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安徽(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建团103周年——纪念峥嵘岁月里的青年力量

讓泉

<p class="ql-block">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震动了全国。安庆是继上海、杭州、南京、济南之后,响应较早,斗争较烈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五四以后,宣传马列主义和科学与民主的刊物迅速发展起来。全国影响较大的刊物,如《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都在安庆进步学生中广为流传。一九二○年,恽代英被邀请来安庆讲演马列主义,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青年教师蔡晓舟,等人还举办了“共产主义座谈会”。安庆一师、法专、一中等学校几乎都办了传播马列主义的墙报。安徽省学联又出版了“周刊”,进一步推动了马列主义的学习和宣传运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一九年九月,由在安庆的省学联组织帮助下,一部分进步学生在怀宁县学宫办了一所工读夜校,许多店员工人、商贩、贫苦市民在这里除了学习文化外,还逐渐学到了马列主义的一些道理。</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一年春天,安庆部分先进青年,在怀宁县学宫(现安庆四中)召开了一次筹建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会议,蔡晓舟主持了筹备会。会上大家学习了蔡从上海带来的《团章》和一些进步刊物,讨论了建立团组织的筹备工作,并决定四月开会建团。参加会议的多为省学联的骨干,有省学联会长方乐周、副会长童汉璋,省学联秘书宋伟年等二十多人。会中因受到警察注意,提前散会。据当年参加建团筹备会的宋伟年回忆,当时“有个别伪警察去阻止我们开会,说什么开会要经过备案才行。而我们说开会是想把国家治好。结果我们终于把会开完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一年四月,在安庆菱湖公园茶社旁召开了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称为“菱湖会议”。</p><p class="ql-block">出席会议的除参加筹备会的同志外,还有王步文、舒传贤、周新民、许继慎、杨溥泉、皮言智、彭干臣、余大化、孙友鸾、韦素园、黄晋卿、占春良等,共有四、五十人。会上学习了《团章》,宣布了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研究了团的工作。在会议进行中,正好有一个密探在茶社喝茶,见这么多学生在开会,心中生疑,即报告军阀政府出动了军警二十多人前来搜捕。由于事先得到一位茶房工人的报告,会议宣布提前散会,军警赶到时,参加会议的同志已经分头疏散完了,没有遭到损失。</p><p class="ql-block">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以后,积极开展了宣传和组织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学生运动的领导和对工农运动的支持。当时省学联的骨干大都加入了团组织。一些青年团员还在安徽第一师范学校宿舍内秘密办了一个“图书馆”,传阅马列主义书籍和进步刊物。</p><p class="ql-block">安徽(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安庆正式成立,是团的“一大”召开前,全国最早成立的17个地方团组织之一,是安徽省最早成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青年组织。1925年,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安徽共产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1922年4月下旬,根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的规定,安庆地方团定名为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直属上海临时中央局领导,标志着安徽省级团组织的正式成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