快的礼仪活动中,对新生命致以崇高礼赞,祝福新生命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育儿礼仪</p><p class="ql-block">一、催生</p><p class="ql-block">催生意在祝愿孕妇顺生早养。怀孕足月时,娘家人把婴儿用品连同催生面、桂圆、枣子、益母草、红糖、鸡蛋等用一块包袱布包上,称“催生包”并送至女儿家。</p> <p class="ql-block">二、报喜</p><p class="ql-block">婴儿降生后要向亲友报喜,老南京比较普遍的是送喜蛋,即染红的鸡蛋。生男孩送单数,但不能送五个,生女孩则送双数。</p> <p class="ql-block">三、洗三</p><p class="ql-block">出生后的第三天由接生婆为婴儿洗澡称“洗三”。洗三所用的水有讲究,一般会加入各种中草药,如槐条、艾叶等,用以清除婴儿从母体分娩时身上残留的污秽,俗称“去胎气”。</p> <p class="ql-block">四、满月</p><p class="ql-block">婴儿出生一个月,要请亲友到家里来吃满月酒。亲友会向婴儿赠送刻有“长命富贵”等吉语的礼物,如金银项链、锁片、手镯、脚镯、项圈等。</p> <p class="ql-block">五、百日</p><p class="ql-block">婴儿出生一百天,也叫“百晬”。百日礼与满月礼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这一天要穿百家衣、戴百家锁,谓之“凑百岁”。</p> <p class="ql-block">六、周岁</p><p class="ql-block">周岁最普遍的仪式是抓周。这天将孩子打扮一新,在他面前放上金银珠串、笔墨纸砚、书本、刀尺、算盘、秤、针线、玩具等东西,看他抓哪一样,以此判断孩子的前程。</p><p class="ql-block">七、成年</p><p class="ql-block">男子二十岁举行成年礼,称之为“冠礼”,戴上黑色的帽子,摘下长命锁。女子在十五岁举行成年礼,称之为“笄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用笄插上去拴稳。</p> <p class="ql-block">育儿经验</p><p class="ql-block">在民间信仰里,生命的成长历程中有各种关口,只有渡过这些关口,婴儿才能长大成人。为了防范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聪慧的母亲们积累了丰富的育儿经验,通过各式物件及各种行为祈求孩子平安富贵。</p><p class="ql-block">护身符</p><p class="ql-block">长命锁、玉挂坠、银项圈等。</p><p class="ql-block">服饰</p><p class="ql-block">五毒肚兜、五毒围涎:端午前后,母亲会给孩子穿上五毒肚兜,希望消灾避难。</p><p class="ql-block">长命缕:即把五颜六色的五彩丝线揉搓在一起,拴在孩子的手臂上,或是系个铜铃铛拴在脚踝上,借之为孩子驱瘟疫,远疾病,保安康。</p><p class="ql-block">虎头鞋、虎头帽:在传统文化中虎是驱邪的瑞兽,虎头鞋、虎头帽为孩子驱瘟疫,远疾病,保安康。</p><p class="ql-block">生活器具</p><p class="ql-block">拴孩石:一般由爷爷或外公打制的石制小狮子,把它与娃娃拴在一起,既保证安全,又逗趣、避邪。</p><p class="ql-block">站桶:过去南京人用来照看幼儿的工具。站桶内部有块隔板,冬天可在隔板下面放一盆炭火御寒保暖。</p><p class="ql-block">立夏称重</p><p class="ql-block">南京地区有立夏称重的习俗。以前没有磅秤,就用特制的带钩子的杆秤,孩子坐在篮子里,挂在杆秤上称。有“时逢立夏出奇谈,巨秤高悬坐竹篮”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百家衣</p> <p class="ql-block">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p><p class="ql-block">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近2500年的城市史孕育了丰富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以生动、全面、权威地介绍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和活态展演,系统地呈现南京地区现有251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力图展现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和在当代文化事业中绽放的新活力。展览以展示、展演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呈现多项南京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更好的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绒花</p><p class="ql-block">绒花工艺相传始于唐代,至明代南京已有专业作坊,除生产专供宫廷的样式外,也在本地出售。清代盛极一时,城内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被称为“花市大街”。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绒花的制作仍以家庭作坊为主。