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游览武汉黄鹤楼,2015年我来过了一次,那时我儿子在武汉外派工作半年,我来武汉看他,这次是和爱人和两个朋友一起回东北路过此地,她们说没来过武汉,就又陪她们游览一次,间隔近九年除周边商业化色彩浓重些,主楼没有变化。</p><p class="ql-block">黄鹤楼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了军事目的所建,三国归晋统一后军事作用没有了,经济繁荣昌盛,使不少江夏名士常聚此地,还曾作为道家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具使记载:“吕祖于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黄鹤楼至唐永泰元年(765年)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p><p class="ql-block">1957年建长江大桥引桥段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动工,1985年6月落成。此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p><p class="ql-block">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