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掠影】No.9

翟东风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 波黑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 (2007)</p><p class="ql-block">在波黑旅行,从萨拉热窝前往贝尔格莱德的途中,会经过维舍格勒小镇,这座寂静的无名小镇,却拥有一座数百年历史,被称为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数个世纪以来,它就静静地横跨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东部的德里纳河(Drina River)上,依偎在维舍格勒小镇的身旁,直到本世纪初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才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p><p class="ql-block">古桥始建于16世纪末,由奥斯曼时期最著名的宮廷建筑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米玛尔·科卡·</span>思南(Sinan),受命土耳其帝国首相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Mehmed Paša Sokolović)的委托而建造。<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桥身长179.50米,</span>共有11个拱,每个石拱跨度11至15米,这座大桥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其右侧的引桥斜坡上还有四个比例匀称的拱门,这种胳膊肘拐弯设计的桥身,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实属罕见。它即是米玛尔·科卡·思南(Mimar Koca Sinan)的代表作,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土耳其帝国时代纪念性建筑和土木工程建造的巅峰之作。</span>这处世界级的遗产桥梁,造型独特、比例结构匀称,气势宏伟壮观,显示了古伊斯兰桥梁建筑史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平缓的德里纳河上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宏伟的大桥?历史记载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王公大臣,穆哈默德·巴夏于16世纪中叶下令兴建的。或许是为了开拓疆界,巩固奥斯曼帝国的雄心霸业吧。这座大桥自落成后,就和维舍格勒城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悠久而密切的联系,以至于在任何场合都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p> <p class="ql-block">主人公穆哈默德·巴夏原系波西尼亚的土著,10岁时被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抢走,起初作公卿的童奴,后来他终于发迹,在历史上出尽了风头,成为土耳其宫廷年轻有为的军官,后因战功卓著被升为舰队总司令,继而成为索科里大帝的驸马爷,奥斯曼王公大臣。</p> <p class="ql-block">前南斯拉夫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前南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伊沃·安德里奇的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让这座沉寂了几个世纪的古桥,一夜之间成为前南地区家喻户晓的名桥,也让维舍格勒小镇焕发了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