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三吏三别(7)

南风知我意

<p class="ql-block">  即便战争让大唐千疮百孔,就连京城官员的俸禄也不能按时发放,但再次春风荡漾的曲江还是给杜甫的心中增添了许多明媚。他在这里典当春衣置换酒钱,眼中又看到了“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美景。甚至还生出了“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的雅兴。苦尽甘来,如果余生再无动荡,或许杜甫也能就此做个安贫乐道的杜拾遗。抑或是一位温柔悦目的大诗人。</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安史之乱,还没有被完全地平息,同时在新皇帝和老皇帝之间,一场宫廷 斗争也仍然在继续,在宦官李辅国的怂恿之下,唐肃宗把他的老爹唐玄宗给软禁到了,太极深宫里边,与此同时原来跟老皇帝走得比较近的一批大臣都收到排挤和打击。房琯被贬邠州(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刺史,跟房琯走的比较近的一批人也受到了排挤,包括严武被贬巴州(今四川巴中)刺史,甚至大云寺的高僧赞公也被贬离京城,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杜甫曾经为房琯上过疏,也就被认为是房琯一党,所以也收到了牵连。</p><p class="ql-block"> 公元758年六月,杜甫收到了调离长安的诏令。去年的四月,杜甫正是冒死从这里逃出,怀着满腔热忱投奔唐肃宗,如今被无情的放逐,竟然还是从这里走出,他此行的目的地在华州(今陕西西华阴县)职位是从七品下的司功参军。管理当地的礼仪庆典,医疗教育。那是七月的酷暑时节,华州夜里常有毒蝎出没,白天蚊蝇乱飞,许多公文积压在案头,杜甫休息不好,饭也吃不下,于是写诗道:</p><p class="ql-block">《早秋苦热堆案相仍》</p><p class="ql-block">七月六日苦炎热,对食暂餐还不能。</p><p class="ql-block">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p><p class="ql-block">束带发狂欲大叫,薄书何急来相仍。</p><p class="ql-block">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诗里面可以看得到,他是虽然说官不大,但管理的事物很多,这些案牍之劳使他很疲惫,与此同时加上天气的闷热,生活条件的不好,使得他的心里面就非常的苦闷,“欲发狂”啊。心里面向往着我能到深林里面去甚至赤着脚踏到冰上,来过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杜甫的一种心境。他与他追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是很遥远的。这时两京收复不久,物价攀升,长安市面的一斗米比开元年间涨了三百多倍。为了填补国家财政的亏空,筹集军费,唐肃宗开始下令铸造以一当十的乾元重宝。第二年三月又铸造以一当五十的新币(重轮乾元重宝)三钱并行流通,很快便造成了大唐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市场混乱和通货膨胀。在华州考试进士的策问里,杜甫精心准备了许多,针对现实状况的考题,在不把经济负担增加到百姓头上的情况下,用什么办法增加政府收入,供给官兵,战争过后市场上几乎买不到马匹的情况下,怎样提高驿站系统 的效率,国家的复苏迫在眉睫,有没有金融改革和粮食储备等方面问题的具体建议。这些考题完全不同于从前,只考文学的试卷,我们可以想见这位不按套路出题的考官,大概很难受到当地考生的拥戴,杜甫到华州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当时河北地区,敌我双方争夺很激烈,虽然唐军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努力下收复了两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比方北方少数民族回纥曾经是有一定的功劳,当时他们约定打败叛军,一些内地的人民和子女财宝可以由回纥的兵来任意索取,所以回纥到处抢掠,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虽然他平叛有功,但是最后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杜甫看到这一点非常不满。尽管杜甫在华州,积极的为地方长官分析敌我形势,就唐军应该怎样剿灭盘踞邺城(今河北临漳一带)的胡人,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但国家的灾难还没有消除,各地的官员们竟又开始争先恐后地向新帝呈现祥瑞,想到那些无功受禄的官员,沉迷神仙的皇帝和自己虽然中肯但不知何时才能被朝廷采纳的建议,诗人怎能不感到失落和愤慨呢。</p><p class="ql-block"> 公元758年的中末,杜甫请假返回洛阳看望他在战后的故居,洛阳偃师的首阳山下,有杜甫在诗中经常提到的尸乡土室。意思是建在祖茔附近的窑洞。这处阔别四五年的老宅如今已是人烟稀少,一片荒芜,在这样的孤独中,杜甫给远在济州的弟弟写信,告诉他家中的情况形。汝生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头床。韭菜是朋友从自家园子里刚剪下的,叶子还沾着春雨,略点薄盐,正先软多汁,黄粱饭虽糙,但有劲道,是特地开炊新煮的,氤氲着这闷热的情意。杜甫在离开洛阳之前,拜别了二十年的好友卫八处士。条件有限,朋友只能用这样的一餐作为招待,但故人重逢,相伴话旧再配上暖酒,大块朵颐都来不及杜甫又怎么会嫌简陋呢。那些被战乱推的远远的恍如隔世的生活,似乎一下子来到了他们的眼前。</p><p class="ql-block">《赠卫八处士》</p><p class="ql-block">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p><p class="ql-block">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p><p class="ql-block">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p><p class="ql-block">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p><p class="ql-block">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p><p class="ql-block">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p><p class="ql-block">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p><p class="ql-block">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p><p class="ql-block">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p><p class="ql-block">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p><p class="ql-block">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p><p class="ql-block">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p><p class="ql-block">只可惜眼前温馨的烛光所照,却是乱世烽火中残存的一角。</p><p class="ql-block"> 大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秋中之季,李唐王朝与安史叛军的战事,进入了胶着的阶段,朝廷重用举国之力令反叛有功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围攻安庆绪退守的相州(今河南安阳与河北临漳一带)希望将其一举剿灭。这场战役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最后的总结战一样,唐朝的兵力占据优势,据说兵力多达60万,但是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唐肃宗这个皇帝,实际上他在时刻警惕着这些军将们,因此一方面他重用郭子仪李光弼这些人去平叛,但是又时刻警惕这些人的权力的坐大。不要再出现第二个安禄山史思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令人百思不其解的一个现象就出现了。当时唐朝九节度使出战,结果不设总指挥,只设监军的宦官,一言以蔽之,没有总司令,双方在战场上对峙的时候,刮了狂风,按道理说对双方都有影响,但是唐朝政府军率先溃退,而且各军之间进退不一致,不协调,没有协同进攻,所以很快这场战役惨败,因此导致形势是急转直下,叛军等于咸鱼翻身。此时,距离安史之乱的爆发,已经三年光景了,大唐官军再一次全军崩溃,伤亡惨重,东都洛阳一带又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为了防止三年前的灾难重演,大将郭子仪誓死保卫陜州,但他的兵员门亟待补充,只能四处抽丁,我们不难想象,杜甫是在怎样的动乱的情形中匆忙赶往华州的,当他路过新安县,看到那里的成年男丁,已经没有了,官府只好征用十八岁“中男”送往前线,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p>