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南太行、西太行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处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中国地形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北以永定河为界,在北京的西山(归太行山)与燕山相接,南达山西阳城县与河南济源县交界的王屋山,西以滹沱河上游段和汾河谷地东缘为界,东与华北平原相连,由于地域较广,俗称八百里太行。人们习惯将它分成三段: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风光各不相同。太行山有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和云台地貌和北方岩溶地貌,还有国内罕见的变质岩天生桥,岩石地貌资源丰富。八百里巍巍太行,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南太行,南太行是户外圈的热门目的地,我一直向往之,这次我们跟随徒步中国,走进南太行、西太行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南太行是一年中最温润的时光,雄壮中带着春天的气息和万物复苏的生机,并且阳光和煦,气候宜人。</p><p class="ql-block"> 春天南太行进入了色彩缤纷的季节,延绵的群山中,桃花、梨花、杏花、连翘花.....在村中、山坡上绽放。</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28人,加上领队4人,共计32人,于2024.3.23-29日,用时7天,累计徒步71公里,徒步辗转于河南、山西,下面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带你领略南太行、西太行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D1:郑州圣佳丽绅酒店集合,同胜祥吃羊肉烩面、泡膜,参观河南省博物院,顺道青少年公园遛一圈</p> <p class="ql-block">羊肉烩面</p> <p class="ql-block">牛肉泡膜</p> <p class="ql-block"> 不入河南博物院,岂知华夏五千年文明,在河南博物院,人们可以一览中华文明从孕育到形成的完整过程,读懂中华民族怎样创造了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p> <p class="ql-block"> 河南博物院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以“史”为线、以“中”为魂、以“都”为珠,一展概览华夏万年文化、五千多年文明,有力地实证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而“不断裂”;一展锦绣黄河文化,凸显中华民族的根和魂</p> <p class="ql-block">春秋编钟,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广、保存最完整的青铜礼乐器—王孙诰编钟</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p> <p class="ql-block">逛菜市,菜市很大,品种丰富,但未发现什么很有特点的当地特产,感觉都一样</p> <p class="ql-block">D2:郑州-郭亮村-天梯-炮楼,休闲徒步10km。</p><p class="ql-block"> 郭亮挂壁公路洞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郭亮洞长1250米,历时5年零2个月,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郭亮洞高度仅有4.5米,宽度为3.7米,整条隧道都在悬崖边上,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为了清渣、通风、透光,在长廊外侧开凿的35个天窗,现已成为游客欣赏大山风景长廊的窗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烟雨朦胧中,徒步6公里,多角度观看崖上人家-郭亮村,体验当年郭亮村人出进村子的艰难。</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的村庄,位于太行山腹地,海拔1752米。 </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天梯高达百米,有石阶720级,由一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成或开凿崖石,最宽处1.2米,最窄处40厘米,仅能容下两只脚,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悬崖。</p><p class="ql-block"> 天梯始筑于明代,清代重修。在1977年、也就是郭亮洞(挂壁公路)建成之前,是该村通往山外的唯一通道。</p><p class="ql-block"> 天梯的最险之处,向上只能看见上一层石阶的底面,向下是峡谷中水浪翻滚,涛声回荡,其惊险可见一斑,上山下山之困难可以想象。据说,村里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曾下过山。当年郭亮人为修隧道、建天池,身负钢钎水泥,硬是通过这条险峻的绝壁天梯,将物资一点点从山下搬上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郭亮人就是当代的愚公。 </p><p class="ql-block"> 炮楼原为观景台,为拍摄战争片《举起手来》......等影片而建</p> <p class="ql-block">崖上人家-郭亮村风光</p> <p class="ql-block">开满山野的杏花</p> <p class="ql-block">天梯</p> <p class="ql-block">炮楼</p> <p class="ql-block">D3:野线徒步双岭穿越—王莽岭-十字岭精华段-张沟/锡崖沟,徒步起点南马鞍,徒步15km,爬升800米,下降800米。</p><p class="ql-block"> 在南太行众多户外徒步线路中,双岭穿越是户外徒步最经典线路之一,双岭:十字岭和王莽岭的总称。</p><p class="ql-block"> 十字岭海拔1732米是新乡境内南太行的最高峰,是驴友网红打卡之一;王莽岭海拔1780米是南太行最高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山西省与河南省的界山,归属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到此,因而得名。