色彩以大红、粉红为主,中绿为辅,以黄点缀,明快而富丽。绒花品种丰富,主要有鬓头花、帽花、胸花、戏剧花、喜庆装饰花,其中以鬓头花最受人们青睐。后扩大为花乌虫鱼、人物走兽及各种室内装饰,形象逼真。民间一事三节(婚嫁喜事、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喜欢用绒花作装饰,借以祈福、辟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九尾狐(绒花)</span></p> <p class="ql-block">绒花制作技艺</p><p class="ql-block">南京绒花以优质蚕丝为原料进行染色,然后用特细的铜丝为蕊制成长绒条,再盘制成各种式样的造型。蚕丝有生、熟丝之分。生丝坚挺,做鸟兽虫鱼制品;熟丝柔和,适合做各种花型。</p><p class="ql-block">绒花制作工序</p><p class="ql-block">勾条</p><p class="ql-block">将熟绒分劈后固定于一器物上,排匀,用猪棕毛刷子将其梳通。将铜丝的中间合并捻成少许螺旋状分叉夹住排匀的熟绒,再将铜丝的另一端合并并捻成螺旋状,用剪刀把需要的部分熟绒剪断,左右手同时反方向捻转,再用上下木板对铜丝进行搓擀,擀紧后形成绒条。</p><p class="ql-block">打尖</p><p class="ql-block">用剪刀对绒条进行加工,使圆柱体状的绒条变成所需钝角、锐角、圆角、球体、椭圆体等各种形状。</p><p class="ql-block">传花</p><p class="ql-block">用镊子对打过尖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配合铅丝、皮纸、料珠等辅助材料制作出所需的产品。</p><p class="ql-block">包装</p><p class="ql-block">包装完成。</p> <p class="ql-block">南京面塑</p><p class="ql-block">面塑艺术在我国流传很广,由于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差异,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面塑艺术。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等地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逐步从北方传到南京一带,南京面塑主要是一些儿童把玩的小玩意。面塑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南京面塑不断从泥塑、雕刻、年画等艺术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了淳朴、豪放、深厚、细致的风格,形态可爱,充满活力,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花中有花题中有题</p><p class="ql-block">南京剪纸</p><p class="ql-block">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一个分支,源于六朝时期。它脱胎于刺绣花样,大量用于民间喜庆礼仪。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都会在门、窗、柜等家居用品上缀以用大红纸剪的各种“喜花”。剪纸题材多为传统吉祥图案,借物寓意,以物表情,结构上采用“花中套花”的格式,既耐看又讨“口采”。南京剪纸制作技艺有剪与刻之分,纹样特色“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以清新秀丽见长。</p><p class="ql-block">南京剪纸老艺人</p><p class="ql-block">据清代甘熙《白下琐言》记载,明初剪纸已在南京流行。民国初期,近现代南京著名剪纸艺人有武老太、马志宏、张吉根等,在夫子庙、鱼市街一带制作、销售剪纸。20世纪50年代初,南京民间剪纸合作社(后改名南京民间工艺厂)成立,主要艺人有张吉根、武志方、王明长等,他们发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喜花剪纸,并创作了大型剪纸《百花齐放图集》,融北方剪纸的粗犷和南方剪纸的细腻为一体,形成了南京剪纸的独有地域风格。</p><p class="ql-block">南京剪纸风格特征</p><p class="ql-block">南京剪纸的风格融北方剪纸的粗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为一体,艺术形式优美,所刻画的人物和花鸟“圆嘟嘟、胖乎乎、笨拙拙、肉墩墩”,妙趣横生、情趣盎然。在浓浓的乡土气息中,透露出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形成了独有的南京地域风格。南京剪纸艺人具有独特高超的剪作技巧,他们完全不用画稿,而是在心中构图。只用一把剪刀、一张白纸,短短几分钟内便能一气呵成,剪出活灵活现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的图案,不仅形象逼真,而且生动有趣,几乎达到了传神的地步,令观看过南京剪纸艺术表演的人无不惊叹、赞赏这一技艺的奇巧精湛。</p><p class="ql-block">南京剪纸类型</p><p class="ql-block">主要分为刺绣花样、窗花、斗香花。旧时绣娘刺绣,都会把剪纸图案贴在绣绷上面进行刺绣,这是剪纸最初的用途。后来在民俗节庆中,特别是春节,会贴窗花,把剪纸艺术用于装饰家居环境,营造气氛。而“斗香花”套色剪纸是南京独有的,旧时祭祀总要烧香,其中有种“香篆”,需覆斗形底座并用竹签支撑。