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忧怀?读甘茂华先生散文集《穿越巴山楚水》

艺术与评论

<p class="ql-block">何以忧怀?——读甘茂华先生《穿越巴山楚水》</p><p class="ql-block">何宏江 </p><p class="ql-block">有幸与我市著名作家甘茂华先生结缘并有着不同形式的交往,仰慕其著述等身的文学成就,特别是充满浓郁乡愁的优美散文和识别度传唱度都很高的歌词。 文学评论家桑大鹏先生认为甘茂华老师的散文的审美风格表层看来有忧郁、伤怀的基调,《鄂西风情录》、《山那边是海》、《这方水土》、《穿越巴山楚水》皆如是。何以忧怀?大约因某种必然的逝去而痛惜!比如老三峡,那是作者的精神故乡,是灵魂的始源地与回归地,而“故乡”随移民而流散,某种文化的“原力”正被现代化所稀释。 </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巧合,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莫名其妙地想看看一位旧友在三峡库区形成之前收藏的一车纤夫石的照片,没想到很久未见面的这位在杭州的画家朋友发来照片,勾起了我十几年前帮他找到存放这一车三峡纤夫石的经历的回忆,也让我生发近似甘老师那样对寄托乡愁的老三峡消逝的忧思。我记得那时我帮这位画家朋友失而复得纤夫石以后,也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这一车纤夫石被“移民”和存放很多年又被找到的传奇故事,昭示着某种天意和内心的沉痛,那被电锯肢解的纤夫石满是纤夫的汗味和我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伤疤。这如同面对已故画家冯中衡先生水彩画中的老三峡,还有当今油画家杨明清先生新三峡的宏大意象中。对比,也是内心疼痛或者安宁的缘由,文学如此,艺术亦如此。 </p><p class="ql-block">我不敢说自己也体验到了和甘老师在《穿越巴山楚水》散文集文字中透露出的相似的内心感悟,总之,我对故乡因为高坝洲库区形成后消失的清代文昌阁是痛心疾首的,正如甘老师散文中说的:“人们在告别她的时候,才发觉这条文明大峡谷蕴含的历史文化上千年记忆,是无法忘却也是无法复制的。”这是对于宿命的认知和领悟。作家因此有了更加广泛深刻的关注:自觉打量武落钟离山、清江画廊、摆手舞、腊猪蹄、包谷酒,自觉认知祖居地的文化意义。他要创造一个富有自己个性的精神空间,作为对祖先,对过往的心仪与怀念… 在《与生命相关的四条河流》里,甘老师说与他生命历程血肉相关的四条河流是清江、锦河、漳河、长江。这四条河流又大致概括了他这一生的命运及其走向:鄂西、江西、山西、鄂西。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苏东坡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我看来,甘老师同苏东坡一样,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比如少年贫困,山西插队,以及职业的变迁等等,但甘老师似乎“也无风雨也无晴”,“莫听穿林打叶声”,在风风雨雨中达到“无喜无悲入涅槃”的境界。甘老师曾说:“从鄂西到江西,从江西到山西,从山西到西陵峡畔,从知青到作家,我的太阳从西边出来。沿着生命的河边走边唱,一颗灵魂的颤动,闪烁着自己的萤火,如今,生命已走进‘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境地,内心却一片澄澈。” 宜昌市楹联协会主席、作家冯汉斌先生对此深有感触,曾撰联云:“浮世莽苍苍,江西山西鄂西,大半生逆旅,穿越巴山楚水;笔耕劲逮逮,文学词学人学,十六部厚书,守望峡雨土风。”冯汉斌先生以此联祝甘茂华先生在“穿越”和“守望”中,继续他文艺的跋涉和精神的遨游。 </p><p class="ql-block">我经常得知甘老师老年后在国外旅居,也写过一些在那边生活的惬意文字,我也曾经跟随甘老师在三峡坝区乐天溪赏灵芝,听他在人群中讲幽默风趣的故事和神秘的“拆字”释义,感受异于散文愁绪风格的洒脱随性的风格。生活中最真实最轻松的状态不就是如此吗? </p><p class="ql-block">甘老师已经出版接近20部文学著作,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我作为文学爱好者,还是最喜欢他的《穿越巴山楚水》、《拜读清江》和《这方水土》,因为,清江和长江同样是流淌在我生命历程的河流,他们流动着甘老师笔下的乡愁。我对河流很亲切,也充满敬意!曾经写过一篇随笔《遇水而居》。 </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撰一副对联和一首绝句敬赠我喜欢和崇拜的作家: </p><p class="ql-block"> 敬题知名作家甘茂华</p><p class="ql-block">梦来照路,寻烟火人家,韵味清江,风骨太行,最忆这方水土;</p><p class="ql-block">歌以抒怀,诵龙船婉转,峡光瑰丽,神州浩瀚,常吟心底篇章。</p><p class="ql-block">【注】联内嵌部分著作名,下联有自对。</p><p class="ql-block">再读甘茂华老师散文集《穿越巴山楚水》</p><p class="ql-block">岁月偷将纸染黄,谁知笔墨记沧桑。</p><p class="ql-block">常观此卷三千遍,楚水巴山入梦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何宏江,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宜昌市楹联协会副主席,宜昌市作协会员。有作品发表于《对联》杂志、《中华楹联报》、《湖北诗词》、《人民武警报》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