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森林公园(原创)

小溪

<p class="ql-block">阿尔山火车站是由日本人在1937年建造的,据说从白城到阿尔山“白阿线”原本是为侵华日军掠夺矿产资源所修建的铁道线,记录了伪满洲国时期的屈辱历史。</p><p class="ql-block">现在,阿尔山火车站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了阿尔山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阿尔山火车站的建筑属于带有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一层外壁是用花岗岩堆砌而成的乱插石墙,楼顶则使用赭色水泥涂盖。火车站保存完好还在正常使用中,游客还把它评为“中国最美火车站”小而美经典,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早晨六点出发到晚上六点到达目的地——阿尔山</p><p class="ql-block">晚上吃完晚饭,导游让我们七点十分在大厅集合,他带着我们去逛夜景“阿尔山雪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刚进雪村还没走几步呢?突然,天降雹子打在脸上虽然不疼,但是凉凉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舒服,好玩,有意思!这是老天送给我的礼物吗?</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公园在2004年建立,2017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公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个景点就是去看天池,现在不是旅游的旺季,两侧的店铺空空如也。有的人甘拜下风,还没等上就打退堂鼓了。</p> <p class="ql-block">我提了提精神从这里走上去,既来之就要战之,要不来干什么呢?领略自然风光这才是最重要的,别无所求,一个字“上”是目的。</p><p class="ql-block">神奇的天池入口处写着999台阶,我毫不犹豫地往上走,体验一下自己的体力,我一直走到天池……</p> <p class="ql-block">我身后是天池,天空湛蓝,白云飘飘,看这神奇的天池有四个特点:</p><p class="ql-block">1,久旱不枯,久雨不涝。不管怎样天池永远保持一个水位。</p><p class="ql-block">2,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p><p class="ql-block">3,周边的湖水盛产鱼类,但天池无鱼,放鱼苗也看不见活鱼,死不见浮鱼!</p><p class="ql-block">4,天池水深不可测,因为测不到湖底!</p> <p class="ql-block">车又返回来到三潭峡:哈拉哈河上游的一段美丽峡谷,依次分布:卧牛潭、虎石潭和悦心潭三处潭水,风景迷人,我们漫步其中如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是乌尔逊河的上游,属于额尔古纳水上游,河段引火山熔岩流堵塞形成多个串珠状既“堰塞湖”。</p> <p class="ql-block">“悦心潭”是属于哈拉哈河的中部,由于熔岩硬度差别形成陡坎形成瀑布飞泻很好看。由于河水冲击火山岩与山谷形成回音故成“悦心潭”</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悦心潭走到虎石潭,这里是哈拉河水最深的地方,水流缓慢,河岸靠山体断崖壁上像老虎斑纹所以叫”“虎口潭”</p> <p class="ql-block">石塘林是由于火山爆发的熔岩流动到哈拉哈冷凝受阻变成怪石嶙峋的石熔林,一万年才能形成。</p> <p class="ql-block">石塘林也是亚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岩地貌形态,火山地质遗迹丰富。</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个叫“喷气碟”在碑的后边有一个坑从中喷气,周边我看见有两只🐿🐿来回跳跃,十分讨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看见没?还巧遇两只小松鼠,他们是不是夫妻关系呢?反正形影不离,看半天真想喂喂它们,可惜没带花生🥜,它们最爱吃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不冻河,从三潭峡流到金江沟二十千米的河段,无论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总是雾气腾腾,河面上从来不结冰,这是河水与热水互相交换的河段。</p> <p class="ql-block">熔岩丘,这里堆满熔岩丘,感觉很好看,拍个照吧!</p> <p class="ql-block">杜鹃湖,是熔岩堵塞河谷切断河流后形成的堰塞湖。</p> <p class="ql-block">回来是在路上,有个景点“敖包”是用石头,土块堆成的,还记得有一首歌叫“敖包相会”也是情人相会的石头堆,主要作为路标之用!</p> <p class="ql-block">“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敖包”最初就是作为道路和地界的标识存在,后来逐步增加了宗教的色彩,演变为一种信仰体系,成为无形文明的载体,代表了蒙古族文化、宗教和生活的多重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