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中原

注意学习

<p class="ql-block">阳春四月,在闺女的安排下我和老伴走进洛阳,感受中原大地的热情和温暖,体验十三朝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欣赏中国国花牡丹的独特魅力和花王之美,对这座古城有了新的认知,便宜的物价、方便的公交、美丽的环境、众多的景点,既有古色古香、又有现代气息,忍不住对这座老城点上一个大大的赞!</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颗释迦牟尼佛舍利、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等。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现为国家AAA级景区。总规划面积 1360 亩,景区包含文峰塔、河南府文庙、妥灵宫、四眼井、金元古城墙遗址等多个历史时期保护建筑,并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建筑风格为建设主基调,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结合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综合业态,综合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城。</p> <p class="ql-block">汉服文化是洛阳的一大特色,多姿多彩的汉服,捘男靓女的装扮成为古都的一大亮点,不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身穿汉服的美女婀娜多姿的身影,洛阳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租用服装的汉服馆,汉服既是一种文化也是洛阳经济的一个支撑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国花园始建于2001年9月,是我国最大的牡丹专类观赏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河南岸隋唐城遗址之上,东起洛龙路,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依洛河,东西长2400米,南北最宽524米,占地1548亩。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充分展示了牡丹之美、之清、之幽,享有“中国国花第一园”之美誉。自西向东共分为六个景区,即:西入口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堤面游赏区、东入口景区、生产管理区。其中种植牡丹1000多个品种50万株,包含牡丹的九大色系,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在环境布置上以植物见长,自然流畅,突出体现了传统皇家园林的造园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玉皇顶海拔2217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不仅对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凿产生重要影响(如香港天坛大佛),甚至远及东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如日本奈良东大寺、韩国石窟庵等均受其影响。</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少林寺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少林寺、“天地之中”等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少林寺有少林寺院、塔林、达摩洞、初祖庵等景点,更拥有传承千年的少林“禅、武、医”文化。</p><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建立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地处中原腹地,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号称“天下第一名刹”。</p> <p class="ql-block">王城公园地处洛阳市西工区中州中路312号,占地面积37.5公顷,始建于1955年,这是我国第一座王城遗址公园,因坐落于东周王城遗址之上而得名,是遗址公园、洛阳牡丹花会发源地、历届洛阳牡丹花会主会场。</p> <p class="ql-block">洛阳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p><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p><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结束洛阳之旅,4月13日我们又来到了古城开封,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西路5号,是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再现的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共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要是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设计的,二期主要是皇家园林为主,三期是以汤文化为主题,于1998年10月28日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园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10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园区以双亭桥为界分为南苑、北苑两大景区。南苑主要反映宋代的民俗风情、市井文化,北苑主要反映皇家园林、古代娱乐。</p><p class="ql-block">2011年,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