在底座和撑架上便装点着彩色的剪纸,称“斗香花”。斗香花题材有戏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吉祥图案、花卉等。一般用金色、大红、桃红、绿、蓝、桔黄、淡黄、黑等彩色蜡光纸刻制,每套十张左右,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南京民间布艺</p><p class="ql-block">南京民间布艺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寓意团结、吉祥、美好,赋予了亲情、友情、爱情、喜庆的文化内涵。民间布艺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刺绣品、布贴画、服装饰品等。</p><p class="ql-block">南京布艺将北方粗犷大胆的手法与南方精致细腻的针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针法细腻、色彩鲜亮,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荷包</p><p class="ql-block">江南刺绣荷包地域特色明显,具有清新秀丽、质朴典雅、精巧细致的特点;同时也是江南女子“寄情求福”“辟邪驱瘟”的情感表达方式。端午辟邪荷包多表现“五毒”,女子赠恋人的荷包多是蝶恋花、鱼戏图等,承载了温婉含蓄的东方女性审美。</p><p class="ql-block">南京刺绣</p><p class="ql-block">南京刺绣历史悠久,图案精美。南京刺绣的起源虽无法考证,但据晋人王嘉撰《拾遗记》记载“三国时期,吴王赵夫人有‘三绝’—机绝、针绝、丝绝”于方帛之上绣五岳列国地形,时人称“针绝”。由此看来,南京刺绣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明清时期,我国刺绣技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这个刺绣历史大繁荣时期和大背景下,南京刺绣工艺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针法的多样性都有所改良和进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京绳结</p><p class="ql-block">绳结艺术起源于我国古老的结绳记事。它以五彩丝线为原材料,通过绾、结、穿、绕、缠、编、抽等技法,编制成各种结式和艺术造型,多由女性闲暇时制作。绳结艺术用巧妙的编结方式赋予了“结”许多吉祥的名称,更包含了千情万意的美好祝福。轻绾、慢结、穿复绕,初为红绳后千结。通过绳结艺人的一双巧手流畅地绾、结、穿、绕,一根红绳便成了一个造型典雅的中国结。</p> <p class="ql-block">竹刻</p><p class="ql-block">金陵竹刻</p><p class="ql-block">金陵竹刻一派在明代崛起,以濮澄为流派开山鼻祖,潘西凤、方絜继其后,代表了明代金陵竹刻的最高成就。金陵竹刻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因形取势、寥寥数笔、意境深远、古朴淡雅,并擅长竹刻书法,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经清代至今长盛不衰,其题材多选取山川风光和目常生活,结合文人的闲情逸致和诗情画意,不少竹刻名家为隐士、高僧,作品尚古、充满禅意和逍遥意境。20世纪30年代以来,南京从事竹刻艺人依然很多,最为著名和传承有序的有张家秀、赵德桢、赵荣一脉。</p><p class="ql-block">竹刻雅玩与人审美</p><p class="ql-block">“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梅兰竹菊是君子人格的理想寄托,因此,历来竹刻作品都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竹刻作品主要为臂搁、笔筒、香筒、酒杯、扇骨等文房雅玩,其使用功能也迎合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文房所需。历代金陵派的名家,他们将精神情感的寄托寓于竹刻艺术,将诗书画刻融会贯通,创作精品。竹刻艺术随着传统文人审美文化的流传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竹刻技流程</p><p class="ql-block">金陵竹刻的工序有七个步骤:</p><p class="ql-block">1、选竹备料,选择生长三四年,竿直无伤痕的向阳新竹;</p><p class="ql-block">2、防虫防霉处理,开水熬煮,晾晒两月,直到竹皮由青色变为黄色;</p><p class="ql-block">3、根据构思造型加工;</p><p class="ql-block">4、将墨稿直接书画或粘贴在竹面上;</p><p class="ql-block">5、用正握刀法或反握刀法,以浅刻、镂雕、线刻、陷地深浮雕等雕刻形式雕刻作品;</p><p class="ql-block">6、先清铲图案底面毛糙处,通过填白粉观察或传拓的办法将镌刻和墨稿校对;</p><p class="ql-block">7、在竹刻表面涂擦核桃油、光蜡或上清漆保护。</p> <p class="ql-block">浆声灯影 水月华光</p><p class="ql-block">回首秦淮灯火</p><p class="ql-block">灯彩俗称花灯,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增加喜庆节日的欢乐气氛而制作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多用竹、木、藤、绸、布、麦秸、兽角和金属等材料制作而成,取材方便,技艺精妙。