</span>毛主席秘书游览王莽岭后写过一首诗“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南太行,没有一条线路像双岭这些独具魅力,四季的风景流转,不同的天气变幻,山在那里,路在脚下,风景和感受每次都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 昨天下了一天雨,遗憾没能前往欣赏夜晚灯光下的郭亮洞,但昨夜的双岭下了一场雪,让我们从惊喜到惊艳,整个双岭到处都是云雾与雾淞,仿佛走进童话世界,感谢上苍的眷顾,,冒着寒冷拍摄的冰雪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D4:野线徒步马武寨-抱犊村-八里沟,徒步18km,爬升300米,下降800m</p><p class="ql-block"> 抱犊村,位于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只有六、七户人家,至今仍是晋城市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村庄,却因其景色秀美又山势险峻,赢得了国内外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与专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 抱犊村人居住在太行山南麓的悬崖绝壁上,村子北与锡崖沟相邻。抱犊村和锡崖沟相距35公里,有一条缘山腰的羊肠小道相通。两村同属古郊乡。抱犊村周边林木苍翠,山环水绕,风景奇秀。抱犊村凭借着和锡崖沟的衔接与古郊乡沟通,但不同的是,锡崖沟人开山不止,到1995年从半山腰上挖通一条可走汽车的大路。抱犊村人除了在1957年和1980年代在崖壁上凿出一些脚窝和在危险处装了一段铁链外,至今仍是晋城市唯一不通公路的行政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马武寨下到河谷地带,从河谷中观赏太行山的雄壮,在抱犊沟村长家吃的午饭,20元一个人的烩菜饭管饱。</p><p class="ql-block"> 下午从抱犊村过来就进入河南界的八里沟,从山顶欣赏太行山的延绵不绝与沟豁纵横,一整个下午都走在悬崖绝壁之上,偶尔往后面或沟底看一下都会感到害怕,大家走的特别小心。</p> <p class="ql-block"> 抱犊村口的老龙口上游,石头火红光滑而富有层次感,石头上留下的小水塘里的水都是红色的,这里是红石峡谷,雨季河水冲出壁立丹崖,潇潇洒洒,泻入河南,瀑布高悬,似挂九天,十分壮美,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没赶在雨季,没能看到壮观的瀑布,但能近距离观看岩石之美、感受绝壁之险峻,峡谷之秀美。</p> <p class="ql-block">D5:八里沟-八泉峡,徒步5公里</p><p class="ql-block"> 巍巍太行八百里,唯有太行山奇雄刚烈。大刀阔斧如劈开般直上直下,众多的峡谷,使南太行的风光雄秀兼备,绚丽无比,高山云海美若仙境。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连绵不断的瀑布,一步一景的一线天奇观,缤纷纷扰眼色。</p><p class="ql-block"> 八泉峡位于中国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的太行山大峡谷中段,景区面积24.11平方公里,全长13公里,最低海拔600余米,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大落差约1100米,被称为“太行第一雄峡”。</p><p class="ql-block"> 我们购买了全票,海陆空多角度欣赏八泉峡的美,208米的天空之城观光电梯,30秒可到达,据说是全世界最高、速度最快的观光电梯</p> <p class="ql-block">D6:野线徒步猫路-天生桥-万佛寺-英姑峡环线,徒步起点河滩村,全程18km,累计爬升下降800米,这条环穿线路,不为外人所知,但在户外圈却如雷贯耳,被誉为太行山最美的徒步路线。</p><p class="ql-block"> 在太行山西南方向,山西与河南交界处,多处风光旖旎、鬼斧神工的绝佳胜地鳞次栉比,似一串明珠藏于大山深处。</p><p class="ql-block"> 猫路,位于山间的一条羊肠小道,是山里的山民往返山里山外的必经之路,一条“之”字形的石阶路,位于太行山大峡谷南麓绝壁之巅的壶关县鹅屋乡人口不足1万,却有172个自然村。离县城直线距离20多公里,却得绕路百多公里。这里坐拥太行山大峡谷美景,却人迹罕至。在覆盖手机信号之前的几十年间,这里与外界通讯仅有一部大功率的手摇式电话,以及一条下山的“猫路”。据乡民介绍,“猫路”的意思是只有猫才能走得过:坡度超过70度,最宽处仅0.6米,最窄处不足0.2米。 后来两地通了盘山公路,“猫路”便从当地人的生活中隐退,重归自然了,如今成了户外驴友喜爱的徒步胜地。</p><p class="ql-block"> 天生桥是目前北方地区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了,远远看起来桥面很窄,细细的一个桥,好像很危险的样子。天生桥其实很大,它横跨与两个山崖之间,长度约50米,离山谷有200米,桥面的宽度约5米,厚度大概有10米左右,当从桥上走过时,是感觉不到在桥上的,只有走过去之后回望,才能看到完整的天生桥。</p><p class="ql-block"> 万佛寺其实是一个很小的无人住持的野庙,庙建在一个孤零零的小山顶上,四周都是悬崖,悬崖绝壁孤峰巅,方寸之地众佛仙。山峰挺拔峻秀,殿宇小巧玲珑,骨骼清奇,天赋异禀,颇有仙风道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有一处媲美“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张家界,至今未被完全开发,至今免费存在,这就是瑛姑峡。</p><p class="ql-block"> 瑛姑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层峦叠嶂,奇峰耸立,这个地方被誉为“北方张家界”,可惜缺水严重。</p><p class="ql-block"> 前面这块人形的巨石,就是瑛姑石。传说,战国时期南掌村的英姑,其丈夫参加围魏救赵战役时战死疆场。英姑思夫心切,每日守望,最后化为石柱,因此得名“英姑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D7:徒步走鲁班梯,穿越鲁班壑,从小壑村出发,徒步5公里,爬升300米,下降500米。从鲁班壑出来沿台街走2公里下到林州市,也就从太行山穿越出来,来到平原,结束本次徒步行程。</p><p class="ql-block"> 鲁班豁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海拔1172米,横宽110米,豁侧绝壁高250米,乃古今兵家必争之地。从山麓徒步登山,一条“S”形石阶弯道迂回盘绕可通豁口。</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从林州城向西北天际眺望,巍峨绵亘的林虑山巅有一“U”型巨豁,形似城门倒立,状若神工凿造,传播是鲁班手笔。</p><p class="ql-block"> 鲁班豁确是一处绝妙的游览胜地,云雾天气,身临其间,如入仙境。晴日登豁,山前山后两地风光可尽收眼底。豁口凉风习习,风级变换有序,苍鹰出没山崖,浮云姿态万千……慕名而至的文人游客无不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云雾与大山,犹如大自然一幅美妙的水墨画,随风而动的云雾瞬息万变,气势磅礴,在近处的农家庄园衬托下犹如仙境一般。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连翘的开花期,盛开时节,峡谷内漫山遍野金灿灿一片,景象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编辑:青荷</p><p class="ql-block">摄影:青荷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