秦淮灯彩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作为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融南北灯彩特色于一处,堪称我国灯彩艺术的集萃,既承载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地域特征,蕴涵着历代南京人民的真挚情感和热爱生活的审美理念。它也是秦淮灯会民俗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和色彩符号。秦淮灯彩主要有宫灯、挂灯、壁灯、球灯、花灯、动物灯、转灯等。</p><p class="ql-block">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南京灯会”,集中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办。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南京就有“灯火满市井”的灯会盛景。明朝时,开始享有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在秦淮河流域,号称“十里珠帘”。近年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如今每到大年三十灯会启幕以后,年节和民俗味十足的夫子庙,便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花灯海洋,再现了“万盏花灯映秦淮”的盛景。</p><p class="ql-block">秦淮灯会的发展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对研究南京地区历史人文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弘扬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秦淮灯会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秦淮灯彩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南朝时期都城建康的灯笼已经开始使用翠色布帏装饰,南唐时期江宁近郊也有营造节日气氛的巨型灯笼。至明代,秦淮灯彩艺术发展到高峰,造型十分丰富,动物、花鸟、瑞兽、戏剧人物应有尽有,工艺精湛。清代以后,秦淮灯彩荟萃南北东西灯彩的艺术之长,开放兼容,造型上大俗大雅,呈现出新的时代面貌。</p><p class="ql-block">灯彩传统制作技艺</p><p class="ql-block">传统灯彩均为手工制作,要经过劈、锯、裁、剪、削、熏、烘、烤、熨、浸、染、裱、写、描、绘、雕刻等几十道专门工序才能完成。其中结构骨架的制作具有几何美,十分考验艺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p> <p class="ql-block">十竹斋哣彩拱花技艺</p><p class="ql-block">十竹斋,明代万历年间胡正言始创于南京鸡笼山下。十竹斋以“短版”“拱花”水印木刻技艺开启了彩色套印的历史先河,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是世界彩色印刷的开端,将印刷术从平面时代推向了立体三维时代,进而对日本浮士绘版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誉之为明末清初以来文人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p><p class="ql-block">短版</p><p class="ql-block">明万历年间发展的多色迭印方法。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每色刻成一块小木版,然后逐色由浅入深依次套印。一版一色,一版一印或一版多印,是现代分色套印的鼻祖。</p><p class="ql-block">拱花</p><p class="ql-block">一种使版面拱起花纹,呈现一种立体状的刷印方法,以凸出的线条来表现花纹,衬托画中的行云流水、花卉虫鱼,使画面更富神韵。</p><p class="ql-block">十竹斋笺谱</p><p class="ql-block">《十竹斋笺谱》,明代南京私人出版家胡正言主持印制,1644年出版,聚集了当时顶尖的画工与刻工,印制工作历十余年之久,成就了世界彩色印刷史上的里程碑。《十竹斋笺谱》共有四卷,此卷或写商鼎周彝、古陶汉玉、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或神兽,共计画幅两百六十七幅(目录两百七十五幅),收入胡氏本人及其当时名家画作三十余家。</p> <p class="ql-block">南京云锦</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代表了传统丝织技艺的巅峰水平。以织金技艺为代表的云锦织造技艺流传至今。雕花天鹅绒也是南京丝织业独有品种,自明代已大量生产。雕花天鹅绒以其华贵典雅沉静的独特美感声名远播。另外,南京刺绣大胆融合了民间刺绣配色强烈、明亮的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京风格,深受人们喜爱。</p> <p class="ql-block">织云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